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姚小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姚小平
出生 953年3月23日
上海
国籍 中国
职业 语言学家
知名作品语言文化十讲
华语官话语法
马氏文通与中国语言学史

姚小平[1]

毕业院校,黑龙江大学、北外、中国社科院。0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外语教学与研究》双月刊主编,《当代语言学》、《语言研究》、《语言科学》、《外语学刊》杂志编委,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沈阳师范大学北外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无党派。通晓多种语言,包括英语、 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 语言思想史,文化史,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

主要经历

1960-1966,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第四小学;

1967-1969,上海市虹口区四平中学;

1970.4-1978.1,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嫩江县红卫公社北江三队,务农;

1978.2-1982.1,黑龙江大学俄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学士;

1982.2-1984.1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语言学专业硕士;

1984.12-,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

1985.8-1986.9,德国科隆大学,自费修习德语等;

1994.9-1995.9,德国明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著作

语言文化十讲

罗马读书记

《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

《17-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

主要译著

《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序言

英语字词用法》(英汉对照)

论语言的起源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主要丛书

语言学名家译丛

海外汉语研究丛书》--华语官话语法

马氏文通与中国语言学史

主要论文

汉语的单音节性

早期汉外词典对汉语词类的处理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语文词典编纂的贡献

古罗马语言学一瞥

先秦语言思想三题

欧洲汉语教育史之缘起

早期的汉外字典--梵蒂冈馆藏西士语文手稿十四种略述

梵蒂冈图书馆所藏若干明清语言文字书

孔子言语规范四说

管子语言观略说

古印度语言文化二题

语言学史研究诸方面

考据学与科学语言学

马氏文通》的作者到底是谁

《马氏文通》来源考

老子语言观略说

Logos 与"道"

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

罗素《中国问题》解读

Sixty Years of Historiography in Chinese Linguistics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AND WRITING IN CHINESE MYTHOLOGY, LEGEND AND FOLKLORE

笛卡尔,乔姆斯基,福柯

名人轶事

九十年代中,姚小平到北外工作逾十年,终于有机会参评正教授。除开其他条件,还须通过一项第二外语笔试。因其本科学的是俄语,二外便考英语。考场在某阶梯教室,来参试者不少。可以带字典,不过姚颇有点自负,没有带。卷子是北外各系出的,那时候评定职称考外语,尚未推行国家考试。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英译汉,把一篇讲联合国组织机构的文章翻成中文。那篇东西很容易,半小时就译完。看看时间还早,便取过一份德语卷子,也是翻译,可是比英语卷子难得多,是一篇历史文章,记叙传教士来华事迹。做完德语卷子,又过去一小时,看几乎无人离场,就又领了一份法语卷子。仍是外译汉,也不甚难,讲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半小时后,将将做完,未及细看,铃声已经响起。一周后师资科下发成绩,英、德、法语分别得95、90、84。

2017年通晓九种以上的外语是怎样的体验?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人迹纷至的路可能是坦途,但那鲜有人走的路必有独属于它的风情景致。自学英、法、德、日、意、葡、西、拉、希并精通多门外语,这于姚小平老师来说,既是兴趣驱使,也是治学使然。走别人未曾走过的路,姚老师自学不同的语言,学以致用,并用而求其知(智),撰书译著,春华秋实。我想,再回首,身后走过的这外语之路,定是他终生无尽的财富。 姚小平教授

祖籍浙江乍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生于上海,经历过文革、务过农,而后求知问道、访学各国,姚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铺就了他外语治学的高山远路,而沿途点缀的便是他外语学习的诸多趣事。

趣事一:英语苦学,无师自通

有一阵子,我听英语广播简直上了瘾,整日整夜地听。因为在农村的最后两年,我得了一份好差事,当了知青集体户的火头军,于是就有更多的时间学外语。白天做饭、收拾园子时,我总开着收音机;夜晚躺在被窝里,插上耳机,则能听得更专心。不知有多少回,醒来时发现收音机里还在说话。常有老乡来串门,好奇地问我总在听些什么,我就说,这是“上海话”。(要知道,那年头收听外台是要冒风险的,叫做“偷听敌台”,足以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就这样过了许多日子, 有一天夜里,我听着听着忽然开了窍,感到聆听广播无非就是在读一本书,词语一个接一个在眼前跳出,呈现为清晰的视觉符号。能有这种感觉,或许也是因为听和读有着密切的关系吧。总之,那真正是一次质的飞跃……

我的外语我的路】趣事二:德语习得之思

八零年代中,第一次去德国。曾在一家成衣厂打过工,天天与工人交往,语言进步很快。最简单的一句话,Guten Morgen“早晨好”,是文绉绉的,工人们并不大说,而是说 Morgen;甚至把第二个音节几乎吞了,只说 Morn;其实中国人也一样,早上跟同事打招呼,说“早晨好”的话,便显得忒书卷气,更习惯说的是“早”。到下班时,说“再见”,正式的说法是 Auf Wiedersehen,口语里也简为 Wiedersehen。但好像不能更简,这跟中国话不能把“再见”缩略为“再”或者“见”,也很像。我是学语言学的,可是有一次却被学生用一个极简单的问题难住:为什么“早晨好!”可以说成“早!”,“晚上好!”就不能简化成“晚!”呢?因为一时给不出合理的答案,便觉得语言学很没意思。

