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和城遺址位於中國雲南省大理市太和村,為南詔國皮邏閣至異牟尋時期都城遺址。
歷史起源
唐開元25年公元737年,蒙舍詔皮羅閣在唐朝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739年建都太和城至779年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太和城作為南詔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40年之久。今《南詔德化碑》尚存。元郭松年《大理行記》記太和城:周回十有餘里。城廢於明初。南詔德化碑立於贊普鍾十五年即唐太曆元年(公元766年),是南詔王閣羅風被迫叛唐投吐蕃以後,為說明阻絕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不得己叛唐而立的。碑文內容豐富,對南詔初期歷史敘述極為詳細,着重講述了南詔和唐朝原的密切聯繫及雙方交惡的經過,雙方三次兵戎相見,最後南詔歸吐蕃的過程。為研究南詔的形成、社會制度、雲南各民族的關係、南與唐王朝和吐蕃的關係,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獻資料。
興起於巍山的南詔在唐王朝支持下,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了五詔。同年唐玄宗封南詔王皮邏閣為「雲南王」,這標誌着南詔國的建立。此前,洱海周圍還有許多小部落,史稱「西洱河蠻」。他 們為抵禦其它部落的侵襲,在洱海沿岸建築了一些城邑,其中較大的一座便是太和城。南詔在統一五詔的前一年(公元737年)便兼併了一些「西洱河蠻」,占據了太和城[1]。
公元739年,南詔國將都城從巍山遷到太和城。太和城的「和」,為夷語山坡之意,所以太和城的意思就是築在山坡上的城。
特點
此城原為洱河蠻所居。因城築於大山坡上,故名「太和」。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統一六詔,被唐玄宗封為雲南王。739年,遷都太和。至大曆十四年(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城西),歷時40餘年。
太和城遺址的城址西窄東寬,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面積約3.6平方千米。東西城牆已經不再,南、北城牆均自佛頂寺山麓向東延伸到洱海邊。南牆現存3350米,北牆3225米,最高處約達3米,均為壘土夯築。城址因受蒼山溪流沖刷,地面已無明顯的建築遺蹟。
城址內見有橙黃色夾砂陶片、帶釉陶片及有字瓦等物。還存石碑《南詔德化碑》,位於太和村西南部,為大曆元年(766年)南詔王閣邏鳳所立。碑高3.02米、寬2.2米、厚0.58米。因風化嚴重,文字大部已剝蝕。碑陽正文40行,計3800餘字,敘述南詔初期歷史及其與唐朝、吐蕃的關係,並涉及天寶戰爭的起因和經過,為唐御史杜光庭書寫。
在太和城內還建過一個金剛城以及南詔避暑宮[2]。金剛城建築在佛頂峰上,用夯土築成圓形城牆,和太和城的北城牆西端鏈接。遺址現存一個3600平方米的土台,但宮室屋宇已經不復存在。1961年3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太和城遺址與南詔德化碑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太和城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南詔文化的象徵:大理太和城遺址,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2-5
- ↑ 果秋了南詔首個都城「太和」的歷史沉浮,你了解多少?,搜狐,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