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如此喝茶 馬明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如此喝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 如此喝茶》中國當代作家馬明高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如此喝茶

關於喝茶

我是一個貧寒家庭出身的人,一直不知茶為何物?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才喝到茶了,喝得是從供銷社是買回來的,白底色點綴幾片綠葉的紙袋裝的黑末末,撕開用手揪出一撮,可以看見有零星細碎的老黃花兒,放進茶缸里,倒開水一衝,就這也是給來了的客人喝的,待客人一出門,我拿起剩下的喝了兩口,心想,這也沒什味道呀,澀巴巴的,但心疼,怕倒了可惜,還是拿起那剩下的少半杯,咕嚕咕嚕喝了,倒也有點解渴。這就是那個時候剛剛時興起的"花茶"。西鄉的老百姓叫」圪枝兒茶」,或者叫」梗枝兒茶」。

90年代調到縣裡工作了,這才真正喝到茶了。當時知道的好茶,也就是那種小墨綠盒兒,燙金着兩個字:」銀毫」.這就是當時上等的好茶,也是花茶類的,不過是上了檔次的花茶罷了。這是開大會時給台上的領導們喝的,我們這些籌備會議的工作人員,把給人家領導沏茶用的剩下的,還是可以集攢起來,帶回自己的辦公室,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品嘗品嘗的。

我總覺得孝義在好長好長的時間裡,就只有花茶這一種而無其它品種的茶。現在,想想,覺得用"漫長"這個詞也不過分。

從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一直至九十年代中後期,都沒有什麼奇蹟出現。仿佛是在走進新世紀時候,我一次接觸除花茶之外的新品種了,這就是鐵觀音。我第一次喝鐵觀音是在一個農民企業家的辦公室喝的,現在都叫老闆、總栽和董事長了。我直至現在,都記得很清晰。心花猛然怒放,口裡大叫,人家這才叫真正的茶呢!剛一進嘴裡,清清爽爽的,似乎微微有一點兒黏味兒,從喉嚨里咽下去,漬漬一下嘴,似乎還留有一絲絲一縷縷微微的甜香。這傢伙,真是好啊!

大概有隔了兩三年的時間,夏天的一個黃昏,我下了班回家路過一個花店,遇到兩三個人正在花店門口喝茶,有兩個人認識我,說快過來,坐下,喝口茶。我也就放下手中的文件包坐在小板凳了。

那個我不認識的人,給我沏了一杯茶,用的是那種清澈透明的玻璃杯子。我拿起來喝了兩口,瞪眼了,問道:這是什麼茶呢?朋友說:龍井。我外觀平靜內心激動地拿起那茶杯看了起來,清清洌洌的熱水中,飄浮着數片綠葉,搖搖曳曳地立了起來,嫩嫩的,柔柔的,仿佛害羞的少女。我又拿起茶杯喝了兩口,初進口,有股猛烈的青澀味兒,但一旦從喉嚨里咽下去之後,留給你滿口的是淡淡的清香,仿佛春天清風吹過來的樹的綠葉的淡淡的清香,好清爽,好酣暢,好過癮,好解渴。從那一刻,我就記住了這一種茶了,它就是,龍井茶!

到了以後,見的茶就多了,仿佛世界上一下子就冒出了那麼多的茶!有普洱、白茶、金駿眉、武夷山紅茶、等等,但我第一愛喝的就是龍井茶。

從我的內心裡,與人際關係有密切關切的東西里,第一覺得茶最好,其次是煙,最後是酒。因為,我覺得,酒儘管可以促進朋友之間的感情,帶來歡樂,而煙呢,有凝神緊精的作用,它們都有提神的好處,但它們都不如茶能給人腦筋清醒、修身養性的"清修"作用,還無什麼負作用,不像煙和酒那樣,不僅給人身體造成不良後果,而且多少有些蒸煙霧罩、臭味相投、同流合污的感覺,尤其是是酒,遇上那些好酒之人,則任性縱情,沉溺於世間肉體的歡樂,甚至可能有縱慾的傾向。而茶卻絕對不是這樣,因為好茶的人多為清修之士,追求精神領域的精進,修持自我內在的品德,所以,我覺得茶聖陸羽說的"茶性儉"、"茶之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說的最好,肯定是把茶說到骨子裡了。

