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弘济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弘济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古城东2.5千米的东桥村。明清时期,因其位于广府古城东,又名“府东桥”,所处的滏阳河段为南北流向,东西横跨滏阳河上,故为东西横跨桥,东桥村因在桥东而得名。当地人也称之为“东桥”、“老东桥”。弘济桥建于何时无可考,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1]

弘济桥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东西长48.9米,宽6.82米,全部由青石砌筑砌成。弘济桥外边券均有精美的浮雕,券顶两侧各雕有一巨大的吸水兽。两端四小券外侧雕有龙、缠枝花等。桥面现存栏板内侧雕有虎、鹿、麒麟、花饰及民间典故等图案。弘济桥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代石拱桥之一,在建筑结构及形制上与赵州安济桥基本相仿,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06年5月25日,弘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弘济桥建于何时无可考,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 明国二十八年~民国三十二年(1939年~1943年),弘济桥被侵华日军盘据,日军断绝了桥的通行,并挖开西侧部分桥西在桥上构筑了碉堡。同时还把两端小拱券改造成关押抗日工作者的监狱。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三月,弘济桥修缮。 20世纪50年代,弘济桥被发现主拱券下沉外倾的问题。 1966年3月,邢台大地震使弘济桥主拱券下沉外倾日渐严重。 1985年,河北省省文物局曾派人调查弘济桥,当时测量主拱券下沉尺寸是14厘米,引起各部门重视。 1992年,文物部门制定经济方案时,弘济桥主拱券下沉已达30余厘米。 1992年~1993年,河北省古建筑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委托,承担并完成了弘济桥的勘测与修缮施工任务。

遗址特色

结构

弘济桥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在结构设计上与安济桥(赵州桥)大致相同,在建筑规模上略小于安济桥(赵州桥),全部由青石砌筑砌成。 在其主拱券两端券肋到桥面之间各设有两个并列小拱券。

弘济桥东西长48.9米,宽6.82米,主拱券净跨为31.88米,弧矢为6.02米(主拱券顶到两券脚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两端的小券跨径,一为3.5米,弧失1.6米,另一为1.9米,弧失为1.05米。 靠近桥堍的边券跨度为3.8米,高为2.85米。主拱券由18道单券纵向排列砌筑的,每道单券平均使用33~34块券石,共用券石600余块,券石之间用0.37米至0.43米铁束腰相连结。弘济桥两侧边券拱背都是用出檐钩联石铺墁,相邻的桥面石纵横之间用铁束腰镶嵌相连,纵横缝隙用江米浆拌合的灰土进行了填灌。 在主拱券拱背还安装了两根隐蔽的大铁梁,把18道单券紧紧地锔在一起。

特点

弘济桥主拱券每道单券券石都是榫卯串联交接,石构件的这种用法实际上是采用了古代马车木轮的制作原理,其优点是整体性、稳固性和抗震性能加强。弘济桥两侧边券拱背都是用出檐钩联石铺墁的。这种作法,不但造型美观,更主要的是钩联石把两侧边券紧紧地拢住,减少了边券外倾的可能性,增强了主拱券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在修建时,每砌好一道单券,再砌另一道,单券彼此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结构的石拱桥突出的优点是:当其中一块或几块券石出现间碎裂时,只能对所在的单券构成影响,但不会对相邻的其它单券构成大的威胁。

弘济桥采用主拱券双敞肩的桥梁设计,既保证了航运的通畅,又达到了河水上涨时可以分流的目的,同时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也是出于美观的考虑。为适应通大船的需要,加上弘济桥两侧的地势较洼,弘济桥的失跨比是1∶5.3(安济桥的失跨比是1∶5.1)。 弘济桥外边券均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飞龙、凤、二龙戏珠、奔马、怪兽等,券顶两侧各雕有一吸水兽。两端四小券外侧雕有龙、缠枝花等。桥面现存栏板内侧雕有虎、鹿、麒麟、花饰及民间典故等图案。

文物遗存

弘济桥桥面两侧各有方形望柱18根,栏板17块,抱鼓石2块。同时弘济桥使用了大量勾檐石进行装饰。 弘济桥望柱顶端圆雕有七个狮子、八个猴子、桃子、石榴等。栏板上浮雕有鹿、麒麟、节节封侯、吴牛喘月、武松打虎、八仙故事、松梅竹兰、缠枝花等,图案雕琢精细,形象逼真。大券与小券中间刻有龙头,是蛟龙望水的浮雕;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凤、飞龙、飞马,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卉。

弘济桥主拱券南侧边券吸水兽上面的桥面石上刻有一小孔,直径4~5厘米,呈弯曲状通向吸水兽头顶上侧。每当遇到淹没吸水兽或接近小孔下面边沿的特大洪水时,这个小孔就会发出低沉的“鸣鸣”声,类似老牛的叫声,因此当地群众叫这个孔为“地牤牛”。它是运用空气流动和声学原理凿成的。当地流传一首顺口溜:两个仙桃俩石榴,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牦牛”,几句顺口溜就把弘济桥上的雕刻进行了形象地总结和概括。

历史文化

艺文

几番留恋古城东,皆此桥飞滏水中。恰似神工挥鬼斧,云来怪石化长虹。接连冀鲁开弘济,输转津邯扼要冲。拟放扁舟由且咏,诗思散入碧荷风。

拱桥结构

石拱桥就建筑结构造型而论,分满肩型与敞肩型。所谓满肩拱桥就是将主拱肋与桥面之间全部砌实,这类石拱桥貌似墩实牢固,实则笨拙脆弱。敞肩型石拱桥,简单说就是敞开主拱券两肩,在拱肋到桥面之间各开设两个并列小拱券,其优点是结构轻盈,坚固适用。弘济桥为敞肩型石拱桥。

