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培計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測量電路中電流強度的儀器,又稱安培表、電流表。電流表是指用來測量交、直流電路中電流的儀表。在電路圖中,電流表的符號為"圈A"。電流值以「安」或「A"為標準單位。
電流表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製成的。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遊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於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當有電流通過時,電流沿彈簧、轉軸通過磁場,電流切磁感線,所以受磁場力的作用,使線圈發生偏轉,帶動轉軸、指針偏轉。由於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這叫磁電式電流表,就是我們平時實驗室里用的那種。在初中時期,所用電流表量程一般為0~0.6A和0~3A。
工作原理
電流表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製成的。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
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遊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於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指針偏轉。由於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這叫磁電式電流表,就是我們平時實驗室里用的那種。
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數量級的電流,為測更大的電流,電流表應有並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主要採用磁電系電錶的測量機構。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於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對於幾安以上的電流,則採用外附分流器。大電流分流器的電阻值很小,為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附加於分流器而引起誤差,分流器要製成四端形式,即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壓端。例如,當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來測量200A的大電流時,若採用的毫伏表標準化量程為45mV(或75mV),那麼分流器的電阻值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若利用環形(或稱梯級)分流器,可製成多量程電流表。
參考文獻
- ↑ 最古老的五種文字,搜狐,2019-11-09
- ↑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搜狐,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