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钱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广东金钱草 |
中文学名:广东金钱草 拉丁学名:Desmodiumstyracifolium(Osbeck) Merr.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山蚂蝗属 |
广东金钱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广东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Osbeck) Merr.的干燥全草。分布于福建、湖南、广西和广东等省区。具有清热,利尿,排石之功效。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结石,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
目录
基本内容
- 中文学名: 广东金钱草
- 别称: 金钱草、落地金钱、铜钱草
- 界: 植物界
- 属: 山蚂蝗属
- 种: 广东金钱草
- 采集时间: 夏、秋两季
- 目: 蔷薇目
- 科: 豆科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分布区域: 福建、湖南、广西和广东
- 用量: 15-60g
入药部位
干燥全草。
性味
甘、淡,平。
归经
肝、胆、膀胱、肾经。
功效
清热,利尿,排石。
主治
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结石,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
相关配伍
1、治泌尿系感染:广金钱草24g,车前草,金银花,海金沙各15g。水煎服。
2、治黄疸型肝炎,湿热黄疸:广金钱草、茵陈蒿、栀子。各9g,水煎服。
用法用量
15-60g。
禁忌
孕妇忌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夏、秋两季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或鲜用。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段,晒干。
形态特性
直立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被白色或淡黄色毛。叶通常具单小叶,有时具3小叶;叶柄长1-2厘米,密被贴伏或开展的丝状毛;托叶披针形,长7-8毫米,宽1.5-2毫米,先端尖,基部偏斜,被毛;小叶厚纸质至近革质,圆形或近圆形至宽倒卵形,长与宽均2-4.5厘米,侧生小叶如存在,则较顶生小叶小,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或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贴伏、白色丝状毛,全缘,侧脉每边8-10条;小托叶钻形或狭三角形,长2.5-5毫米,疏生柔毛;小叶柄长5-8毫米,密被贴伏或开展的丝状毛。总状花序短,顶生或腋生,长1-3厘米,总花梗密被绢毛;花密生,每2朵生于节上;花梗长2-3毫米,无毛或疏生开展的柔毛,果时下弯;苞片密集,覆瓦状排列,宽卵形,长3-4毫米,被毛;花萼长约3.5毫米,密被小钩状毛和混生丝状毛,萼筒长约1.5毫米,顶端4裂,裂片近等长,上部裂片又2裂;花冠紫红色,长约4毫米,旗瓣倒卵形或近圆形,具瓣柄,翼瓣倒卵形,亦具短瓣柄,龙骨瓣较翼瓣长,极弯曲,有长瓣柄;雄蕊二体,长4-6毫米;雌蕊长约6毫米,子房线形,被毛。荚果长10-20毫米,宽约2.5毫米,被短柔毛和小钩状毛,腹缝线直,背缝线波状,有荚节3-6,荚节近方形,扁平,具网纹。花、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或丘陵灌丛中。分布于福建、湖南、广西和广东等省区。[1]
药材性状
茎枝呈圆柱形,长60cm,粗2-5mm,表面浅棕色,密被黄色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小叶1-3片,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4cm,先端微凹,基部心形,全缘,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面具灰白色紧贴的丝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8mm。药材中偶见花果。气微香,味微甘。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药理作用
相关论述
《广东中药志》:“平肝火,利水,通淋,清湿热。治肾结石,睾丸炎,吐血,肝热黄疸,疳积,痈肿。”
参考文献
- ↑ 广东金钱草(铜钱沙、金钱草、广金钱草、马蹄草)图片及简介,花语谷,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