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宋拓唐李玄静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拓唐李玄静碑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图片

宋拓唐李玄静碑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简介

名称:宋拓唐李玄静碑

年份:宋

类型:铭刻

规格:每半开纵26厘米,横17.5厘米。

所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藏品鉴赏

宋拓唐李玄静碑,墨拓,剪裱一册。共13开,每半开纵26厘米,横17.5厘米。   此碑建于唐大历七年(772年)八月十四日,位于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明嘉靖三年(1529年)毁于火,传世拓本甚稀。未见整纸本,行数已不可考。   碑原题“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并序”,世称“李玄静碑”、“茅山玄静碑”。此碑建后5年,又另立了一块由颜真卿撰书的“有唐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内容见王昶《金石萃编》卷一百,可与此碑相互参证。   碑文款署“秘书郎河东柳识撰,大理司直吴郡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3人皆一时俊彦。碑额失拓,然“李阳冰篆额”5字为小篆体,当出阳冰亲笔。   正文行书,总体上宗法二王,兼受同代碑版名家李邕的影响。李书笔画挺拔,字的重心下移,较之纯粹的王体更能适应大字书丹上石的视觉需要。此碑风格灵动端庄,刚健、婀娜兼而有之,无愧唐石佳品。碑文前半写得应规中矩,后半愈写愈放,笔画粗壮,字势飞动,更见神采。书者张从申当时被推为“张氏四龙”之首,大历之后“独步江淮间”(见朱长文《续书断》),良有以也。   此本首尾完足,无甚损泐,字口清晰肥润。宝熙认为“元以前拓本无疑”,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皆定为宋拓,为历来有名之本。册前有王铎、宝熙题内、外签。册后有沈曾植题七绝二首,宝熙跋,陈宝琛、朱益藩、张玮、赵世骏4人合观款及朱翼盦另纸一跋。钤“宝熙长寿”、“沈盦墨缘”等鉴藏印6方。当是宝熙旧藏转归朱氏者。   此碑的主要著录有: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欧阳棐《集古录目》、黄伯思《东观余论》、陈思《宝刻丛编》,清李光映《观妙斋藏金石文字考略》、严观《江宁金石记》、方履篯《金石萃编补正》、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近代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等。

藏馆介绍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北京故宫,是位于中国北京紫禁城内的博物馆。其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1]。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后仍居于宫内。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黄郛摄政内阁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第五条,废除皇帝尊号,请废帝溥仪出宫。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师警卫司令鹿锺麟、警察总监张璧,于六日接管皇宫,封存文物。后经摄政内阁核准,经一年之整理,故宫博物院于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开幕。[2]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为基础。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