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枇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花枇杷(學名:Eriobotrya cavaleriei (Levl.) Rehd.)是薔薇科,枇杷屬常綠喬木,高可達6米;棕黃色,葉片集生枝頂,長圓形、長圓披針形或長圓倒披針形,上面光亮,下面近無毛,中脈在兩面凸起,葉柄無毛。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有稀疏棕色短柔毛;花梗粗壯,萼筒淺杯狀,萼片三角卵形,花瓣白色,倒卵形,果實橢圓形或近球形,4-5月開花,7-8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西、廣東。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河邊的雜木林中,海拔500-2000米。大花枇杷主幹端直,生長迅速,樹形整齊美觀,果味酸甜,可生食及釀酒,種子還可榨油,是觀賞、食用兼備的優良庭園、綠化樹種。[1]
- 中文學名:大花枇杷
- 拉丁學名:Eriobotrya cavaleriei (Levl.) Rehd.
- 別稱:山枇杷(江西、湖北、廣西土名)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科:薔薇科
- 亞科:蘋果亞科
- 屬:枇杷屬
- 種:大花枇杷
- 命名者及年代:(Levl.) Rehd.,1932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4-6米;小枝粗壯,棕黃色,無毛。
葉片集生枝頂,長圓形、長圓披針形或長圓倒披針形,長7-18厘米,寬2.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疏生內曲淺銳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無毛,下面近無毛,中脈在兩面凸起,側脈7-14對,網脈在下面顯著;葉柄長1.5-4厘米,無毛。
圓錐花序頂生,直徑9-12厘米;總花梗和花梗有稀疏棕色短柔毛;花梗粗壯,長3-10毫米;花直徑1.5-2.5厘米;萼筒淺杯狀,長3-5毫米,外面有稀疏棕色短柔毛;萼片三角卵形,長2-3毫米,先端鈍,沿邊緣有棕色絨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長8-10毫米,微缺,無毛;雄蕊20;長4-5毫米;花柱2-3,基部合生,長4毫米,中部以下有白色長柔毛,子房無毛。
果實橢圓形或近球形,直徑1-1.5厘米,桔紅色,肉質,具顆粒狀突起,無毛或微有柔毛,頂端有反折宿存萼片。花期4-5月,果期7-8月。
該種和南亞枇杷窄葉變型的區別,在於後者葉窄披針形,長7-12厘米,寬2-3.5厘米,邊緣有深刻尖銳鋸齒,花序短縮。
生長環境
枇杷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和肥水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嚴寒,生長緩慢,平均溫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於0℃的地區,都能生長良好。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西、廣東。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於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河邊的雜木林中。
繁殖方法
大花枇杷一般需15年才開花結實,其母樹的結實有明顯的大小年之分。種熟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這一時期應抓緊採集,採集太晚果實易被動物採食,無法收集。
採回後的果實,應堆漚3至5天,待果皮軟化後進行處理。果實混沙搓去果肉,用清水洗淨種子晾乾,種子和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勻,層積貯藏。種子千粒重800克左右,每畝用種量30至35公斤。
栽培技術
整地播種
苗圃地應選在向陽、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播種前需對圃地進行深挖,並用3%的生石灰進行消毒。苗床寬1.2米,床高20厘米,床面要細緻平整,清除石塊、雜草,邊溝、步道要開直,溝底要平,不能積水。[2]
3月上旬播種,播種可點播也可條播。點播的株行距為10×25厘米,條播行距30厘米,播種溝深8至10厘米。先在溝底放入已腐熟的餅肥,然後放一層5厘米厚的黃土蓋住基肥後再播種。播後在種子上再覆蓋一層2厘米厚的黃土,這樣有利於減少苗間雜草,促進幼苗根系生長,最後蓋一層稻草保濕。大花枇杷種子的發芽率較高,一般在80%以上。播後約40天發芽出土,當幼苗30%出土後應及時揭開稻草。
田間管理
大花枇杷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苗期管理較為容易。幼苗出土後應及時拔除苗間雜草,除草後可施0.1%的尿素,以利於幼苗生長。
5至6月間,每隔10天左右要鬆土施肥一次,肥料以氮肥為主。7至8月,肥水中應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這時的肥水濃度應適度增加。如遇久晴不雨或高溫土壤乾燥時,應在早晚進行田間灌溉,以降低土壤溫度,保證苗木正常生長。進入9月以後,停止施肥,以免苗木瘋長,影響苗木木質化。此外,在每次施肥前,要清除圃內雜草,以減少雜草對土壤養分的消耗。
苗木移植
大花枇杷小苗生長較快,一年生苗平均高80厘米,最高可達1米以上,平均地徑0.6厘米,最粗1厘米。一年生苗即可出圃移植或用於造林。由於大花枇杷主根發達,側根、鬚根少,苗木移植宜在春季苗木發芽前的2至3月份進行。為提高苗木的移植成活率,移栽時要剪掉大部分的側枝及葉片,栽後要澆足定根水。培養大苗,可按株行距30×50厘米(第一年)、60×100厘米(第二年)進行定植。
葉污病
多發生在葉背,發病初期為暗褐色圓形或不規則的斑點,後期長出煙狀的霉狀物,最後全葉呈煤煙狀。常在多雨或風暴後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首先要增強樹勢,多施磷、鉀肥,並及時清除田間病葉,減少病源菌。發病初期及新梢帛發期,可噴灑6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連續噴藥2-3次。
炭疽病
主要為害果實,貯藏過程中如濕度大則發生嚴重。此病初期侵染果實,病斑淺褐色小圓點,水漬狀,後期逐漸變橢圓形,深褐色,病斑凹陷,上長密生淡紅色小點,後變小黑點,呈同心輪紋狀排列,直至腐爛。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果上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孢子,靠風雨傳播。果實成熟期遇高溫多雨則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櫞杷炭病應加強栽培管理,在冬季修剪是摘除病果,並集中燒毀。發病安期噴灑1:1:200倍波爾多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粉劑5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噴2次以上。
葉斑病
枇杷葉斑病,該病表現三種類型。
灰斑病:在葉片上發病,初期病斑淡褐色,圓形,後變灰白色,病健部分界明顯,有較狹窄的黑褐色環帶,中央灰白色至灰黃色。果實受害後出現明顯凹陷的圓形紫褐色病斑,上散生黑色小點。侵害葉片的病斑有急性型和緩慢型兩類,急性型常引起葉片焦枯,落葉。侵害枝幹的閏斑與枝幹病相似,有流膠型和乾枯型兩類。灰斑病還能為害果實。
角斑病:在葉片上發病初期出現小褐點,多呈多角形,周圍有黃色暈環。病斑以葉脈為界,多癒合成大病斑,上長黑色灰狀小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斑點病:在葉片上發病,初期出現赤褐色小點,後逐漸擴大形成中央灰黃色,外緣赤褐色的圓形病斑,後期病斑上長出小黑點,即分生孢子器,有時排列成輪枝狀,多數癒合成不規則形。
防治方法:灰斑病、角斑病、斑點病三種葉部病害全年都有發生。病菌在被害葉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風雨傳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乾旱條件下發病嚴重,斑點病在多雨季節發病流行。開溝排水,夏季抗旱等栽培管理工作,在發病初期噴灑1:1:200倍波爾多液或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連續噴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