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宜春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宜春别名袁州、宜春侯国,隶属江西省,有“月亮之都”“亚洲锂都”之称。

秦时宜春市的区域范围隶属九江郡,1979年划宜春县城区设宜春市。宜春先后获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宜春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著名景点有明月山三爪仑、宜春八景等。宜春境内的河流基本属鄱阳湖水系,主要是赣江、赣江支流与修水支流,有金属矿产2种,非金属矿产29种。[1]

历史沿革

秦分天下为36郡,宜春市的区域范围隶属九江郡。

两汉时期隶属豫章郡。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置安成郡,宜春一带,分属豫章、安成两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设巴山郡,辖丰城一带。梁末,又设豫宁郡,辖奉新、靖安、铜鼓一带。是时,市域分属豫章、安成、巴山、豫宁4郡。

隋初,废郡置州,隋开皇十一年(591)置袁州(治所在宜春县)。其时,今袁州区及樟树市西部为袁州所辖,樟树市东部为吉州所辖,丰城市为抚州所辖,其余诸县及樟树市以北均为洪州所辖。隋炀帝大业初,改州为郡。洪州复为豫章郡,吉州复为庐陵郡,袁州改为宜春郡。几经反复唐乾元初又改郡为州。

唐代市域基本上分属洪、袁、吉3州。唐武德五年(622)曾设靖州(治所在高安)。辖高安、宜丰、上高、万载及樟树一部分。武德七年(624),改靖州为米州,旋又改米州为筠州。武德八年(625)筠州废,直到五代吴时,仍分属洪州、袁州、吉州。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析高安、新淦县地置清江县,以萧滩(今临江镇)为县治。南唐保大十年(952),复设筠州。后周显德元年(954)洪州改为南昌府。分属袁州、筠州、吉州及南昌府

北宋初南昌府复名洪州。宋淳化三年(992),增设临江军(治所在今樟树市临江镇),是时,则分属袁州、洪州、筠州和临江军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改筠州为高安郡,绍兴十八年(1148)复为筠州。隆兴元年(1163)改洪州为隆兴府。宝庆元年(1225),改筠州为瑞州,是时,则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军和隆兴府。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隆兴府临江军瑞州为隆兴路临江路瑞州路,隶属江西行省。于袁州设总管府,隶属湖南行省。至元十七年(1280)江西行省与泉州行省合并为福建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复为江西行省。同年,升袁州总管府为袁州路,隶属江西行省。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隆兴路为龙兴路。是时,分属袁州、瑞州、临江、龙兴4路,均隶属江西行省。

明代,江西分设13府。宜春、万载属袁州府,清江属临江府,高安、上高、宜丰属瑞州府,丰城、奉新、靖安、铜鼓属南昌府。又分全省为5道,南昌、瑞州辖于南瑞道,袁州、临江辖于湖西道。

清初,沿明旧制。康熙后,江西省演变为4道,瑞州、袁州、临江3府隶瑞袁临道(道尹驻高安)。则仍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4府。

辛亥革命后废府。民国三年(1914)划全省为4道,宜春、清江、万载、上高、宜丰、高安属庐陵道,奉新、靖安、铜鼓属浔阳道,丰城属豫章道。民国十五年(1926)取消道制,各县均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年(1931)夏,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行营党政委员会将江西省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县划分为9区,铜鼓、宜丰属第一区,宜春、万载属第二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2月,分全省为13个行政区。丰城、高安、清江属第一区;奉新、靖安、铜鼓为第二区;宜春、万载、宜丰、上高属第八区。民国二十三年2月,又在省内设置8个特别区政治局。分划奉新、宜丰、铜鼓、修水4县地,设局于宜丰之找桥,分划万载、宜春、萍乡3县地,设局于宜春慈化,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4月撤销。民国二十四年(1935)4月,缩全省为8个行政区。奉新、靖安、铜鼓属第一区,宜春、万载、上高、宜丰、高安、清江、丰城属第二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冬,又改全省为11个行政区。铜鼓属第一区(治所在铜鼓);宜春、万载、上高、宜丰、高安、清江属第二区(治所在萍乡);奉新、靖安属第十区(治所在奉新上富);丰城属第十一区(治所在丰城)。民国三十一年(1942)8月,又缩改全省为9个行政区。丰城、高安、清江属第一区(治所在丰城);宜春、万载、上高、宜丰、铜鼓属第二区(治所在宜春);奉新、靖安属第九区(治所在武宁)。

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成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进贤(8月从贵溪分区划入)、奉新、安义、靖安(9月从九江分区划入)10县。7月1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袁州分区成立,辖宜春、萍乡、分宜、新喻、万载、上高、宜丰、铜鼓8县。

