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嶺尚存一段古道(譚詩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石嶺尚存一段古道》是中國當代作家譚詩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石嶺尚存一段古道
大石嶺與熊峰山相峙而立,永樂江從谷底穿過。這裡山勢險要,古時是出入安仁縣城、連接縣內上四里和下四里的咽喉,也是「八縣通衢」,北連衡陽南接茶酃的古驛道和御祭(炎帝)的必經之地。多年前,兩山之間築起一座大壩,截流成庫,高峽平湖,山青水綠,如詩如畫。大壩可雙向通車,交通便利了,吸引很多遊客遊山玩水賞花吟月,以至於那條走了多個世紀的古道漸漸被人淡忘了。
古道從大石嶺逶迤而下,沿途嶢岩懸崖,嶺高谷深,路窄墈陡,險峻難行。下嶺來到江邊,須揖舟渡江,繞嶺腳上岸。那時渡船不多,因此常要輪班等候,一遇洪水,可能盤桓多日。
明朝成化年間(1465一1487),邑內浦陽人何賢浤捐巨資,募工於嶺上鑿石開道,嶺下修建登山石階數百尺。清朝郡守李拔經安仁去炎陵祭祖(炎帝陵),途經此地,詢問詳情,得知義舉,交口稱讚。命當地從今往後凡軍務,永免甫上都夫馬力役,建涼亭一座,供行人歇腳,親自題額「仁者壽」三字,刻石喻人。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洪水暴漲,嶺下石板路沖毀殆盡。浦陽何氏裔孫何輔相等不忍拂厥先祖,再捐巨資重修,恢復原狀。知縣徐德潛聞知何氏世代為善,多行義舉,深為感佩,親撰《大石嶺重修碑記》,以垂永遠,可惜此碑很難找到了。
大石嶺風景秀麗,草木蔥蘢,有幾處上佳景觀:嶺上獅子岩,嶺腰觀音庵,嶺腳巨人跡。
獅子岩是一組頗有規模的大石堆,高高聳立。從嶺下看像獅子,頭朝茶陵,尾向安仁。鄉間傳言,吃茶陵,屙(肥)安仁。據說這些石頭原本在山腳下,堆積於大石嶺和熊峰山的谷口,永樂江水到此流不過,只得轉向,經低洼的百家沖(地名)流入茶陵。因此,安仁常年缺水,糧食歉收。一日,八仙之一的鐵拐李路過安仁,見此地地勢平坦,好種莊稼,人們應該豐衣足食。奈何十年九旱,經濟蕭條。他掐指一算,根源是江水被嶺下巨石阻斷,改往別處。遂解開葫蘆,念動咒語,往空中一拋。葫蘆飄飄地搖落在石堆上,掛起石頭,飛向雲端。山谷立即撕開一個大缺口,水嘩啦啦向安仁奔涌而來。從此,良田萬頃,土地肥沃,灌溉無憂。那挪開的石頭就近堆放在此嶺的高處,鬼斧神工一般,大石嶺由此而名。
1977年10月開始截江築壩,1980年9月建成大石水電站,並投產運營。隨着水位抬升,嶺下的古道淹沒了,人跡亦無影無蹤。
據縣誌記載「巨人石,長二尺許,五指宛然,膝痕大如盆,現布衣紋。」傳說巨人從溪東跨到溪西,跪在石上而遺其跡。有個叫李中灝的邑人寫過一首詩「佛像曾聞丈六身,此間遺跡肖斯人。山川有幸留鴻爪,一任風霜剝蝕頻。」今已難睹其景,而能讀此詩,或許也是一種慰藉吧。
觀音庵在半山腰上。從一條橫穿山腰,幾乎與水面平行,像一筆畫過來的小路上走過去就到了。這條小路不一定是古道,至少不是古道的原生態。前些年,燒香或是不願乘船想走路的當地人還在走,依稀可見。但自從2O12年在觀音庵前邊架起一座大橋後,就很少有人來往,荒廢了。
把車停好後,我從大壩開始徒步,計劃從山腰穿行到觀音庵,過大橋返回,估摸最多三四里遠,費不了多大勁。大壩邊常有釣友,路好走些。儘管太陽很大,心情還是很愉悅,一邊悠閒地欣賞麗日艷輝,湖光山色,草長鶯飛,一邊品味野鴨子犁開水面,波光鱗鱗,一層層擴散開去的浪漫和恬適。
