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縣飛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富縣飛鑼 |
中文名稱;富縣飛鑼 地點;富縣交道塬 形式;一種表演 目的;古戰場激勵士卒精神等 |
富縣飛鑼是陝西省富縣的傳統民俗舞蹈藝術。鄜州是陝西富縣的古稱,得名於唐,因飛鑼這一種民間藝術流傳甚廣,並起源於唐代的鄜州之地,古稱「鄜州飛鑼」,後改為「富縣飛鑼"。富縣飛鑼增添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1]
舞蹈簡介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飛鑼,原名馬鑼,流傳於富縣交道塬一帶。為古戰場收兵的信號,也是戰士在慶賀勝利時的一種舞蹈。逢年過節,飛鑼隊一般四六成雙,或八十成對,尾隨在秧歌隊的後面,走村串戶。隊員們身着騎士裝,一手掌鑼,一手握錘,敲敲打打,跳跳蹦蹦,甚是活躍。場地表演時,秧歌隊圍成一個圓圈,飛鑼在中間表演。敲打動作形式各異,如「綿羊碰頭」,即四名飛鑼隊員圍成正方形,手舞足蹈,敲打銅鑼,搖頭晃腦,兩兩沿對角線向中間聚攏,再騰空飛鑼,再後退,再飛鑼,依次反覆。又如「五馬跑四角」等。一般以20人為一組,分廣場演出和過街演出兩種,規模可達200餘人。
歷史起源
為古戰場激勵士卒精神和勝利收兵所用的一種信號工具和形式。隨着時代的演變和國泰民安,「飛鑼」便進入了民間藝術的行列。每逢新春佳節,在富縣的交道鎮一代村民們自然地去集村頭擊打歡跳,以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從前,村民們只是自由地跳躍和無規律的擊打,後來隨着各種民間藝術活動的舉起,飛鑼也經過歷代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方性的「飛鑼秧歌」。由於這種秧歌表演粗獷熱烈,能夠激發人們的鬥志,所以深受富縣廣大群眾的喜愛和眾多村民的參與,因而流傳於今。
表演方陣
飛鑼的表演有三個方陣組成。一、旗台。有大鼓、大鑼和十多面古旗組成,在表演中起着指揮全局的作用。二、鑼陣。這是飛鑼表演的主體,表演者每人手持20厘米的銅馬鑼和木製鑼捶,根據傳統的程式,捶、鑼擊打飛舞展現。三、釵隊。在表演中以督陣為主,又起着鼓舞士氣的作用。特點是擊、動結合 ,一般是四個鑼手配一個釵手。飛鑼的着裝是以古代武十式為主而又有民間文化的特點。
隨着改革開放,富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民間藝術開發,文藝工作者曾數年多次深入民間,對「富縣飛鑼」進行挖掘整理,又進一步發展提高了這一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以它雄偉壯闊的場面、堅強恢宏的氣勢,展現黃土高原雄風,鼓舞人們創造美好的明天,它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人們期待富縣飛鑼能夠飛出陝西,走向全國。
表演形式
飛鑼常和秧歌、水船、霸王鞭、板凳魚、老虎撲羊等組成綜合性的民間舞隊,除大場表演外,也作為一種小場節目,穿插於秧歌隊中。小場表演時,一般由一個腰鼓和四個手持小馬鑼者參加,鼓手站在中間揮槌擊鼓,四個鑼手圍鼓擊鑼轉圈。常用的動作有「掏鑼」、「飛鑼」、「綿羊碰頭」等。舞姿優美舒展,動作瀟灑矯健。跳至高潮時,速度歡快,節奏鏗鏘,鼓手下蹲,鑼手躍起,一起一伏,形成鮮明的對照,群眾稱為「歡式」。鼓鑼對舞,反覆三次稱「鳳凰三點頭」。接着鼓手下蹲,四個鑼手圍鼓邊快跑邊跳邊擊鑼,特別是鑼手躍起在空中轉身的一剎那,猶如雄鷹翱翔一般。藝人稱其為「五馬跑四間」。鼓手退出後,鑼手們—會兒成排,一會兒成行,有時背靠背斜穿而過,有時相遇後蹦起敲擊,隊形變化豐富,情緒熱烈歡快。
建國前表演飛鑼時,鑼手均按武士打扮,腰扎五色彩帶,頭插紅纓,身背雙鐧,威武雄壯。鼓手身穿彩服,戴盔帽,戴髯口,扮成將軍。表演均按民間秧歌服飾裝束。
參考來源
- ↑ 紅色聖地——富縣飛鑼,陝北傳媒網 , 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