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王力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槐树》是中国当代作家尹燕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大槐树
井是庄里生命的源泉,哪个庄里没眼井呀!古时人选村址,首先是得有水的地方,再一个就是避开河水淹的向阳山坡上。
我们这个鲁西南的玫瑰东北乡的三四百个村,查下史志,阅读下族谱,最早建村始于明朝,有的大多是清朝时建村。我庄是三家湾村,查村中关帝庙石碑才知,过去属商周古遗址,老辈人都是吃小溪小河水,随着时间的推移,丰盈的水枯竭断流了,院中老七爷爷便发动掏井,也叫挖井,找了庄乡几十个壮劳力,轮流干活,歇人不歇马,硬是在前街西掘出一眼十八米多的井,那时挖井需用土筺往上拔土,也需用辘轳头往上拔水,只有水刮净了才好干活。井挖的泉水一泚老高,水够用了,就抓紧砌砖垒石,用白灰掺土和泥沾上,很结实,垒上半米高就往四围填土,叫“还田。”填好再砌垒,垒得高于地面半米高,上边铺盖上大宽长条石,有的还立起一块石碑,碑文由有名望的秀才类写,由老匠人刻于碑上,大体记述建井经过,何人发动,谁人发动,记叙详细致,文字优美,文句简洁,生动出彩,至今仍为人乐道也,碑文中有几句话:见义勇为真君子,拔刀相助乃好汉。行善人之本,乡邻当而为,打井修路,架桥植树,可谓天下第一善事也!
这些话成了名辞名句,后来的公社乡镇领导常在会中背出词儿来,激励村民投入办好义务公众事。
这里的井叫砖井,石砌也名曰砖井,习惯了就这么叫。井筒圆形的,直径有1.5米至2米,到井底就宽了,有方圆三四米吧,是为了不把泉盖在石下,因为有三个泉哩,下去井底打井人需身体极壮,底下阴湿冰凉,加上车水时水湿身上头上,有人就大病了一场,有人就说中了阴鬼了,赶紧烧纸燃香,这当是迷信了。
把井淘完竣工后,全村男女老少来贺喜,放鞭炮,扭秧歌,踩高跷,玩狮子,唱渔鼓,举大犼,玩罐子灯,十八大姐斗王皮,还有加鼓通,鼓子大秧歌,整个村子闹翻了天。有些扮玩是请来的。这一乱腾可神了,井水漾上了半井筒,井沿旁栽上的槐树长了多少年了,不知怎么又在大树旁长出一株栋子树,有点才智墨水的人又雅称为“槐抱恋子。”挺好,因而好多人家去上供焚香求子,有的缠红布条子,有的认干娘,那个四娃子就认了大槐树的娘,他娘生下他以后四娃闹眼灾,娘就让四娃子认了槐树的干娘,每年节上娘就领他去上供祭奠,那年炼铁,没有柴烧,上边就决定伐树当柴,四娃子的娘就大哭大叫,四娃子也急眼了,拿起大板斧就照着来人挥舞起来,别人吓跑了,都说四娃子这个独眼龙可凶哪!又一天,又来十几口子人杀树,四娃子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炸药,他绑在身上,跑在槐树边上,大声吼道:“谁敢杀树,我就把这罐子血倒给他,他身上的血也倒出来!”四娃子把树护住了,都说他有大功劳!不久,四娃子娘俩蹊跷地走了,人们在大槐树边燃纸也给四娃子娘俩磕头。
人们有了大槐树,心里才有根,这个根是四娃子一家保下来的,三家湾庄人为他立下了心碑!
年年月月,人们不会忘记打井人,不会忘记保住大槐树的人,乡里乡亲吃着甜甜的水,井台子石磨成了溜溜光,每天上边洇上了水印儿,也浸润了“槐与栋子”树,真旱了水也不消,打上水来不会忘记浇上一桶水,大槐树青枝绿叶,笼盖亩许地,栋子树也尽情绽绿!井沿上勒出了深刻的生命印痕,大树下,有说书的,有唱歌的,有聊天的,也有跳舞的,美了一个村,闻名了百里千里,蓬勃了庄稼人的精气神。
我爱村庄,喜欢三家湾的石井,永远记怀着大槐树,还有栋子树![1]
作者简介
尹燕忠,男,中共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