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晏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圖片來自搜狐網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寫與情人別後的千里相隔,難以排遣、無所寄託的思念之情。上片寫秋天的深夜,月映紗廚,雨打梧桐,使人想起遠在千里外的丈夫,音信全無,因而悵極愁生,幾回無寐;下片寫愁人登樓遠望,唯見遙遠的天邊陰雲暗淡,甚至連聊慰離愁的歸鴻也沒有,因此更為惆悵。全詞移情於物、亦物亦人,更為婉曲,於淡雅閒適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蒼涼之感,反映出詞人性情沉鬱的一面

原文

晏殊〔宋代〕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譯文

分別後相隔千里,音信不通,心中的深情也無法寄出,令人惆悵。碧紗窗里看慣了春花秋月,聽厭了梧桐夜雨點點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徹夜無眠。

她日登上高樓眺望,天地寥闊,陰雲密布,全無離人的半點蹤影,讓人更加憂傷憔悴。可嘆啊!那廳堂里燃着的紅燭,空自心長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淚。

賞析

  此詞寫難以排遣、無所寄託的思念之情。情無所寄,相會無期,夜長無寐,只好移情於燭:明明是人心裡難過,卻說蠟燭向人垂淚;明明是人心餘力拙,卻說蠟燭心長焰短。這裡,人即燭,燭即人。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開篇點題,說自與情人離別以來,音信遠隔千里,惆悵的是,這一片深情無從寄去。以情語開篇後,作者接着以景寫情,「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寫的是:碧紗窗下,對着皎潔的秋月,臥聽淅淅瀝瀝的夜雨滴梧桐葉上。

  「幾回無寐」上承景語,點破相思,說的是:有多少回啊徹夜無眠!「碧紗」二句,代表不同時間、地點、景物,目的是突出「幾回無寐」四字。對月聽雨,本是古詩詞中常用的寫表情的動作,用於此處,思與境諧,表明主人公難以排遣的懷人之情。類似的意境有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上片泛寫別後相思,下片實寫此時此地的感受。

  「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幾句寫的是:登上高樓極望,只見天空遼闊,層雲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樓高目斷」,另筆提起,與上片「幾回無寐」似接非接,頗有波瀾起伏之勢。「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一結三句,是全詞最精美之筆。以紅燭擬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贈別》詩:「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同樣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蠟燭向人垂淚表示自己心裡難過,但杜牧詩的着眼點「替人垂淚」而且「有心」,大晏詞則以「心長焰短」一語見長。那細長的燭心也即詞人之心,心長,也就是情長意長,思念悠長恨悠長;焰短,蠟燭火焰短小,暗示着主人公力不從心,希望渺茫。這三句景真情足,讀來只覺悱惻纏綿,令人低徊。

  這首詞妙於淡雅閒適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蒼涼,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鬱的一面。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創作緣由,有學者認為作者於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秋以觀文殿學士知永興軍,與遠在汴京的親朋分離,離情別緒自然難以排遣,於是創作了這首抒懷而「難寄」之作,其欲寄予之人可能是情人,亦有可能是借男女別離向朋友傾訴胸中愁怨。

簡析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寫與情人別後的千里相隔,難以排遣、無所寄託的思念之情。上片寫秋天的深夜,月映紗廚,雨打梧桐,使人想起遠在千里外的丈夫,音信全無,因而悵極愁生,幾回無寐;下片寫愁人登樓遠望,唯見遙遠的天邊陰雲暗淡,甚至連聊慰離愁的歸鴻也沒有,因此更為惆悵。全詞移情於物、亦物亦人,更為婉曲,於淡雅閒適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蒼涼之感,反映出詞人性情沉鬱的一面。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於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8-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1]

參考來源

  1. [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7ebb855ac02d.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