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栖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家栖鼠 |
鼠类适应性很强。鼠类的栖息场所因种类、地域和环境而异,根据不同鼠种较固定的栖息场所,
可将鼠分为家栖鼠类和野栖鼠类两类。引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通称“家栖鼠”
中文名家栖鼠外文名Commensal Rodents
种 类引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生活环境喜欢阴凉干爽生活环境
食 物杂食动物最大天敌人类
生活习性
家栖鼠的生长发育很快。繁殖力很强,主要表现在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分娩后可立即发情,
全年大部分时间都能繁殖,胎仔数多等。家栖鼠喜欢阴凉干爽生活环境,喜夜行,杂食性动物。
感觉
鼠类的感觉器官很发达。可敏锐的嗅觉去寻食求偶,并进行个体间的联系。鼠类经常在活动的路线上留下尿和
生殖分泌物,鼠类就沿着这些有特殊气味的路线活动,形成光滑的鼠道。家栖鼠类的眼睛适应夜视,
但视力很差,且为色盲。鼠类敏锐的味觉给灭鼠带来很大的困难,鼠类的听觉非常发达,能判断声音的来源,
并可感知45千周的超声波,鼠类本身也能发出超声波,幼鼠睁眼前就靠发出的超声波和回音回巢。
家栖鼠类的触觉非常发达,在黑暗复杂的环境中不断重复利用刚毛、触须的感觉活动判断方向,形成一条熟悉的跑道。
生态行为
家栖鼠类主要在夜间活动,黄昏和黎明前有两个活动觅食高峰。两种大家鼠,特别是黄胸鼠,对环境中新出现的
物体有恐惧回避行为;小家鼠没有这种新物反应,喜欢接近新发现的目标。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的场所,
如屋顶、树木和灌木丛上,地面喜生活在堆放垃圾和杂物堆的场所以及货场和下水道内。褐家鼠喜栖息于温度
稳定潮湿的地方,鼠洞多建在屋基的周围、垃圾堆道路的两旁路面下,另外地下室、墙基、下水道、船坞、港口
码头以及河岸的冲积地,也是褐家鼠喜欢的栖息地;小家鼠喜栖息于干燥、食源近的场所,由于体形小,
常在墙基、仓库、货物堆和保温层内打洞筑巢。
家栖鼠类都是杂食动物,褐家鼠和黄胸鼠的食性很广,可吃各种谷物、肉类、水果、垃圾、动物粪便,
小家鼠喜吃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褐家鼠和黄胸鼠每日需饮水15~30ml,缺水不能生存,
小家鼠对水需求量很少。家栖鼠类的栖息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因环境而异。褐家鼠和黄胸鼠有时一个晚
上奔走100~150米获取食物,但通常只在30余米范围内活动;小家鼠的活动范围只有几米,最长的活动距离也只有30余米。
鼠类有强烈的探索行为,常常远离巢区去探索新的更好的栖息地,但往往在几天内又返回原来熟悉的巢区。
栖息地是鼠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栖息地受到干扰或被破坏,鼠类即会被迫迁移到其他地点。在温带,
鼠类有季节性的迁移,春季从室内迁往田野,冬季又迁回室内。高层和大型建筑物中鼠类也有类似的迁移现象。
鼠类在探索环境的同时,也尝试环境中的食物。开始时取食量很少,每次尝试时间的间隔较长。随取食量逐渐增加,
间隔时间也不断缩短。鼠类摄食行为的另一种表现是搬拖食物,褐家鼠一天可搬拖数公斤食物隐藏在洞内或其他隐藏的场所。
活动能力
褐家鼠类常掘土打洞营巢,善于攀登,经常攀登砖墙和其他表面粗糙的物体,通常利用建筑之间的电线和管道做通延。
家栖鼠类有一对非常尖锐的门齿,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能遭到鼠类的破坏。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游泳,其中褐家鼠水性最好。
褐家鼠可以被视为一种半水生的动物,喜生活在河岸溪流边、沼泽地带、下水道和水稻田中。常可通过马桶潜入建筑物内。
在没有褐家鼠的地方,黄胸鼠也能在下水道中生活。
种群特征
家栖鼠类的种群一般每年都有季节性的波动。种群密度在早春时最低,随着天气转暖及庄稼生长,
在秋季又达到高峰,天气寒冷后又下降,呈单峰型。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夏季种群密度有一个低谷呈双峰型。
