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是清咸丰五年,天主教教士薛孔昭设育婴堂于横塘(原青浦县、今松江县),同年迁青浦蔡家湾。咸丰十年,迁至董家渡。清同治三年迁入徐家汇东南的王家堂。同治八年迁入今漕溪北路201号徐家汇圣母院内。育婴堂由徐家汇圣母院拯亡会承办。

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成立后,起初扶养婴儿的方法同以前一样,也是把婴儿托给徐家汇及其附近的“奶妈”抚养。每月1次抱婴儿到育婴堂来,由管理育婴堂的嬷嬷检查婴儿的身体状况,并发给预先讲定的工资(约合4个法郎)和婴儿的衣着。同治十年起,育婴堂逐渐设置小毛头间、小班、大班。小毛头间是吃奶的婴儿。大毛头间是断奶的2岁或3岁的婴儿。小班是13岁以下的女孩。小班女孩长到13岁进大班。大班就是孤女院。

这些孤女成年后,多数和土山湾孤儿院的孤儿结婚。结婚后,一般仍回工场间做她们原来的工作。她们生产的花边、刺绣等手工制品,卖价很高,但工资很低。抗日战争前,圣母院工场间工资每两星期发一次,最高是2元4角,如两星期内天天不迟到,加“赏钱”5角。这和一般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没有什么两样。

有残疾的孤女,终身留在圣母院内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她们得到修女的照顾。

在圣母院内,育婴堂和孤女院是最小的一部分。从圣母院墙外,可以看到高大房屋是修女的住所和女校。育婴堂、孤女院的房屋高出围墙不多。圣母院大门外墙上挂的一块一尺多宽、四五尺长的铜牌上写的是“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给人的印象似乎里面整个大院都是育婴堂。不少贫苦家庭,抱着孩子能长大的希望,把亲生骨肉送到里面。建堂70多年中,育婴堂先后收进1万多名婴儿,仅民国25年就收进3360人。婴儿进堂第一件事就是由神父为之付洗。婴儿死亡率很高,但也有侥幸长大的。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教,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已成为正式的中文代名词。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2]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会)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参考文献

  1. 天主教,中国政府网,2017-10-23
  2. 耶稣创立了罗马天主教会(圣而公教会),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