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邊是山(劉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那邊是山》是中國當代作家劉旭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山那邊是山
千百年來,村人們似乎只干着一件事,那就是眼睛死盯着薄瘠的土地和土地上的莊稼,消磨掉自己的一輩子。他們木訥寡言,行動遲緩,但不乏固定的章式和執著。他們固守着各自滿足或悽惶的日子,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走動、忙碌,大多時候,心裡什麼也不想,偶爾想些事情,不過是哪塊地該種什麼莊稼,誰誰誰生了,誰誰誰死了。他們總低着頭,偶爾抬起來,不過直直腰,喘喘氣,看看天,或者看看太陽走到了什麼位置。
他們大多相信命:既然生為農民,就只有侍弄好自己的土地。因而他們心甘情願地干着各自永遠也干不完的活,從來沒有怨言。他們用自己的力氣養活自己和家人,只求溫飽,沒有過多的奢想。他們一輩子都很本分,大多數人一生都走不出村人們的目光。偶爾出趟遠門,也不過有要緊的事需要去辦,最遠也就是鄉上,偶爾到縣上,或者更遠些的地方。他們從來不會為了見大世面到大城市裡去冒險。對他們來說,勞作之餘,站在家鄉的高山上,看看遠處的山,想想山那邊是什麼,也就足夠了。
而小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成天無所事事,東遊西逛,除偶爾幫大人幹活,就是沒完沒了地玩。但他們同樣走不出村人們的目光,或者說家鄉的土地。有時候他們在大人們看不見的地方玩,但只要大人一喊,他們就會大聲答應。有時候他們會產生一些稀奇的想法,看到天上的雲彩很低,以為爬上高山就伸手能及,於是會花上半天功夫,比賽着爬上高山。來到高山,見雲彩還是那麼高,心裡覺得很奇怪。但沒有人告訴他們為什麼,想一陣,想不明白,就乾脆不想了。或張開雙臂來回奔跑,感受風的力量;或大聲叫喊,聽聲音落向無知的遠方;或凝望遠山,幻想遠山後邊是什麼;或躺在草地上,沐浴陽光的溫撫。
對小孩子來說,許多稀奇的想法,不管有沒有答案,想過也就完了,一般不會深究。但有一次,我和夥伴們站在高山上,看着遠方的山,心裡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遠在城市的父親。父親曾說,城市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就在那些山的後面。在此之前我沒有去過城市。但在我的想像中,城市是很繁華很熱鬧的,有許許多多來來往往的人,有許許多多縱橫交錯寬敞平坦的馬路,還有許許多多往來如飛的汽車和樹林般的高樓大廈。這些景象,對我們鄉下孩子來說,無疑是最新奇最嚮往也最想親眼一睹的。當我指着遠方的洛門大山對夥伴們說,山那邊就是城市時,夥伴們將信將疑,滿臉疑惑。但一聽在那座最高的山上可以看到城市,頓時歡呼雀躍,現出了驚喜的神態。沒等我開口,就有夥伴建議說,那我們去爬洛門大山吧。誰都知道那座山看起來不太遠,但走起來,也許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沒有充分的準備,會餓肚子,也許走不到那座山下,也許走到了也爬不上去。因而夥伴們都願聽我的安排,於一天早上帶上乾糧和水,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
小孩子幹什麼,都以大人為榜樣,但走路,卻不像大人。大人走路,一般選好了目標,就會大步流星一刻不停地奔向目的地;小孩子走路,沒走幾步就走不動了,於是坐下來歇息,或者堅持走着,速度卻很慢。儘管我不斷地催促着,夥伴們還是走不快,總共七八個人,稀稀拉拉撒了一路。我們要去的洛門大山,就在我們村莊對面太平山的後邊。太平山比我們村莊所在的帽頂山高。因而當我們跨過山下的清溪河,爬上太平山時,頓覺眼界開闊多了。不但覺得我們的帽頂山十分低矮,而且可以看到許多在帽頂山上看不到的山。那些山都很遙遠,參差不齊,形狀各異,但大都是饅頭狀,上邊擠着鎧甲似的田塊。仔細看,還會發現那些山籠罩着一層薄薄的霧靄,像水一樣在波動。這時我們發現,儘管洛門大山比太平山高,但在它的後邊,赫然有一座比它更高更遠的山。那是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山,不知道名字。我想,爬上洛門大山,或許能看到比它更遠更高的山,或許就能看到城市。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我鼓動夥伴們繼續向洛門大山進發。
作者簡介
劉旭,男,貴州水城人,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