1951年,分别改称南昌专区、袁州专区。

1952年9月12日,袁州专区并入南昌区,专员公署设于南昌市环湖路,新淦划入吉安区,领17县。

1958年9月,南昌、新建县入南昌市,同年12月20日南昌专员公署改设于宜春县城。

1959年1月,更名宜春专员公署,领15县。后进贤、萍乡、新余、分宜、安义等县相继划出。

1978年7月,改设宜春地区行政公署,属省派出机构。

1979年划宜春县城区设宜春市。

1985年并宜春县入宜春市。

1988年撤丰城县设丰城市,撤清江县设樟树市。

1993年撤高安县设高安市。至此,宜春地区共辖4市6县。

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改原县级宜春市为袁州区。

行政区划

2013年,宜春辖1个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袁州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宜春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3°54′—116°27′,北纬27°33′—29°06′之间。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与萍乡市接壤,西北与湖南省的长沙市及岳阳市交界,北与九江市相邻。境内东西长约222.75千米,南北宽约174千米。幅员面积18680.42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11.20%。

地形地貌

宜春地处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点1794.3米,在靖安九岭尖;最低点海拔18米,在丰城药湖。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山地占总面积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市东南部属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境内河流、丘陵相错,地势波状起伏,坡度比较平缓。其余均属赣西北中低山与丘陵区。市内岭谷相间排列。北部九岭山脉地势峻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以南则是多呈波状起伏的丘陵盆地。在山丘之间,有潦河、锦江、袁水等河流贯穿其中,河流两侧发育着宽窄不一的多级河谷阶地。西北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水力资源,河谷地带则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盛。

宜春山脉斜迤于境内北域的九岭山脉,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东北延至九江庐山,西南插入湖南境内。该山脉系修水、锦江分水岭。东段是宜春与九江市的天然界线。其主峰九岭尖(海拔1794.3米),为宜春市境内最高峰。其余主要山峰有:奉新五梅山(海拔1516.7米)、宜丰麻姑尖(海拔1480米)、万载仙姑(海拔1404.4米)、铜鼓羊场尖(海拔1541米)等。 宜春西南境有武功山耸峙。呈东西走向,入新余市后逐渐消失。该山侵蚀强烈,山高谷深瀑飞泉流,林壑幽美,为泸水与袁水之分水岭,亦是宜春与吉安市之界山。

宜春的九岭山、武功山之间,有一列自西向东连绵起伏的山岭,为袁水、锦江之分水岭。标高一般在海拔300—500米之间。其主要山峰有袁州区境内的丰顶山沙泥坪(海拔959米),上高县境内的蒙山白云峰(海拔1004米)。该山岭东段为宜春与新余市的天然界线。

宜春的九岭山为褶皱断块山,主要由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以南则广布红色岩系,杂以石灰岩、花岗岩和变质岩。武功山则又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九岭山脉的大沩山、严阳山以及武功山,均有冰川活动遗迹。市境内西南部有十分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袁州、万载一带又多形成石牙式或石林式的山脊,并有孤峰、残山、溶斗、溶沟等发育,在地下形成形状奇特、大小不一的暗河和溶洞。早在宋代,袁州石乳洞、万载石笋就作为全国风景名胜而被收入《方舆揽胜》。

气候

宜春境内处于偏低纬度,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春季虽天气易变,但回暖较早,春夏之交湿润多雨,夏秋间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四季比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总的来说,宜春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春累年平均气温17.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5.3℃,无霜期平均为267.9天。市内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宜春年平均降水量1680.2毫米,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10月至次年2月由于受干冷的西伯利亚高压或蒙古高压影响,降水量一般不多,大约只占全年25%左右。雨水节气前后,开始受暖湿气流影响,雨量逐渐增多,4至6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50%。宜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7.1小时,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4.83小时,年平均太阳幅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05.2千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与日照时数相同。[5]

土壤特征

宜春土壤种类、成土母质类型多样,有10个土类,16个亚类,64个土属,162个土种。其中,水稻土类面积为47万公顷(包括田埂),占土地总面积27.42%。10个土类中,面积最大为红壤,有109.09万公顷,占宜春总土地面积63.63%。其余土类有:黑色石灰土、黄壤、黄棕壤、潮土、新积土、红粘土、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

宜春的红壤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江西红壤约占全省面积的55.8%,宜春红壤面积比重,超出全省平均值8.44%。

宜春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丰富级占44.7%,中量级占50.8%,低量级占4.5%;全氮含量丰富级占61.1%,中量级占32.1%,低量级占6.8%;碱解氮含量丰富级占68.5%,中量级占26.5%,低量级占5%。但磷、钾素严重缺乏,速效磷含量丰富级只占24.8%,低量级占18.3%;速效钾含量丰富级只占7.9%,低量级占27.4%。此外,土壤多呈酸性反应,据统计,微酸和酸性土壤约占宜春耕地面积的77.8%。

水文

宜春境内的河流基本属鄱阳湖水系,主要是赣江、赣江支流与修水支流。

赣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市境东部樟树、丰城两市。境内长76千米,纳袁水、肖江、锦江等支流。