他說的這話,譯成白話就是,茶之為用,因性寒,最適合品德端正儉樸的人飲用。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人把飲茶提升到道德倫理的精神領域,而且強調其苦澀清澹的本質,賦予茶飲簡樸平淡而又端正肅穆韻品位,開創了延續至今的茶道。

也不是我因從小家境貧寒而孤陋寡聞,而是我就覺得,我們孝義是很晚很晚才喝開茶的,甚至,我也覺得,我們北方,就是很晚才喝開茶的,不然,陸羽在《茶經》里開篇就講,"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後來,看書才知這才知道,在西漢以前,一直是南方的人在喝茶。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里,發現墓葬裡面陪葬了"檟一笥",就證明墓主人是會喝茶的。這說明湖南地區在西漢的時候,在貴族中喝茶已經是普遍了。一直到魏晉南北朝,都是南方人喝茶,北方人不喝茶。從書上得知,茶的歷史傳播軌跡是,先從巴蜀興起,一直沿着長江而下,繁衍到太湖流域,進而才跨過大江大河,漫過北方來的。

人類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喝茶的,我們也不知道。《茶經》里說茶是神農發現的,但這發現與開始喝茶是兩碼事。傳說中,神農氏嘗百草,亂吃,吃了毒草,後來吃茶,才解了毒。但是,人怎樣發現、種植、栽培、馴化,把它變成一種飲料,成為經濟作物,至今也還不知道是誰呢。

對茶研究造詣精深的鄭培凱先生說:"人工栽培的最早產地,可能是在巴蜀。"但到春秋戰國開始,史書上就有關於喝茶的記載了。晉代大學者常璩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土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紵,魚鹽銅鐵,丹漆荼蜜⋯⋯皆納貢之。"這段話中的"荼"字,就是茶。因為在唐朝之前是沒有"茶"這個字的,《說文解字》裡面就沒有茶字,到《開元文字音義》這本書中才明確標出"茶"字了,所以,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茶過個字在唐初就出現了。就是說,在唐之前,茶和荼是不分的,荼中含有茶,遠古的人,喝茶是生煮羮飲,就是把茶葉摘了,煮成湯,就跟喝菜湯一樣喝茶,古人發現,茶有藥用,有提神的作用,喝了之後,讓人比較舒服,但是苦澀,所以稱之為"荼",就是一種苦菜。

武王伐紂滅商是公元前1046年,正是周公輔助武王的重要時期,當時八個小國部落給周武王的貢品列單中,是包括了茶的。茶做為貢品奉上,已經帶有隆重獻禮的性質。這就是中國史書上第一次正式記錄的茶事活動。成書於漢代的《周禮》也專門記載說明了茶在皇室祭祀中的地位和規範程序,與西周初年周公姬旦提出的,以"敬德保民"的倫理思想,"孝、悌、敬"等道德規範相輔相成。西漢末年誕生了第一份茶事文獻《僮約》,糸漢代儒士王褒所著,他所提出的"烹荼盡具",已經涉及泡茶煮茶時的規範程序。魏晉時代的文人記事《世說新語》,記錄了當時不少文人的茶事活動,多被冠以風流品性的逸人神韻,是文人游離於規範之外的風雅。

