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生活隨想(李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教師職業生活隨想》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教師職業生活隨想
——有感於鄭英《教育,向美而生》
大師雲集之地才是大學所在,以豁達之胸襟、智慧之心靈及玉樹臨風之品性,面對萬千世界思索而坦然,由此濡染學生。生活中的教育,是學生看不到教育,卻實際滋養着他們的心靈,助推着他們成長。教師自身應成為一門現實版的生活課程,教師向上向美的狀態應為學生成長的最好環境。
世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其美的內在原由。書香能致遠,故閱讀才是人精神成長的最主要的途徑和源泉。一個人的氣質里藏着他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有書卷香才有煙火味,教師沒有閱讀就沒有底蘊和張力。每個人都應成為一位閱讀者,成為人類文明的傳承人,將學習和思考的習慣視為生命本能、生活第一需要才是知識分子的核心品質。因為學習才懂得自我革新,才能反思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生需要窗子,看到外部的精彩而開闊眼界;人生更需要鏡子,觀照內在真我而提升境界。終身為學,濯清泉以自潔,一生高貴;日省吾身,源頭活水清如許,一生謙卑。
教師內在的華彩取決于思想的豐富,其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豐富的思想源於深刻的思考,身處黑暗,也不失尋找光明的信心。對世界有自己獨立的看法,對知識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對育人有自己的執着的信念。因為思想豐富的蘇格拉底,才有智慧非凡的柏拉圖,進入有了卓然獨立的亞里士多德,然後才有了雄才蓋世的亞歷山大。有「知」且有「日」,有心靈的溫度和思想的光亮。「行而上者謂之道」,遼闊之宇宙,獨立之精神。
生命的質量在於精神追求。「不要踩壞了我的圓」,「不要擋住了我的陽光」 ,內在的靈魂不能等同於外在的權貴和物慾。「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在逆風中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
擇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教師職業的「理想國」,但現實中「紅孩兒」處處都有,他是老師自我成長的資源。困境可以是絆腳石,也可以是墊腳石。每一段經歷都有專屬他的風景,不要錯過人生的旱季,經歷滄桑,方有光明和開闊, 「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又何妨?拉開窗簾,明月依在,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優雅從容之美永不褪色。
學會與自己獨處,靜而能慮,慮而能得。人散後,一勾天月淡如水,享受寂寞處的安靜自在、自足自省。雖在干戈地,常修禮樂風。處少數時,有「雖千萬人吾往矣」之勇氣;處多數時,有「理直也氣和」之寬容。自信而不自負,守護自尊而不輕視他人,保持獨立而不孤立。
教育是喚醒人的靈性的事業,教師當懷一半詩心一半匠心。詩心,首仰星河,致其廣大;匠心,腳踏實地,盡其精微。詩心,指引未來,成就夢想;匠心,行走當下,照亮人生。詩者,以善感之心,點化尋常,無往而不美;匠者,有執着更有一份創造,讓庸常的教育生活永遠清新如許。如此,讓教育生活豐富而有趣,讓自己與年輕生命同醉,給孩子帶來愉悅的人生並照亮社會。對教育的美好憧憬,描繪教育之美是教師一生的修行,誠如斯哉!
物無定品,隨人識見而定高下。有品鑑之眼,則物皆有可觀,世界處處有風景。離開了創新和發現不成教育,學校沒有相同的班級,教學沒有相同的課堂。光線每一分鐘都不一樣,每個孩子都是人間孤品,其個性之美在教育人的眼裡,不僅是意境,更是其生長的豐富性,而生長的過程有師者及所經歷事物的影響和印跡。
相機而教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創新創造,經歷了過程才能懂得真實的教育。為人師,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呵護尊嚴和人性,使之向善向上;為人師,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能勝因強大而高明,不勝因贈學生信心是胸襟;為人師,善辨非智,息謗於無辨,行為是更高之辨,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一醉江湖三十春,焉得書劍解紅塵」,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書寫自己的生命傳奇。真正的教育,不離生活之美,並能成全和豐富生活之美。歲月的暖,漫過時間的河,撫過久閉的心扉,我隱時光的斑駁深處,聆聽到花開的聲音。
教師應過有品味的生話,用審美的情趣賦予平凡生活色調和趣味,故而高情而致遠,居陋室而與鮮花相伴。執一顆進取心,一心走路,看路看標看方向;執一顆悠然心,優雅抬頭,看雲看月看星光。沒有前者,稱不出生命的質量;沒有後者,稱不出生活的質量。千般風情,不在遠處,而在當下,盡情享受清風明月。如此,生活才有詩和遠方,工作才有從容與高尚。生活本庸常,方明自在人,手動添加一點兒浪漫的力量,日子便有活色生香。與金錢無關,懷抱一份深情的柔軟和善良,於歲月留痕處,讓生命的故事發光。
追求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注入新鮮而美好的教育元素,就是為教育人生做箋注和眉批。你我皆[[]平常]],但用心雕琢,過一種有品、有趣、有情的生活,成就教育之光、人生之光。把科學的工作方式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作為孩子最好的學習教材。把教師自身的美好,作為開啟教育航行的起點。
此心相隨不相聞,吾逐月華流照君。回首是經年,能為人師,一切皆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