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形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形声

形声,汉字"六书"造字法的一种,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为其下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1]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词语释义

读音

词目:形声[2]

拼音:xíng shēng

基本解释

形声1.jpg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with one element indicating meaning and the other sound] 六书之一。指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有关意义,声旁有关读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胡"合成"湖"。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也叫"谐声"。

详细解释

1.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正诬论》:"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清纪昀《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声,故不知有我。"

2.犹声势。《晋书·刘曜载记》:"张氏以吾新平陈安,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

3.六书之一,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汉 许慎《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参见" 六书 "。

形声概述

鸡是形声字。

形声字

形声2.jpg

汉字绝大部分都是合体字,由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有些合体字的偏旁只与字义发生联系,与字音没 有关系,这样的字是会意字,例如"众、灶、涉、安、家、囚、臭、尖、尘"等字;有些合体字的偏旁, 一部分与字义发生联系,一部分与字音发生联系,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 例如"虾、烤、裳、吐、杆、氨、 理、忘"等字。形声字中与字义发生联系的偏旁叫形旁,前面例字中的偏旁"虫、火、衣、口、木、气、王(玉)、 心"就是形旁; 与字音发生联系的偏旁叫声旁。如例字中的偏旁"下、考、尚、土、干、安、里、亡" 就是声旁。形声字就是由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构成的汉字。

一个形旁或声旁可以同多个汉字发生联系,充当多个汉字的偏旁,这样既提高了偏旁(许多同时又是字)的使用率,使得汉字更加系统化,又便于使用者迅速领会字义,掌握字音,正确运用。例如用"鸟" 作形旁的汉字,意义都同鸟有关,如"鹕、鹏、鹈、鹃、鹂、鹧、鸪"等字;用"胡"作声旁的字,读音都同"胡"相同,如"、蝴、葫、猢、煳、鹕"等字。

优点

同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相比较,形声字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因形见义,据形知音,把文字的表义和表音两种功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记录语言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既适应了汉语分化同音字、同音词的需要,也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语音差别大的状况。所以,形声字一出现,就得到了迅速发展。

形声3.jpg

甲骨文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少,金文中则呈现出发展趋势,到了汉代,形声字已成为汉字系统里的主流。据统计,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9353个,其中的形声字就占了82%;南宋郑樵对 23000多个汉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形声字占90%;现代7000个通用汉字中,形声字也占80%以上。

由上面的统计可见,现代汉字系统以形声字为主。这众多的形声字,都是由数量有限的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构成现代形声字的形旁约有250个,声旁约有1300个。这些形旁、声旁互相配合,就构成了汉字的形声字系统。

搭配方式

形旁和声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6种:

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

右形左声,如:鸿、领、救、战、郊、放、鸭、飘、歌

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

上声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盒

内形外声,如:闻、闷、辫、辩、问、闽、题

外形内声,如:圆、阁、衷、病、赶、厅、近、癖

在各种组合的形声字中,左形右声的类型最多,几乎占现代常用形声字的80%,其次是左声右形类,约占6%,其余几种结构的形声字就比较少了。一些常用的形旁,在形声字中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单人旁、木字旁、竖心旁、绞丝旁、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左边,立刀旁、戈字旁、鸟字旁、欠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右边,草字头、竹字头、宝盖头、雨字头等形旁都在字的上面,心字底、四点 底(火字的变形)、皿字底等形旁都在字的下面。这种结构从秦汉时的篆书发展为隶书后就已经固定下来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