枝杈橫七豎八,幾乎看不到路。我一時懵了,沒想到會是這樣。因為不願打道回府,決意繼續前行,麻利地從路邊找來一根粗棍當手杖,繫緊帽子,彎腰駝背,一步一挪,向前走。
樹高林密路窄,越走越陰森。好在我是山里長大,並不覺得恐怖,但絲毫不敢大意,不停地用棍子掃打路邊柴草驚走毒蟲。腳用力蹬,緩慢前移。突然,嘩啦一聲,路上落葉翻滾。仔細一看,一條約一米五、粗如手腕、重約三斤、玉米白間淺黑紋的大白蛇,從身前一米開處哧溜而起,撲通一聲,滾落路邊,掉進河裡,把我嚇得汗毛直豎,頭皮發麻。
一路披荊掃棘,攀藤附葛,汗如雨下,有野外探險的感覺。四周靜得很,只有自己的腳步聲和棍子掃打樹枝的敲擊聲,這時,間或聽到水珠從獅子岩岩壁滑落的嘀嗒聲。一抬頭,黃琉璃瓦的廟宇檐角被竹梢托捧而出,像漂浮在半空之中,靈山寶剎初露真容。一條幾十級水泥台階的路面好像自殿宇飄落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心裡輕鬆了許多。
可是,狹窄的小路上居然有一堵磚牆硬生生擋住了去路,差不多一人高,不讓通行。開弓豈有回頭箭?我奮力一躍,攀上牆頭,跳了進去。身後是懸崖峭壁,石立千仞,眼前是江水如帶,水深莫測。新建的大橋連接兩岸,如虹飛架,近在咫尺。一溜修竹沿石階長到廟邊,疏密有間,如仙外之境,美不勝收。
我拾級而上,心曠神怡。不料廟宇後院的鐵柵門反鎖了,此路不通,這下糟了!左邊是懸崖陡壁,右邊是滔滔江水,前頭是鐵將軍把門,進退兩難。攀牆入內,君子不為。察看周邊情況後,我試圖順牆腳而走。廟宇是建在陡峭的岩壁之上,還澆注了水泥,溜光溜光。只得使出渾身解數,徒手攀岩,登上兩三層樓高的陡坡後,終於發現院牆與岩壁之間有可供一人行走的空隙。暗自慶幸天無絕人之路。偏在這時,有一段竹尖刺穿鞋底,腳心隱隱作痛,我俯首彎腰,連爬帶跳,咬緊牙關蹦了出來。
繞到廟宇山門前,大門緊鎖。門首題額「青琳禪寺」,刻着兩幅對聯,正中聯是「青山修竹奇石獨具祇園秀;琳宇懸閣高樓特顯福址靈。」外側聯是「禪堂偈音及地久;寺院鐘鼓振天長。」敲門,無人應答。卻意外發現,大門裡邊的財神殿上掛着點燃的盤香,香煙裊裊,故甚感疑惑。這寺廟裡的人關門出外了,還是潛心青燈古佛,不願打擾?抑或果真是「大石嶺的老爺顯遠不顯近?」也「喜遠不喜近?」一時不得而知。寺院右側有幾處天然的大麻石。我饒有興趣地跳上跳下。踮起腳尖,看寺廟裡面的動靜。一隻像山貓的靈異動物在曬太陽,被驚醒了,瞪着一雙黃眼睛,瞬間,不知了蹤影。
這座寺的前身是天王殿,再之前是觀音庵,依山而建,環境清幽。縣誌記載,觀音庵是一個叫謝心貞的女人於清朝嘉慶年間構建。她自幼守貞不字,終養父母,長齋供佛,建亭供行人休息。廟裡懸掛兩塊珍貴的匾額,一塊是「慧照完真」額,由巴大中丞守衡陽時賜題;一塊是「守貞積善」額,由祭陵使者國子監祭酒玉麟賜題,以示褒揚。據說這裡的菩薩很靈。民間有句歇後語「大石嶺罵老爺——找事(死)!」寺內有一座供奉彌勒佛的天王殿,楹聯是這樣寫的「高處不如低處好;下山更比上山難。」禪機十足。
以前寺院沒有圍牆,古道從寺里穿過。然後分岔,有兩條路。二十步開外的路邊有一塊「將軍第」的指路碑,標記左右方向,現已模糊不清了。我從附近老鄉家提了一桶水,借了一塊抹布,試圖清洗一下,還是一無所獲。
如今,只有寺前一段古道保護完好,石板依然平整光亮,伸到山麓。我用腳步丈量了一下,大概二三十米長。古道無言,不過,我仿佛聽到了行旅者的腳步聲、挑夫的嘆息聲、馱馬的馬蹄聲……不斷的敲擊聲,從遠古而來,迴響在耳邊,又漸漸消失在時光車輪碾過的曠野上,無聲無息。[1]
作者簡介
譚詩科,湖南安仁人,三級調研員,多篇文章發表於網絡媒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