自古以來,喝茶大概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就是前面說的喝法,生煮羮飲。這種喝法,大概到隨唐時代的慢慢沒有了,但一些偏遠的深山老林中可能還有。第二種就是制團研末,就像現在的普洱茶製作法一樣,為了保存摘下來的茶葉,就製成茶餅、茶團,古代的人為了保存好還要糊上米膏,或封上蠟,到喝的時候,刮掉外層,研成粉末,然後才煮,或者調成茶膏,打成茶湯。這種喝法,始於魏晉南北朝,隨唐大盛,宋朝走到頂端。日本人到中國學習茶道的時候,主要是唐宋時期,所以現在日本的茶道主流,還是制團研末,他們現在制茶,乾脆就研成茶末,叫抹茶。第三種是芽葉沖泡,這是明朝以後的事情了,就像我們現在喝茶一樣,把茶葉從樹上摘下來,晾乾,殺青,炒青,揉捻,烘乾,到喝的時候,再用開水泡開。

在唐朝,已經不僅北方人開始喝茶了,連塞外、青藏高原,甚至吐蕃人也都喝茶了,這史書文獻上都有記載。其次,茶馬貿易的發展,也推進了茶的出口和推廣。因為,那個時候,中國還不大產馬,馬都在塞外,要用茶來換,這樣,茶就在國防和外貿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再次,唐朝設立了專管茶業的機構和制度,有茶政,收茶稅,納入了政府的稅收,使得茶有了重要的商品經濟價值。還有,就是當時禪寺廟院的普遍飲茶,已經成了民間宗教生活的組成部分了。

禪宗打坐,最重要的是靈台空靜,但是,不想什麼事情,坐在那裡,一會兒就瞌睡了,特別是小和尚們。那怎麼辦呢?禪師發現喝茶可以提神,打坐就不至於昏睡了,於是禪宗寺院一律喝茶,而且遠發展出一些寺院喝茶的規矩和儀式。這樣,使得喝荼在全國迅速傳播。從法門寺出土的唐僖宗供佛那些茶,諸如唐代壺門座高圈銀風爐、鎏金鴻雁流雲紋銀茶碾子等等都足以說明這些。到了唐末,已經有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說法了。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在喝茶成為很普遍的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人們生活的日常習慣時候,才能出現陸羽這樣偉大的人物和《茶經》這樣偉大的書。

陸羽是在公元8世紀出現的,他生於733年,卒於804年。從他的自傳和《新唐書·陸羽傳》中可以知道,他是個棄嬰,是湖北競陵龍蓋寺智積和尚在寺外的水濱撿到的。老和尚把他收養了,應該有個法名呀,就從《易經》第五十三漸卦,"鴻漸於陸"來了他的名字。這四個字的意思是,鴻雁降落在陸地上。他就把陸字變成姓,羽毛的羽變成名,字鴻漸。就像他的自號"桑苧翁"一樣隨便取得。

他在廟裡長大,卻不喜歡讀佛經,喜歡讀儒典。老和尚想盡一切辦法,都不能管住他,他還沒有真正受戒就跑掉了。他流浪天涯,跟了一個戲班子,做了"伶正",就是現在劇團的編導,成了一個在全國各地流浪的藝人。他一生無妻無子,但很聰明,終於被一位郡守發現,收留了他,給他讀書進學的機會,奠定了他發揮才學的基礎,開始了士大夫文人的高雅追求。

陸羽不愧為茶神、茶聖,他把種茶、制茶、喝茶、茶具、品茶都當成了學問,寫出了這本7000字三卷十章的《茶經》。這本書總結了歷代喝茶的經驗,提升了喝茶的道理,創造了二十四種茶具,規定了喝茶的儀式,賦予了喝茶的文化與審美意義,使得喝茶成為一種愉悅的文化修養過程,可以提升喝茶人的精神境界。

