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打洛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打洛镇位于勐海县境西南部,东和东南接布朗山乡,西南和西部与缅甸接壤,西北与西定乡毗邻,北连勐遮镇,东北接勐混镇,国境线长36.5公里。镇政府驻地距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县城、景栋、泰国米赛、清迈、曼谷分别有3公里、80公里、246公里、500公里、1250公里,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内陆口岸和最便捷的通道。

截至2014年,打洛镇国土面积400.16平方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辖区内总人口有22606人,5354户。

1991年8月10日,打洛口岸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二类口岸。1997年3月25日,中国打洛-缅甸勐拉口岸被列为中国与缅甸双方共同开放的口岸之一。2007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一类口岸。2014年,打洛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67万元。[1]

基本简介

打洛镇位于勐海县境西南部,东和东南接布朗山乡,西南和西部与缅甸接壤,西北与西定乡毗邻,北连勐遮镇,东北接勐混镇,国境线长36.5公里。镇政府驻地距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县城、景栋、泰国米赛、清迈、曼谷分别有3公里、80公里、246公里、500公里、1250公里,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内陆口岸和最便捷的通道。

截至2014年,打洛镇国土面积400.16平方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辖区内总人口有22606人,5354户。

1991年8月10日,打洛口岸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二类口岸。1997年3月25日,中国打洛-缅甸勐拉口岸被列为中国与缅甸双方共同开放的口岸之一。2007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一类口岸。2014年,打洛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67万元。

建制沿革

打洛,系傣语地名,意为不同民族共居的渡口。原为一土司地,明隆庆四年(1570),设十二版纳时,景洛(打洛)、勐满、勐昂、朗妄、勐康为一版纳,称"康洛满"。

民国二年(1913年),隶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三区行政分局。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县时,隶佛海县。

1950年,设区,称板洛区,辖打洛、勐板,隶佛海县。

1953年,建自治区重划十二版纳时隶版纳勐混。

1963年,从勐混区划出设镇,称打洛镇,隶勐海县。

1968年,更名为"五七"公社。

1973年,更名为打洛公社。

1982年,更名为打洛公社管委会。

1984年,更名为打洛区。

1987年9月,更名为打洛镇。

行政区划

打洛镇辖打洛村、曼夕村、曼山村、曼轰村、勐板村5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其中有傣族村寨17个、哈尼族村寨23个、布朗族村寨16个;35个村民小组地处山区、18个村民小组地处坝区、3个村民小组地处半山区。 镇政府驻地曼夕村打洛正街。[2]

位置境域

地理环境

打洛镇位于勐海县境西南部,镇中心地处北纬21°38′~21°51′,东经99°57′~100°18′之间,位于昆洛公路的末端;东和东南接布朗山乡,西南和西部与缅甸接壤,西北与西定乡毗邻,北连勐遮镇,东北接勐混镇,国境线长36.5公里。镇政府驻地距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县城、景栋、泰国米赛、清迈、曼谷分别有3公里、80公里、246公里、500公里、1250公里,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内陆口岸和最便捷的通道。

地貌

打洛镇为群山环抱的低中山丘陵地带,中间为宽谷盆地,

地势西北高。境内山坝相连,打洛、勐板两个坝子位于镇境内中部,坝子四周群山环抱,山峦连绵起伏,山脉呈北向南,西北有曼景山、广克允山、广哇山,东南有广曼卡山、广部贺山等。

地形

打洛镇境内海拔最高点在北部的邦南后山,海拔2175米,最低点在东南部的抚盐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98米。镇政府驻地海拔630米。

气候

打洛镇属于北热带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镇内年平均气温21.9℃,最热是7月份,平均气温32.6 ℃,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1220毫米,年降雨日115天,大都集中在5至10月份,阳光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750小时,平均每天的日照数为10小时;风向多为西南风和东南风。打洛地处热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数多、气温高、积温多、四季均可种植农作物及香蕉、橡胶、甘蔗、椰子、咖啡、油棕、槟榔等热带经济作物。

水文

打洛镇境内河流属澜沧江水系,有大小河流8条,主要河流有:

南览河,位于镇境西南部,属过境河流,由澜沧县流入,北起勐满镇的西北边界线,流经西定乡、打洛镇后,在布朗山乡境内与南桔河交流止,全长169.8公里,其中有134.6公里为中缅边界河。南览河在镇境内由西流经城子、曼打火、龙利三个村民小组一段又称打洛河,出布朗山乡后,流入缅甸境内,交汇于澜沧江下游的湄公河。