袁水发源于萍乡境内武功山北麓,流经宜春市、新余市,在樟树张家山汇入赣江,全长27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129米。境内流域面积2416.6平方千米,占该河总流域面积39.38%。袁水在宜春市城区内,又名秀江。

锦江发源于袁州区慈化镇,流贯市境内的万载、宜丰、上高、高安四县(市),入南昌市新建县后,又绕入市内丰城北境,注入赣江,全长294千米,天然落差391米,多年平均流量222立方米/秒。境内流域面积7115.44平方千米,占该河总流域面积93%。

修水的主要支流潦河,在南昌市安义县境内分南北两支,南潦河发源于市境内奉新县百丈山,北潦河发源于市境内靖安县白沙坪。潦河在市境内流域面积有3154.1平方千米,占其总流域面积72.8%。市西北部铜鼓县境内的河流,基本属修水上游支流,其流域面积1548平方千米,占修水总流域面积10.46%。抚河擦市东部丰城市东境而过,境内长10.6千米。流域面积84.85平方千米。注入鄱阳湖的清丰山溪,在市东部有流域面积2447.85平方千米。在吉安汇入赣江的禾水支流泸水,在宜春市有流域面积106平方千米。鄱阳湖水系占宜春总流域面积98.4%。此外,袁州、万载尚有湘江支流渌水的流域面积182平方千米。[2]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宜春总土地面积为18680.42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面积48.22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顷,耕地中有效灌溉水田地32.17万公顷,望天田7.67万公顷,水浇地0.026万公顷,旱地6.81万公顷,菜地1.54万公顷,园地2.54万公顷,其中桑园0.09万公顷,果园1.69万公顷,茶园0.34万公顷。其它园地0.42万公顷,牧草地0.0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0.003万公顷,改良草场0.005万公顷,人工草场0.012万公顷。林地103.92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84万公顷。交通用地为0.67万公顷。水域面积6.3944万公顷,其中河流水面2.04万公顷,湖泊水面0.06万公顷,水库水面2.28万公顷,坑塘水面2.7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01万公顷。

矿产资源

宜春有金属矿产24种,非金属矿产29种。主要有: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瓷土矿产、建筑材料及冶金辅助矿产等,以稀有金属钽、铌,非金属矿产煤炭、石灰岩、高岭土和建筑材料矿产为优势。探明储量220处矿床中,有大型矿床18处,中型29处,小型173处。

宜春境内有色、贵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锂、钴、铝、汞、锑、铯、铍、铷、银、金、铌、钽、钨等;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等;燃料矿产主要有煤、泥炭、油页岩等;其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岩盐、高岭土、石灰岩、硫铁矿、钾长石、大理石、花岗石、硅灰石、粉石英等。其中,宜春四一四矿藏有锂、钽、铌、铷、铯等多种贵重金属,是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其开采量占世界70%以上。钽资源储量16119吨,占全国的19.06%,占世界的12.43%。岩盐储量103.71亿吨,占全省的89.8%。石灰岩12亿多吨,高岭土储量1994万吨,硅灰石储量1168万吨,粉石英612万吨,钾长石76万吨,铁矿储量约1029万吨,其中七宝山褐铁矿为江西六大矿山之一,保有量661万吨以上,品位42.92%。钴矿储量1.2万吨,铝土矿储量为41万吨。铅锌矿储量8.2万吨,金矿储量1.5吨,铜矿储量28万吨,钨矿储量9万吨,其它矿产还有汞、锑等。

宜春市内矿产特点有:原矿品种齐全,如煤田,东部以烟煤为主,西部以无烟煤为主。丰城、高安是江西焦用煤的主产区之一。储量分布相对集中,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均有发现。岩盐矿主要在樟树市。钽铌矿集中在袁州区。陶瓷资源非常丰富,宜春高岭土、陶瓷土(石)储量有2亿多吨。袁州区新坊的高岭土,品质优良,有很好的资源前景。石灰岩分布较广,仅丰城、万载、上高、袁州、宜丰藏量就在96000万吨以上。袁州区柏木为全省水泥用石灰岩5个大型矿区之一,储量达7343万吨。上高县太阳垴石灰岩,储量达20045万吨,系江南罕见的大型石灰岩矿,已由冶金系统作为熔剂石灰岩进行了地质工作。靖安、奉新、高安花岗石藏量在2500万立方米以上。上高、高安的大理石仅汉白玉、雪花白、晶灰、云灰、墨玉、鸭蛋青等品种的藏量就在50000万立方米以上。上高蒙山拥有大理石储量42万立方米。此外,河沙、卵石遍布宜春各地。

能源资源

宜春市内能源资源有水能、光能、风能和能源矿等。

宜春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0.02万千瓦,占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的10.40%。可供开发量为38.07万千瓦,其中袁河3万千瓦,锦江11.65万千瓦,赣江流域2.39万千瓦,南北潦河15.17万千瓦,修河东西支5.86万千瓦,折合年可开发电量17.38亿千瓦小时。