鄭培凱先生說,《茶經》對茶文化有四個重要影響。一是審美感覺的整體性和統一性。陸羽說,喝茶要用瓷器,茶碗是很重要的,茶碗的審美必須配合飲茶,強調青瓷比白瓷好,青瓷的釉色配合茶湯,可以聯想到青山綠水,可以感受大自然的色澤,由此體會天一合一的境界。二是講究擇水和擇火,要求用"活水"和"活火"。"活水"就是自然界流動的水,流動就清澈,就"活",就不是一潭死水。所以,《茶經》說飲茶要懂水,"其水,用山上水,江水中,井下水","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預疾。又多別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降以前,或潛龍蓄毒於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並取汲多者。""活火"就是要掌握火勢的均勻,不可一下子猛烈,一下子消微,水溫要平穩上升。要求水沸達到"蟹眼方至,魚眼未到"的標準。三是強調茶的本色,要有它自己的色香味,不能亂加東西。《茶經》里說:"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楊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所以,過去北方人,也包含孝義家喝的所謂"花茶",以及現在孝義人多在茶中加枸杞、菊花、陳皮、決明子、檸檬干,就是"溝渠間棄水"的"習俗而己"。因為那是在喝藥,不是在飲茶。只有強調本色飲茶的"清茶一杯",才是真正的喝茶。四是《茶經》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徳之人",講求質樸,強調儉樸之美,發展出了簡約哲學。

除此之外,《茶經》還規範了喝茶的程序與規矩。他特別提到"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又仔細說明:"陰釆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膻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包炭,非水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在陸羽看來,喝一盞好茶,需要澄心靜慮,全神貫注,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茶經》里設計了茶席,強調簡樸之道,並且還規定了人數。喝茶"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現在的日本,茶道的正式茶席還是如此,這個規矩就是陸羽定下的。

《茶經》論及烹茶,將茶湯傾入茶碗,是這樣說的,"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均。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餞浮於水渭,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由此可以看出,唐宋時期的飲茶,講究茶湯上的沫餑,以為沫餑是茶的精華。這種概念來自提煉醍醐的過程,從牛奶擊拂成酥油,由生酥成熟酥,再提煉熟酥的精華成為醍醐。

醍醐是什麼東西,醍醐灌頂又是什麼?現代的人是根本不知道的。武俠小說里也大談醍醐灌頂,說老師父按着徒弟的頭頂,像輸液一樣,把畢生的功力灌輸過去。錯了。其實醍醐灌頂的本意很簡單,就是用醍醐來敬佛。但是,唐朝的人是知道的,這是佛教從印度傳來的詞。在印度,浴佛的時候,是要在佛的頭上澆酥油的,那就是醍醐,這也就是醍醐灌頂。

所以,陸羽才在《茶經》上鄭重其事地說:"茶之用,味至寒,最宜精進儉徳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如此,啜飲沫餑就是啜飲茶的精華,在味覺上是一種精緻的享受,在精神上則在啜飲之中上升到審美的境界。因為,飲者已經從沫餑漂浮在茶湯上的視覺美感,聯想到藍天白雲,晴空爽朗,與天地自然融於一體,通過茶飲進入了天人合一的感悟。

所以說,陸羽的最大貢獻就是,把原來只有物質性作為飲品的茶,提升到了帶有宗教聯想的玄思領域,像佛教的醍醐和道教的甘露,成為精神境界的導引,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茶道的開始。

現在,喝茶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講究茶道和茶藝的也多了,茶社和茶文化研究會也有了。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掌握喝茶的核心價值,這就是"茶道"和"茶德",而不是"茶藝"。

晚唐的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提出了飲茶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16世紀日本千利休提出了茶道的基本精神:和、敬、清、寂。韓國的茶禮中則倡導:清、敬、和、樂。當代茶人中,大陸的程啟坤、姚國坤提出:理、敬、清、融;台灣學者范增平提出:和、儉、靜、潔;林荊南提出:美、健、性、倫;周渝提出:正、靜、清、圓;還有浙江茶學專家莊曉芳教授提出;廉、美、和、敬,並解釋為:廉儉有德,美真和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真的是,應了宋代詩人梅堯臣寫的那兩句詩了,"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1]

作者簡介

馬明高,1963年8月生,山西孝義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