南兰河,位于镇境西南部,由缅甸流入,境内长5.5公里,流域面积5.2平方公里,交汇于南览河曼打火处。

南撇河,位于镇境西南部,发源于浓把安山,流经勐混镇后在打洛同部交汇于南览河,长37公里,流域面积313.8平方公里。

南板河,位于打洛镇勐板村西北部,源于邦南后山北麓,长14公里,汇入南撇河,流域面积66.2平方公里。

南庄竜河,位于镇境东北面,源于邦南后山南麓,长10.5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灌溉农田500多亩。[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0年,打洛镇有耕地面积22172亩。其中水田14,308亩,旱地7864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3亩,果用瓜播种面积5124亩,其中西瓜种植面积4995亩;香蕉种植面积11791亩。全镇有林地面积290729.49万亩,其中橡胶面积86303亩,开割33028亩,经济林果地面积70445亩,茶园种植面积8900亩,采茶2801亩。有水面面积1623.1亩,其中:养殖面积462亩。有荒山荒地面积13226亩。

水资源

截至2010年,打洛镇建有2个640千瓦的电站(勐板电站、农场电站);有1个变电所;有小(一)型水库2座(曼佧、曼蚌水库),总蓄水量为62万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末,打洛镇在户人口5354户,总人口2260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9‰。其中,傣族9126人,占40.4%;哈尼族5225人,占23.1%;布朗族5353人,占23.7%。

民族

2014年末,打洛镇境内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民族。

经济

概况

2014年,打洛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28元。

2009年,打洛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

2008年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0元,比2008年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9.95万元,比2008年增长36.5%。

2008年,打洛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28万元,同比2007年增长31.92%。农民人均纯收入3553元,比2007年增长18.55%。

第一产业

2014年,打洛镇农业总产值34523万元(可比价353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28元,粮豆种产量883万公斤,比2013年减少6.7%;境外境内香蕉产量 6881万公斤,价值13290万元,茶叶产量274 万公斤,产值1462万元,橡胶干胶产量为5757吨,总产值 5181万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22%;大牲畜存栏1724头,出栏1984头,生猪存栏10229头,出栏5971头,家禽存栏12251只,家禽出栏154917只,同比2013年增13.6%;实现火龙果种植664 余亩、石斛50亩、海南砂仁2800亩、澳洲坚果2000亩、红魔芋234亩、香水莲160亩。

2009年,打洛镇农业总产值156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0元,比2008年增长14.8%。生猪存栏8231头,出栏5124头;大牲畜存栏1827头,出栏1943头;注射免疫牲畜4.7万余头次,禽类8.9万余羽次;水产养殖553亩,产量128吨,增8.5%。

2008年,打洛镇农业总产值10541万元,比2007年增长32.99%;农村经济总收入10928万元,比2007年增加14.98%;农民人均纯收入3553元,比2007年增长18.55%。粮豆总产量709万公斤,与2007年相比增加5.98%,干胶产量3393吨,同比2007年减少56.71%。

第二产业

2014年,打洛镇工业总产值5808万元,有企业2家。

2008年,打洛镇工业生产总值187万元,同比2007年减少9.22%。

第三产业

2014年末,打洛镇有个体商业208家,其中:住宿及餐饮业75家、批发零售业124家、便民服务和娱乐业7家,年末从业人员827人,总产值5751万元,比2013年减少43%;营业收入6958万元,比2013年减少36%。打洛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1.4万吨,同比2013年增幅28.1%;货值32071万美元,同比2013年增幅1.1%;出入境人员78.9万人次,同比2013年增幅38.3%;出入境车辆23.34万辆次,同比2013年增幅23.2%。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多元。

2009年,打洛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01亿元,居民储蓄余额4.34亿元。

2008年,打洛镇出入境游客15403人(主要是泰国旅游团),口岸边民进出境人流245415人次,日平均进出境人流672人,出入境人流同比2004年下降84.6%;进出境车辆33292辆次,日平均进出境车辆91辆次,同比2004年下降84.6% 。打洛口岸对外经济贸易总额累计完成55051万元(口岸数)。[4]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截至2014年,打洛镇完成镇区特色化路灯和滨江大道路灯安装,完成滨江人行道铺设工程和镇区绿化、排水沟改造方案。商业步行街项目进场施工;整治辖区"白色垃圾",全长2公里的打洛界河治理工程完工,完成曼佧和曼蚌水库、曼歪和曼轰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曼山小学和城子村民小组篮球场,完成勐板幼儿园修缮工程,完成边境一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

