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太子参补益类中药,为石竹科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 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始载于清《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其根部细小,块根由数根至数十根不等、肉质、直生、呈长纺锤形,表皮淡黄色,疏生须根,每个块根只有一二寸长,故又称孩儿参或童参。但历代本草收录并不相同,如《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非别种也…味甘、苦,功同辽参”,系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目前应用的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并非指人参之幼根[1]。其成份为太子参皂A(Pseudostellarinoside A)、尖叶丝石竹皂D (Acutifoliside D)、太子参多糖(PHP-A和PHP-B)、脂肪酸类、太子参总磷脂、太子参环A.B.C.D(heterophyllin A.B.C.D)、挥发油类、胺基酸类、微量元素等[2] 。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块根细长纺锤形,外皮淡黄白色,疏生须根。茎直立,有2行短柔毛。叶对生,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基部渐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茎顶叶较大,常4叶排成“十”字形。花2型,腋生,茎顶的花大,白色,花梗被短柔毛,萼片5,披针形,花瓣5,先端2齿裂,雄蕊10,花柱3;茎下部的花小,紫色,萼片4,闭合,无花瓣,雄蕊通常2枚。蒴果卵形,种子扁圆或长圆状肾形,褐色,具疣点。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材性状
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厘米,直径0.2~0.6厘米。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烫后晒干者);或类白色,有粉性(生晒者)。气微,味微甘。[3]
产地
生于林下富腐殖质的深厚土壤中。分布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主产于江苏、山东。此外,安徽等地亦产。
性味
甘、微苦,平。[4]
归经
功效
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太子参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的心功能。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用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