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疆和田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是“中国的国玉”。

中国人喜欢和田玉,正是喜欢它的内在美,被视之为儒家思想的物质载体,正在于其内润。润的衡量,成熟度是最恰当的指标。中国人认为玉是通人性的,所以有“通灵宝玉”之说。

《汉书·西域传》:“莎车国有铁杉,出青玉”。和阗玉又名乌白玉。考古结果证明,和阗玉传入中国,为时更早,距今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有和阗玉。

和田历史悠久,自汉代起就有记载。和田古称于阗,在藏语的意思就是“产玉石的地方”,清初改名和阗。 清代《玉纪》记载和田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且开采及其不易 , 极具收藏价值。

1959年,改称和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西域交通的要道之一,所以和田玉名闻天下也就不奇怪了。

和田玉的产地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南部,与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州、西藏阿里地区、新疆喀什地区等地接壤,面积约24. 7万平方公里。

和田地区的地形非常特殊,北面大部分地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则是雄伟的昆仑山脉。和田地区几个县的县城基本上都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地带上,比如皮山、墨玉、和田市、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

有两个较为著名的产地:一个是从于田县向南,进入昆仑山脉,那里有一个著名的阿拉玛斯矿区,现在最著名的新疆和田玉山料就产于此。

另一个是由和田市往南,沿白玉河溯源而上。那里就是盛产历史悠久的籽玉,山流水料的源头矿区。

和田玉水灵,极有生气

玉石的质地好坏主要体现在形状、滋润程度、裂纹和杂质等方面。

和田玉粒度很细,质地细密,就是人们所说的“缜密而栗”。

和田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温润滋泽,给人滋润柔和的感觉,比如羊脂玉就是因此而驰名天下。还有一点,玉石的透明度,也就是所谓的“水头好”是非常重要的,和田玉则显得水灵,极有生气。

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

和田玉基本有四种颜色,也就是白玉、青玉、黄玉、墨玉。古人评价为“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

同时和田玉中的羊脂玉更是其特有之美,人们认为“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者。”

和田玉有璞玉,所谓璞玉,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带皮”。中国历来就对璞比较重视,古人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馀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此已当之重宝也。”和田玉的敲击声清越绵长,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一料难求

玉石分为山料、籽料。所谓山料,就是从岩层中开采的,籽料则是指在河床中采集的。籽料和山料的区别主要指的就是内润感。[1]

籽料一般成熟度高,内外一致。这是山料很难达到的,籽料的密度要高过山料,同时山料外表看上去发干,原石有棱角并且有风化痕迹和绺裂,籽料在河中经过无数岁月的冲刷,外表则如鹅卵石一般圆润。和田玉的籽料特别珍贵和稀缺,价格一路走高。无论是山料还是籽料,都是很值钱的,而且还会一直增值。

事实上由于人们对玉石的喜爱和追求,在几千年的漫长岁用中,采玉的方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开始的下河“捞玉”,到下河“踏玉”以至现在的“攻山采玉” ,可谓一料难求。

随著玉石价格持续升高,需求和收藏越来越火爆,现在前往和田观光同时来寻玉的人越来越多。和田方面对玉的滥采行为进行治理,依然有人来这里冒险。

新疆和田玉器的市场价格分析:羊脂玉最高、下来是籽料、山流水次之、山料更次之、最后是戈壁料。

羊脂玉

籽玉中最珍贵的白玉是羊脂玉,凝如白脂。

真正的羊脂玉,不仅白若羊脂,且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

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可以这样说,现在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由于羊脂玉极度匮乏,现如今所说的羊脂玉,其实大多数是白度达到羊脂级别的新疆和田玉。

黄金好搭档-和田玉

在传统民间传有“长期佩戴和田玉白玉,能达到装饰与健身强体的双重效用”之说,也有“如意、平安、长寿、吉祥”的寓意。

硬度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是玉石中最强的!玉中透闪石呈纤维毛毡状结构,由于具备了以上两个特征,白玉才能呈现出独特的“凝脂感”,也称为“油性”。

评定和田白玉价值的另一标准便是它的“耐用性”。看似柔软的白玉,其内在却坚韧刚强,可长久的佩带与传承。

古往今来,达官贵人、商界人士对于和田玉和羊脂玉的饰品收藏显得极为热衷,很大的原因是小巧的体积易于携带,又可做到长期保值的目的。 [2]

视频

破解新疆和田玉:真正的新疆 早就没有和田玉了!市面上的全是假的【大家收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