宜春光能年均日照时数为1737.1小时,其特点,北部多于南部,平原高于山区。地处北部的靖安县年均日照时数为1872.4小时,南部袁州区为1734.9小时。濒临赣抚平原的丰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居宜春最长,为1935.7小时,地处西北山区的铜鼓县年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496.8小时。光资源在年内分布极不平衡,7至8月为太阳辐射最高值期,主要作物生长期4至10月,占太阳辐射总量的71%。宜春属短日照地区,昼夜变化较小,年内太阳辐射总量不低,有利于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宜春风能一年内以静风天数最多,年平均风速仅2米/秒,宜春大风日数为4天/年,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部县市(如丰城、高安)。

宜春市能源矿,原煤储量6.09亿吨,占全省储量的45.34%,列全省第一。宜春有煤炭生产矿井182处,分布在市内7个县市区,34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浙赣铁路两侧和锦江流域。地质部门认为,萍乡—袁州—万载—铜鼓一线,上高泗溪一带,找隐伏煤田仍有潜在远景。高安、丰城仍有潜力。市内煤炭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种齐全。宜春境内预测煤炭资源量达6.86亿吨,占全省预测煤炭资源量的49.89%。

水资源

宜春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8251亿立方米。宜春三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34亿立方米。

宜春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来自降水,宜春多年平均降水总量311.87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在1670.4毫米左右,2001至2003年天然年径流分别为:138.10、211.80、178.3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9.24亿立方米。

宜春地下水资源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宜春多年平均地下水(浅层)资源量为49.60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基流模数为26.57万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市内地下水包括平原、山丘等类型。古时候宜春就因县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宜春又是江西省地下热水及矿水分布较密地区之一。比较著名的有:袁州区的温汤温泉、奉新县的九仙汤温泉、靖安县的东源温泉、铜鼓县的汤里温泉和温塘温泉等。袁州区温汤温泉,水温达68℃-72℃,流量为10升/秒。铜鼓县大塅汤里温泉属镭水温泉,可作医疗矿水。

植物资源

宜春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宜春森林覆盖率为52.8%,境内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有铜鼓、靖安、宜丰、奉新、万载、袁州6个县市区,铜鼓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3%。宜春活木蓄积量为3503.75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量的10.7%。其中杉木与马尾松蓄积量,分别占宜春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9.6%和37.3%。宜春有竹林面积200.7万亩。竹储量3.52亿株。占全省竹材总储量的24.9%。由于宜春地理环境优良,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植物区系的15个地理成分中,宜春有14个。据资源调查统计,宜春有高等植物近3000种,占江西省的60%,其中木本植物有101科381属1178种;在木本植物中,有乔木树种584种、灌木424种、木质藤本85种;此外尚有已知的大型真菌植物156种,以及苔藓、地衣等众多的低等植物。森林植被分布主要的建群种为松科、杉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以及杜英科等乔木树种和禾本科的竹亚科。在已知的木本植物中,乡土树种有97科321属914种,占江西木本植物总科80.8%,总属数的83.8%,总种数的50.6%。宜春有已知珍稀濒危植物18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有56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53种;列入省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有38种。有些树种如全缘红花油茶、长果山桐子、厚皮毛竹、落叶华木莲为宜春特有。

宜春又是古树之乡,宜春有古树涉及30科56属76种,共9126株,其中:一级古树846株,二级古树2119株,三级古树6161株,古树群473群(3691株)。胸围最大的属樟树(在上高县南港镇袁山村),胸围达1413厘米。最小是赤楠(千年矮)胸围180厘米,分布数量最多最广的树种也是樟树,宜丰县就有100万株以上。

宜春药用植物木本药用植物有160余种,主要有银杏、木通、厚朴、红茴香、肉桂、阴香、杜仲、皂荚、黄柏、木槿、辛夷、元花、五加、常春藤、山茱萸、朱砂根、女贞、络石、紫珠、枸枯、钩藤、忍冬、羊蹄甲等。

动物资源

宜春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3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共355种及亚种,占全省(622种)的57.07%,其中兽类有9目22科46属59种,占全省(98种)的60.2%;鸟类有19目47科237种,占全省(391种)的60.61%;两栖动物10种,占全省(42种)的23.81%;爬行类有2目6科25属37种,占全省(91种)的40.66%;有19种属江西省新纪录。市内现有珍稀濒危动物11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3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5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有48种,属省级重点保护有59种。2005年11月,官山自然保护区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确定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哺乳类,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豹、华南虎、藏酋猴、猕猴、穿山甲、豺、黑熊、水獭、黄喉貂、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江豚、獐、水鹿、鬣羚等共14种。一般常见的有野猪、豺、野兔、狐狸、鼬獾、狗獾、猴、豪猪及中华竹鼠等。