【我的外语我的路(续)】 趣事三:评职称,考外语

九零年代中,到北外工作逾十年,终于有机会参评正教授。除开其他条件,还须通过一项第二外语笔试。因本科学的是俄语,我的二外便考英语。考场在某阶梯教室,来参试者不少。可以带字典,不过我颇有点自负,没有带。卷子是北外各系出的,那时候评定职称考外语,尚未推行国家考试。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英译汉,把一篇讲联合国组织机构的文章翻成中文。那篇东西很容易,半小时就译完。看看时间还早,便取过一份德语卷子,也是翻译,可是比英语卷子难得多,是一篇历史文章,记叙传教士来华事迹。做完德语卷子,又过去一小时,我看几乎无人离场,就又领了一份法语卷子。仍是外译汉,也不甚难,讲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半小时后,将将做完,未及细看,铃声已经响起。一周后师资科下发成绩,英、德、法语分别得95、90、84。 趣事四:日语岛国初体验

零七年国庆期间,去大阪开会。日语是大学期间自学的,以后几乎没有机会付诸实用。到了日本,发现国人来此,即使全没学过日语,凭中文大致也能认路,地名、站牌、店名等多半写汉字。在神户三宫附近,想去港湾,问路人“うみ”在哪里,并在手心写一个“海”字,对方马上就明白了。中日两国之为近邻,关系可谓特殊:不但共享一海,还共用一个“海”字。

会后去东京,坐新干线。出站时,想保留车票,便不经机器检票口,走一侧自由通道,对工作人员说了一句冗长而怪诞的日语。那位却能懂,笑笑说:“ほしいです?” 原来,“想要”是这么简简单单地就可以表达的。

在东京,借宿内弟家,天天用我有限的日语与不通汉语的女孩们攀谈。她们当面叫我“おじさん”,背过身则称我“姚さん”。因我这客人在,每天都到自家餐馆用餐。有一晚,上火锅,调料也用麻酱,加日本味噌;又端来一盘生鸡蛋,以为要下锅煮,不料孩子们每人两个砸进碗里拌作调料,边吃边喊“おいしい”。据说连猪肝也生吃,前提自然是净无病菌。总之不是中国食俗。

【我的外语我的路(续)】

趣事五:意大利语,聊胜于无

回国前一日,与房东聊了一晚。我的意语太初级,几个短句过后,便感觉憋闷,于是改说英语,可这位一句都不能。于是又说德语,他还是干瞪眼;再换说俄语、法语,他仍接着摇头。不得已,又转回意语,连比带画,居然弄明白了:他在北部生活,拥有小农场,养了上千只鸡,面包、甜酒都自家生产;又供女儿在罗马读大学、学中文,开销不轻松,这套两居室是在十几年前买下的,平时就给女儿住,如今她去了北京,便租了给我。他说,希望女儿将来学成,开个贸易公司,跟中国人做生意。现在世界一股风,各国都闹汉语热,多数学习者是为了饭碗,真正因喜爱中国文化而学汉语的只占少数。

【我的外语我的路(续)】 趣事六:葡萄牙语,为用而学

跋:公元二○一三,为余本命之年;起居庸杂皆从心所欲,惟学问之途仍难安分,蠢蠢好觅新奇。入春,始习葡文,攻《葡汉词典》。辨其形,断其字,考其音,明其义,日履艰辛,不惮烦碎,每得一解,如破题获谜底然,甚可自娱。迨仲秋,研读三过,乃著文探究。零零落落,攒成万字,无非一隅之识。倘得同人赏析,方家指谬,不亦幸哉!壬辰大雪后识。

“十六世纪后期的中西词汇与生活——晚明《葡汉词典》一席谈”(《中华读书报》2014.4.16)

趣事七:书只带了一本,《维洛克拉丁文

……于是天天读拉丁文。有师傅来修电表,见桌上摊开大部头,曲里拐弯一个也不识,便叫“了不得!”我赶紧说,是闲得慌,没广播、没电视、没网络、没报纸,才拿它打发时间,实则毫无用处,不如会修电表。师傅听了哈哈一笑,两下里都开心。

古罗马作家塞涅卡云:“闲而不读,不如死猪。”(Otium sine litteris mors est.——“死猪”是我杜撰的字眼,原文并没有的。原话只是说,闲下来便要读书,否则很无趣,跟死了没两样。)何以闲时非得读书呢?为什么不能干点别的?今人能用来解闷的东西,多到不胜列举;就算端着握着,像模像样地读着,多数也并不是书。两千年前罗马人消闲,其实也未必非读书不可。狩猎、垂钓、游戏、角斗、吟诗、观剧、宴饮等等,古罗马人的闲余生活绝不单调。

不错,读书是求知的途径,塞涅卡兴许是想说,求知之路漫漫,一刻也松懈不得。除此,我琢磨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更直接的:那时候,书的种类不多,而且都靠手抄,所以格外金贵,非一般人所能拥有。拥有书,有暇读书,不必为衣食操劳,是上流社会的生活。

【游记:乳山行之四,2012/8】

谈及外语学习,姚小平老师说:

“外语这东西,学一门是必须,学两门也还有用,再多则难说。三门四门有用吗?或许是无用之用。对于一个学者,尤其是人文学者,则可以说是一种学术储备。储备着不一定有用,也许一辈子也用不上,但不能说就是浪费,兴许某天就用到了。再说,即使用不上,也还能自我赏玩。”

【我的外语我的路(续)】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外语学习,亦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上下而求索。最后借用姚老师引自《列子·说符》的话与大家共勉:“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视频

监事长姚小平讲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