2010年,打洛镇镇内安装路灯300盏,公厕40座。有中国移动通讯基站6座,中国联通基站2座,小灵通基站50余座,有农贸市场4个。

文化教育

截至2014年,打洛镇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职工5人。参与文艺演出23场,开展各类运动会7次,参与运动员3100多人次,开展文艺辅导和培训29期,先后培训文艺骨干4424人次,创作、培训和辅导节目33个。农村业余文艺队参加的布朗族民歌布朗弹唱《宰目》荣获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有图书、阅览室1个,藏书3200册,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脑12台,举办农村青年网络素质教育培训班2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弹唱培训班2期,有文化经营户13户,其中:娱乐会所KTV 6户、茶座酒吧3户、网吧2户、电子游戏室1户、音像出租1户。

2014年,打洛镇中考和小考成绩综合排名均居勐海县乡镇第一。小学入学率达99%,巩固率达99%,中学入学率达95%,巩固率达98.86%。共表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4个和先进个人29名,发放奖金3.7万元;资助学生51名发放助学金7万元;奖励学生18名发放奖金1.156万元。

医疗卫生

2014年,打洛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卫生室7个,床位93张,人员编制48名,有职工8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6人,占实际人数的89%,有村医21人。新农合群众享受补偿共49917人次,补偿金额331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131人次,补偿金额212万元;门诊48786人次,补偿金额119万元。

截止2014年11月,打洛镇累计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24699份,电子建档21819份,电子建档率88%。开展灭鼠活动2次,灭鼠户达4227户,农户自然村灭鼠率100%,灭鼠户率95.1%,灭鼠后监测室内达到0.34%、室外2.03%。开展灭蚊运动1次,喷洒消毒面积45万平方米。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98%,接种率95%;冷链运转10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标:麻疹苗接种率96%;卡介苗接种率99.8%;脊灰接种率100%;百白破接种率99.8%;麻腮风接种率100%;乙脑接种率99.6%;甲肝接种率100%;乙肝及时接种率 85%,麻风接种率99.7%。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完成儿童接种1441人,接种率为98.97%。

社会保障

2014年,打洛镇共70人参加了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41份,发放资金179万元;申请"贷免扶补"贷款9份,发放资金45万元。2014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3741人,参保率100.1%,其中续保13554人,新参保187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30人,参保率100%,其中续保128人,新参保2人;参保人员共缴纳保费149万余元。[5]

风俗文化

打洛镇具有浓厚傣族民族文化,傣族、布朗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开关门节,哈尼族的节日主要有嘎汤帕节、打秋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当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

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关门节,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在农历六月中),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

开门节,也称"出夏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信奉南传上部座佛教民族的共同节日,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与关门节(入夏节)相对应,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

嘎汤帕节,哈尼语为"万物更新"或"纪念祖先汤帕",时间在每年元月2日至4日。节庆期间,哈尼人穿上节日盛装,杀猪宰鸡、舂糍粑,祭祀祖先,宴请亲朋,共庆新年。青年男女可成群结队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们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做一个陀螺,大家到开阔的场地上开展打陀螺比赛。

旅游景点

独树成林

独树成林位于省打洛镇的开发区内,距镇政府4公里,距中缅边境的219、218界桩1公里,出境到缅甸第四特区勐拉有3公里。这株成林独树,株高达28米,树龄在200年以上,属热带、亚热带的大叶榕。该树主干中部平生的众多气生根,顺树而下,相互交缠,盘于根部。左右两侧的主枝上,有32条大小不等的气生根垂直而下,扎入泥土,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塑造出一树多干的成林景致。

打洛口岸

打洛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在民国年间,中国的茶商将"普洱茶"通过这里销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打洛口岸是通往缅甸的重要关闸。2007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一类口岸。

勐景来

打洛镇的中国一侧,有一座边境村寨--勐景来,人称"中缅第一寨"。寨子中绝大多数是中国的傣族,有少数缅甸的掸族,两个民族和睦相处,其情融融,虽然名称不同,但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只是两国的名称不同。寨口的有两棵20多米高的大榕树,被村民称为"情侣树",树龄有200多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