鸟类,野生鸟类有243种及亚种。其中列为国家保护的鸟类有白肩雕、白颈长尾雉、黑冠鹃隼、苍鹰、赤腹鹰、松雀鹰、鹊鹞、仙八色鸫、白鹇、鸳鸯等33种。

两栖类,动物主要有大鲵(娃娃鱼)、虎纹蛙、大蟾蜍(癞蛤蟆)、黑斑蛙(青蛙)、中国林蛙、棘胸蛙(石鸡)等。

爬行类,动物宜春爬行类动物有37种,主要有银环蛇、眼镜蛇、尖吻蝮(五步蛇)、黑眉锦蛇、王锦蛇、灰鼠蛇、乌梢蛇、赤链蛇、竹叶青、水蛇、平胸龟、乌龟、中华鳖、壁虎、石龙子、蜥蜴等。

昆虫类,宜春森林昆虫种类有15目120科1352种,其中天敌昆虫有9目14科71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58.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5.9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22%。全年出生人口7.15万人,出生率12.82‰;死亡人口3.37万人,死亡率6.04‰;自然增长率6.78‰,比上年下降了0.69个千分点。另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户籍人口603.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6.4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率为39.16%。

民族

宜春居住26个民族,分别为汉族、回族、蒙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畲族、黎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景颇族、土族、仫佬族、布朗、仡佬族、京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5%。

经济概况

综述

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87.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5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36.3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54.42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0:42.3:46.7。人均GDP48182元,按年均汇率(1美元=6.8985元人民币)折算为6984美元。经初步核算,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622.61亿元,增长8.0%,占GDP的比重为60.4%。

2019年,全年财政总收入408.9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16亿元,增长4.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2%;税收收入347.32亿元,增长4.8%,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4.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县(市、区)9个、超40亿元的4个,其中丰城市、高安市、袁州区分别跨上80亿元、50亿元、40亿元新台阶。

2019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50亿元,增长37.2%;公共安全支出29.27亿元,增长8.2%;教育支出113.26亿元,增长13.5%;科学技术支出25.38亿元,增长1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38亿元,增长13.2%;卫生健康支出63.64亿元,增长9.4%;节能环保支出22.63亿元,增长40.9%;城乡社区支出75.96亿元,增长75.8%。

201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9%,全年涨幅保持在3%的控制目标之内。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食品烟酒类上涨7.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类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

第一产业

宜春素为江西农业大区,唐代设于高安的州府曾一度易名“米州”就因此地盛产稻米而改名。宋代,奉新所产的香稻为宫廷贡品,曾享受由东门入贡皇宫的礼遇。宜春西部山区农业开发较早,“梯田”一词首见于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它记述的是作者游历袁州仰山之所见。宜春的粮食为新中国作出过重大贡献,三年困难时期,江西粮食支援全国,而其时宜春外调的粮食占其三分之一。

宜春自古以物阜民丰而著称,宜春境内,有“金丰城”、“银万载”之说。宜春西部袁州、万载、上高等区县,历史上盛产苎麻,上高堪称中国的“苎麻之乡”,故而以苎麻为原料的夏布织造业十分发达,成为全国的四大夏布产区之一。西部山区盛产毛竹,故以毛竹为原料的土纸业十分繁盛,从而又激活了以土纸为主要原料的爆竹业,使万载成为全国花爆四大产区之一。袁州区历史上盛产生漆、桐油与夏布,三者结合,产生了脱胎漆器,在全国重点漆器产区中十居其一。宜春是产粮大区,因此成为江西省最大的白酒产区,其中樟树的四特酒是江西省内唯一国家级名酒。其余县市均有自己的酒类品牌。

2019年,全年农业总产值505.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粮食种植面积960.21万亩、比上年增长0.22%,实现粮食总产量434.95万吨、增长0.61%;蔬菜播种面积133.98万亩、增长2.84%,蔬菜总产量189.6万吨、增长3.53%;中药材种植面积75.11万亩,增长80.59%;油料作物总产22.75万吨,增长0.22%。

2019年,全年肉类总产量45.28万吨,下降17.54%。其中,猪肉产量34.82万吨,下降23.51%;牛肉产量2.74万吨,增长5.17%;羊肉产量0.53万吨,增长5.48%;禽肉产量6.85万吨,增长16.35%。年末生猪存栏168.55万头、下降44.83%,生猪出栏429.64万头、下降25.3%;年末牛存栏58.47万头、增长7.6%,牛出栏25.53万头、增长5.18%;年末羊存栏25.53万头、增长12.33%,羊出栏31.62万头、增长3.6%;家禽出笼5291.98万羽,增长11.55%。全年水产品产量35.19万吨,增长1.1%。

第二产业

工业

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0%;私营企业增长9.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制造业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1%。

2019年,全年锂电新能源、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建材、食品、纺织和化工等八大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8%,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和中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和19.5%;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和16.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7.4%和16.9%。

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594户,其中超10亿元的58户,超50亿元的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29.6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利润总额271.0亿元,下降2.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14%,比上年回落0.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92元,提高0.08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0.3个百分点。