同时出现季节性迁移,春夏由室内迁移到田野,秋冬又向室内迁移。
家栖鼠类种群大小是由鼠类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动力三个种群动力所决定的。鼠类的这些种群动力受
自然环境、天敌和种内斗争三种因素的限制。
种群自然环境主要包括食物来源、水和隐蔽性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城市,家栖鼠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储存的食物和生
活垃圾,粮食、食品、饲料加工厂、仓库内鼠类的食物最为丰富。这些场所粮食、食品和饮料贮存的地方是鼠患存在与
否和危害严重程度的关键。垃圾是城市鼠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垃圾不仅为鼠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也满足其对水的需求。
天敌和疾病是鼠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家栖鼠类最大的天敌是人,也就是我们防制鼠患所采取的毒杀和捕杀。猫、狗
作为家栖鼠类的天敌的作用越来越值得怀疑。城市养猫户之间鼠密度没有明显差异。许多鼠类的致病微生物如沙门氏菌
属的细菌在鼠类种群中引起非常严重的鼠疫流行,可使大批鼠类死亡。但是使用这些致病微生物灭鼠,
会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不安全,灭鼠效果也不好。
防鼠设施
A.封闭建筑物与外界相通的所有孔洞
B.建筑物内的通风孔与排水孔应加装铁丝网罩,网眼规格1.3×32.5px。
C.房门下沿与地面的缝隙不大于15px。
D.在厨房、餐厅、食品储藏室、仓库门的下部加装0.75mm的渡锌铁皮,铁皮高度约750px,仓库另应加装1500px的高度。
鉴别特征
1.褐家鼠 别名大家鼠、沟鼠、挪威鼠。体型粗大,体长120-220mm,体重约60-350克,口鼻钝圆,耳短且厚,覆盖不到眼部,尾的长度短于体长
后足粗大。背部毛棕褐色或灰褐色,头部和背部毛色较深,体侧毛色较浅,腹部毛灰白色,尾毛两色,背面黑褐,腹面灰白。
褐家鼠繁殖力很强,雌鼠受孕后21-22天就能分娩,产后即可受孕,每胎平均7-10仔,
最多可达23只。幼鼠3个月龄即可交配受孕,生态寿命2年。
褐家鼠是家野两栖鼠,除了栖息在各类建筑物及居民区地下室外,亦能攀登上层,常出没于下水道、垃圾堆。
在建筑物周围、河岸及港口码头等潮湿地区打洞。有明显的新物反映。
2.黄胸鼠 别名黄腹鼠、尾鼠、屋顶鼠。体型中等,体长约140-180mm,体重约60-180克,与褐家鼠比较,
体较纤细。背毛黄褐色,腹毛棕黄色,尾毛上下部色相同。耳大且薄,向前遮盖上眼部,尾长大于体长。
口鼻尖长,后足细长,前足背面毛色灰暗,后足背面白色。在喉部和胸部中间具有棕黄色斑。
黄胸鼠一年四季均繁殖,每年可产3-4胎,每胎平均5-7仔,最多达16只,怀孕期、哺乳期与褐家鼠相似。
出生后的幼鼠3个月性成熟,生态寿命约一年。
黄胸鼠善于攀登,多匿居于建筑物的上层及裂缝间,在粗糙面上能直攀而上,也可沿铁丝、电缆而行。夜间活动,
黄昏后和黎明前为两个活动高峰,行为习性与褐家鼠相似,有明显的新物反映。食性比较广,
以植物性的食物为主,含水量高的食物对其有更强的诱惑力。
3.小家鼠 别名小鼠、小老鼠、小耗子、体型较小,体长一般60-9mm体重约7-20克,口鼻长而尖,尾长与体长相等或略短。
毛色变化较大,栖息于野外及农田周围住宅区的体毛偏黄褐色;栖居仔城镇内的多偏灰褐色。背毛灰褐色,
背腹毛间一般无明显界限,尾毛短而稀疏,背腹色相同。
小家鼠繁殖力强,在适宜条件下,一年四季均能繁殖。年产5-7胎,每胎平均产仔4-6只,最多达16只。
产后不久母鼠就可怀孕,妊娠期19天,幼鼠2个月性成熟,性成熟后生命最旺盛期约100天,生态寿命不到一年。
小家鼠喜栖息于干燥、离食源近的隐蔽场所,如柜子、厨房、仓库及杂物堆积处。常仔仓库保温层打洞或仔破箱、
桌柜抽屉中筑巢。巢窝材料简单,一般为破棉絮、破布、纸屑等。野外喜栖息于田埂和草丛间。昼夜活动,
虽有黄昏和黎明两个活动高峰,但在室内白天常可见到出外觅食活动。小家鼠食量2-3克,且有常常变更觅食场所的习性。
小家鼠无明显新物反映行为,有时更喜欢接近新发现的目标,因此用鼠夹及鼠笼容易捕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