名字来源

弘济桥桥中部南北栏板外侧刻有“弘济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大字的侧面仍保留有石刻桥铭落款:“推官公家臣、通判周评、同知董选、广平府知府贾应璧创建;万历十年岁次王午十月吉日立。”横跨在滏阳河上的弘济桥是位于冀鲁豫三省的交通要道。清《广平府志》载:“又赖滏水,上达磁邯,下达津卫,舟楫所至,四外通商,故不为一郡一邑之民称便也。”谓之:“其功甚弘,其利甚济”,又因修桥之时,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共襄善举共同奋战,因此名之曰:“弘济”。

弘济桥的名字,最初应不是“弘济”。 明嘉靖(1522年~1566年)《广平府志·卷之三·山川志》中记载“马头桥,在府城东五里”。 明崇祯(1628年~1644年)《永年县志·建置·桥梁》中记载“弘济桥,在城东五里”。 清康熙(1662年~722年)《广平府志·卷之四·建置》中记载“弘济,城东五里”。

清乾隆(1736年~1795年)《广平府志·卷之一·建置》中记载“宏济桥,在城东五里”。而清乾隆《广平府志·舆地图·永年县奥图》的中则标注此桥为“东桥”。

清乾隆十年(1745年)《永年县志·卷之六·建置·桥梁》中记载“弘济桥,在城东五里”。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永年县志·卷之七·建置》中记载“宏济桥,城东五里”。 清光绪(1871年~1908年)《重修广平府志·卷之十六·舆地·津梁”》中记载“宏济桥,在县东五里,鳌石,近马头村,亦名马头桥”。 清光绪(1871年~1908年)《永年县志·卷首·城图》中标注此桥为“东桥”。 清光绪(1871年~1908年)《永年县志·卷五·建置志·桥梁》中记载“宏济桥,城东五里”。

由此不难推测,此桥在“弘济”之前,可能因地而名,被称为“马头桥”,人们习惯称之,以至于在明嘉靖《广平府志》中仍称之为“马头桥”。在清乾隆《广平府志》、清光绪《永年县志》中标注为“东桥”,应是民间叫法。由此可见,至迟到乾隆年间,“弘济桥”这一名字尚没有广为流传。究其原由,因“弘济桥”桥铭只刻在栏板外侧,若非借舟楫之利,或专门到桥两侧观瞻,东西往来之行人很难看到桥铭,直到20世纪末,甚至当今,当地人仍习惯称之为“东桥”或“府东桥”。至于在清乾隆《广平府志》、清光绪《重修广平府志》、清乾隆二十三年《永年县志》、清光绪《永年县志》为什么被写作“宏济”,可能是古文“弘”与“宏”常互假借之故。

曾有研究撰文说:“桥南端有清道光十四年碑,内记:永邑城东五里有石桥一座,名曰‘弘济’,创于何时无可考,明万历间重修……”。此碑原来确实存在,当地年长者大都亲眼目睹过,可惜已毁。1993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弘济桥修缮施工时,曾派人多处挖掘探寻该碑影踪,最终只在桥南一千米处的水渠上挖出了约有0.5平方米大小的原碑残块,上面字迹片断是:“桥记.……城东五里有石桥一座名日弘济…….居民以……无大残处清道光庚寅……西至东长十六丈…。”经群众辨认,此残碑确属原碑的一小部分。

传说轶事

滏阳河原是一条“黄金水道”,它的通航历史最晚开始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60年代。在弘济桥两侧边券上有横三竖四,深达寸许的坑槽,这些坑槽就是当年的纤夫拉纤绳索留下的纤痕,这是滏阳河航运历史最真切的见证。

浮动桥

相传,弘济桥修好以后,一个老道士在桥上左看看,右摸摸,嘴里还不住的念念有词:“桥真好,桥真好,可惜两处没修好,榴、桃、狮、猴没修活,龙嘴子没成宝”。人们纷纷要求老道士帮着把这两处修修。从那天起,老道士每天摸摸石榴、桃,梳梳狮子和猴毛,还坐在伸出的龙头上,用手去摸龙嘴里的那颗珠子,一连七七四十九天,珠子突然放光,老道士也不见了。有一年发大水,人们都逃到了桥上。桥快被洪水淹没时,桥柱上的狮子、猴子活了,个个跳进水里抬桥,望柱头的石榴和桃也都成了真的,供人们充饥。只见水涨,桥浮。从此,人们把这座弘济桥,称作浮动桥。

吕洞宾

据说弘济桥快要竣工时,用来做桥顶的一块大黄石总是放不平,恰遇吕洞宾云游经过此地,他右脚用力在黄石上一踏,竟在黄石上留下了半只脚印,大黄石已放得平平稳稳。那“吕洞宾留下的迹印”你若细看,就会发现桥面上确有半只脚印,依稀可辨。

文物价值

弘济桥不但在结构设计上有独特的创新之处,就其雕刻而言,也可以说是一座大型的艺术珍品。 弘济桥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古代桥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文物保护

为了保护弘济桥,在它的两侧分别建立了生产桥和交通桥,既方便生产和交通,又有效的保护了弘济桥。 2006年5月25日,弘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