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重点监测的18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23种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66.1%。其中,人造板增长70.6%,铜材增长49.7%,服装增长49.1%,铅酸蓄电池增长14.4%,瓷质砖增长12.1%。

建筑业

2019年,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3%;竣工产值增长10.1%,竣工率达63.6%。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3.9%、9.8%和23.4%。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82.2%;非国有投资下降0.4%,其中民间投资下降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3.5%。从投资主要构成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0%;工业投资增长9.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8%,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4.9%。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下降8.5%,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达62.8%。

2019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住宅投资173.88亿元,增长10.8%;办公楼投资0.38亿元,下降88.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5.41亿元,增长30.8%。房屋施工面积2261.64万平方米、增长21.5%,其中新开工面积757.24万平方米、增长26.1%;房屋竣工面积391.66万平方米,增长111.1%;商品房销售面积579.85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额355.91亿元,增长21.8%。年末房屋待售面积89.62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37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5.9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21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27.4亿元,增长11.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4.3亿元,增长11.2%;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8.5亿元,增长12.0%。按行业构成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3.6亿元、492.8亿元、6.2亿元和100.2亿元,分别增长8.1%、12.2%、11.4%和12.5%;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5.5%。

2019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化妆品类增长12.2%,金银珠宝类增长10.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0.2%,中西药品类增长24.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3%,汽车类增长6.6%,通讯器材类下降18.2%。

开放型经济

2019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8.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90.9亿元,增长16.4%;外贸进口总额17.4亿元,下降41.3%。实际利用外资9.1亿美元,增长7.4%。

2019年,全年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385个、资金1768.0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成功举办了全省旅发大会—宜春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世界硒养大会—富硒产业招商推介会、三请三回暨优秀宜商宜才返乡投资恳谈会等突出产业特色的重大经贸活动。成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宜春市委员会。

旅游

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1.07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6.27亿元,分别增长18.66%、26.22%。成功承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第十三届月亮文化旅游节。成功创建万载古城景区、宋城明月千古情景区、宜春花博园景区、铜鼓天柱峰景区、宜阳新区蜂窝农场景区、靖安中华传统文化园、丰城爱情花卉小镇等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历年来全省各设区市一次性创建4A级景区数量最多的一次。

金融

2019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06.93亿元,比年初增加344.9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149.46亿元,比年初增加269.1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905.99亿元,比年初增加58.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99.08亿元,比年初增加367.1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220.07亿元,比年初增加181.97亿元;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1478.98亿元,比年初增加185.18亿元。累计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42.67亿元,支持中小企业959户;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11.87亿元,支持农业经营主体1517户。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家,其中,中小板公司1家,创业板公司2家;证券公司12家,证券营业部28家,证券交易额3658.72亿元;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1家,期货代理成交金额698.93亿元。

保险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4家,其中财产保险15家、人寿保险19家,从业人员2.46万人。县(市、区)机构134家,其中财产保险68家、人寿保险66家;乡镇机构138家(含城区服务部),其中财产保险31家、人寿保险10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7.22亿元,增长7.5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3.6亿元,增长23.71%。

社会事业

科技

2019年,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1064人,其中33622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总数达到55个;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主持2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2个,总数达到52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0个;通过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12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36亿元。累计专利申请量7735件、授权量5012件,其中当年专利申请量858件、授权量174件;年末有效专利112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3件。上高县获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奉新县工业园更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安市获批国家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宜春市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

教育

宜春自古教育昌盛,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宜春的州学、书院兴盛,仅在唐代的290年间,江西考取的77名进士中宜春籍的就有53名,占全省三分之二强。这一时期,江西仅有的两名文科状元卢肇、易重,均为宜春籍人士。因此,历史上流传下了“江西进士半袁州(宜春)”的美誉。唐贞元年间,高安人幸南容创办了江西最早的书院“桂岩书院”。北宋初胡仲尧创办的华林书院(位于高安华林与奉新赤岸交界处)培养了13名进士。南宋范阳人祖无择任袁州知府时,修建袁州州学,当时的教育家李觏写下了历史名篇《袁州州学记》,被清人收入《古文观止》。明代科技文献《天工开物》一书的作者宋应星、当代核物理学家吴有训分别为宜春市奉新县和高安市人。

2019年,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811所,在校学生116.31万人,教职工7.65万人,专任教师6.68万人。高等学校6所,其中综合性本科院校1所、高等职业院校4所、成人高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5.85万人,教职工3665人;中等职业学校23所,在校学生3.15万人,教职工1363人;普通高中42所(含完全中学2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12.47万人,教职工9983人;普通初中2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8所),在校学生24.92万人,教职工1.60万人;小学804所、教学点1040个,在校学生49.18万人,教职工2.55万人;幼儿园1710所,在园幼儿20.58万人,教职工1.9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含铜鼓1所民办特教学校),特殊教育学生4673人(含小学、初中随班就读生2618人和送教上门学生489人),教职工214人。

2019年,学前教育全市乡镇和街道实现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78%,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6.30%;特殊教育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教学校全覆盖。全市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分别达99.80%、92.43%、84.68%,教学点专递课堂覆盖率达50%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文体事业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7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10个,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2%。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纳入教育部“庆祝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全国系列活动方案”和“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第39批推荐名录”;大型采茶戏《月照山乡》被列为国家文旅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扶持项目;剧本《遥远的宜丰》荣获第二十三届曹禺剧本奖。全市共有规上文化企业19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68亿元,从业人员2.3万人,资产总计148.97亿元。

医疗卫生

2019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371个,其中医院82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7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4044张,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82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9797人(其中执业医生8150人),注册护士12479人。专科疾病机构23个,人员928人;妇幼保健机构11个,人员1575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人员755人;卫生监督机构11个,人员335人。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2元,分别增长8.0%和9.3%,城乡居民收入比2.13: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632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114元,增长14.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5.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3.10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9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4.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5.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0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9%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市城市居民低保人数45550人,标准660元/人月,共发放低保金31785.62万元,月人均补差448.31元;农村居民低保人数156968人,标准395元/人月,共发放低保金63412.26万元,月人均补差302.91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为505元/人月、400元/人月。

2019年,全年财政民生支出50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1%。持续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巩固”三大攻势,当年实现31352贫困人口脱贫、26个贫困村摘帽退出,累计实现15.97万贫困人口脱贫、129个贫困村摘帽退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0.85%下降至0.16%。

就业

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5.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5万人,“4050”人员就业人数4537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2%,低于4.5%的控制目标。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86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31亿元。

资源环境

2019年,全年水资源总量232.86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3.2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22%,工业用水下降2.54%,农业用水增长0.16%,生态补水下降5.56%。万元GDP用水量(可比价)193立方米,比上年(可比价)下降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可比价)125立方米,比上年(可比价)下降5.3%。人均用水量775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91%。

2019年,初步核算: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164.2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54%;万元GDP能耗0.4556吨标准煤,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83.85万吨标准煤,增长1.3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48%。

2019年,全年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优良天数比例为89.9%,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空气中的SO2、NO2、PM10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SO2、PM10分别下降27.8%、9.1%,NO2与上年持平。

2019年,全年平均气温18.5℃,较常年偏高0.9℃;总降水量为2047毫米,较常年偏多25.5%;主要河流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完成造林面积14.44万亩,森林抚育48.22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3.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12%。

安全生产

2019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99起,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77起,工矿商贸事故22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4人,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死亡31人,工矿商贸事故死33人。

邮电

2019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4.29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62亿元,增长28.47%;电信业务(含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量29.67亿元,增长1.09%。固定电话用户45.5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36.89万户,下降1.44%;移动电话用户459.97万户,下降1.87%;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3.29万户,增长24.41%。

交通

综述

宜春拥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沪昆高铁、浙赣铁路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国道、105国道和赣粤高速、沪昆高速公路、武吉高速公路和昌铜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大广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宜春机场已经开通运营,即将营运;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千米。

2019年,全年公路汽车客运量3583万人,比上年下降6.79%,旅客周转量22.99亿人公里,下降6.4%。公路货运量26029万吨,增长8.13%,货物周转量713.06亿吨公里,增长8.1%。水路货运量2902.6万吨,增长9.68%,货物周转量39.4亿吨公里,增长9.67%。全年明月山机场飞机起降架次8112架次,旅客吞吐量777861人次,货邮吞吐量343.9吨,平均客座率85.4%。

公路

宜春形成以320国道、105国道和赣粤高速、沪昆高速公路、武吉高速公路和昌长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大广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十二五”期间,宜春一级公路34.4千米,三级公路40.4千米,新增四级公路13.8千米。

铁路

宜春拥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沪昆高铁、浙赣铁路复线横卧东西。还有规划中的蒙吉煤运专线铁路、昌吉赣城际铁路。

宜春站(原宜春东站)又名宜春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宜春市袁州区袁州新城,是集高铁站、普铁站、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站等“五站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工程。

宜春西站(原宜春站)站址在江西省宜春市平安路与东风路交汇处,建于1937年。隶属南昌铁路局管辖,为宜春车务段所在地。

航空

宜春拥有1座民用宜春明月山机场,机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境内,机场距宜春市区仅6千米,为4C级支线机场,机场占地1921亩,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停机坪1.84万平方米,航站楼建筑面积6000 平方米,前期按4C标准设计,中期按4D标准规划,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第36家机场和江西省第6个民用机场,也是赣西唯一的机场。

历史文化

温泉文化

宜春各县(县级市、区)内均有温泉,共探明的出露点有19处,编制出台了《温泉旅游专项规划》、《温泉发展实施意见》。根据宜春各温泉点水质的成分和与周边文化背景的不同,凸显“泉以硒为贵”,构建“宜春温泉,十泉十美”的发展格局,即彰显明月山温汤富硒温泉,重点打造明月山洪江禅修温泉、樟树易达卤盐温泉、铜鼓福润温泉和汤里温泉、丰城隍城温泉、奉新九仙温泉、靖安江钨温泉和恒茂森林温泉、袁州梅花温泉等十大特色温泉。

禅宗文化

宜春是禅宗圣地。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宜春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市内拥有两大名寺、三大祖庭、十大寺院和上千座佛塔,纵横九岭山脉,绵延500里。两大名寺即靖安宝峰寺和奉新百丈寺,禅宗史上著名的“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来源于这两大寺院。三大祖庭分别是临济宗、曹洞宗和沩仰宗,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明月山仰山。[19][2]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大师亲笔题词:“宜春是禅宗圣地”。临济宗第48代传人、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山世界总会总会长星云大师,返乡寻祖时,写下 “禅都宜春”四字。

月亮文化

宜春月亮文化已成为宜春城市文化的标示,宜春月亮文化浪漫典雅,位于城南的明月山是月亮文化的发源地;由十大景点组成的“月亮情之旅” 浪漫多情,从2007年开始,宜春每年举办一届月亮文化节,文化节有中秋拜月、火龙追月、放荷花灯问月、放孔明灯梦月等名俗活动。

文明古城

宜春有2200余年历史,境内有486处历史文化遗址和54处名胜。袁州谯楼,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樟树吴城商代遗址,改写了中国史学界“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靖安东周古墓,被誉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空白;宜丰天宝古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拥有保存完好的2.5千米护城河、1.5千米的古城墙遗址;高安畲山贾家古村,是江西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村;丰城厚板塘村,其古建筑体现了江西土建筑的最高水平。

红色故土

铜鼓县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收起义纪念馆、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再现了毛泽东同志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重大历史场景。万载县曾是彭德怀和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数年之久的红色老区,有保存完好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旧址,该处已辟为中国三大干部学院之一的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袁州区有著名的“袁州会议”旧址,上高县是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发生地。

生态绿城

宜春森林覆盖率达56.97%,是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和江西重点林区。袁州酌江风景区,人称“酌江山水画,溶洞自然诗”;樟树阁皂山景区,是中国道教灵宝派祖庭;靖安三爪仑景区享有“高山草甸、峡谷漂流”的美誉;奉新百丈山景区素有“小庐山”之称;上高九峰景区,秀竹摇曳、禅林古刹;铜鼓天柱峰景区被誉为“江南生物世界”;万载竹山洞景区享有“华东第一地下长河”殊荣,是江西十大特色美景之

风景名胜

综述

宜春文化底蕴深厚,唐初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韩愈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宋代理学家朱熹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韩愈曾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赞美诗句。森林覆盖率56.84%,境内28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成为赣西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位于宜春市区西南15千米处,总面积389平方千米,先后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温泉之乡”等10余项称号。景区主要由八大部分组成。

明月山

三爪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示范森林公园。景区位于宜春市靖安县,地处江西省九岭山脉东麓,因其三条支脉呈“爪”字形走向,且地势险要而得名。景区总面积193平方千米,由北河、宝峰寺、盘龙湖、骆家坪、虎啸峡、观音岩、白水洞、金罗湾八大景区和况钟园林、雷家古村两个独立景点组成。

宜春市天沐·明月山温泉度假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内的温汤镇,占地面积1000余亩。景区以温泉为主打产品。此外,景区内的天工开物园以宋应星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为基础,是集古代农耕技术展示、传统手工制作参与、中国农耕文化陶冶于一体的主题文化乐园。

靖安中部梦幻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宜春市靖安县郊,是以梦幻旅游文化元素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现有恐龙世界、古堡探险、矿山车、荷兰风车、梦幻山谷、豪华转马、八仙广场、水上游船、5D影院、垂钓中心等娱乐项目。

宜春花博园,是江西省第三届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所在地。景区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距宜春市中心约6千米,占地面积1215亩,由四个展馆、十二个展园、十二个专类花园、五条主花道、一个人工湖和若干景观平台组成。

中国古海,位于樟树市洋湖乡与阁山镇交界处,由古海养生旅游区、芳香植物养生度假区、千年药都文化体验区、国际养生强体休闲区和世界养生文化体验区五大部分组成。

百丈寺,位于宜春市奉新县西塔乡。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肇始地。唐宣宗登基时,御赐“大智寿圣禅寺”的匾额。明清两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大雄宝殿与僧寮二栋尚存。2003年,重新修建百丈禅寺,2011年8月31日举办开光庆典。寺院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手书“百丈清规”石刻、野狐岩等。

白云峰漂流,位于宜春市上高县南港镇大庙林场, 全长3千米,落差189米,单个滑道40米,最高单独落差16米。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如鬼斧神工,瀑布汹涌飞流,气势如虹,让您在尖叫声中释放激情。

相关视频

宜春市公益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