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多地舞 |
多地舞,藏族民間舞蹈,是藏族人民跳唱獨有的一種表演方式,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舟曲縣的三個地區,即上河地區(上河片)、下河地區(山前片)和山後地區(山後片)。多地舞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多地舞由「多地」、「嘉讓」、「甸錄」三部分內容組成,主要有賴薩多地、格班多地、貢邊多地等十餘種之多,均是當地藏族群眾在喜慶、豐收、祭祀、民俗等節日活動期間跳的舞蹈。
2008年6月7日,多地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多地舞
遺產級別:國家級
申報地區:甘肅省舟曲縣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遺產編號:Ⅲ-90
歷史淵源
據舟曲縣誌記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舟曲縣為羌、氐族的居住地,公元756年,吐蕃東征擴占唐攏,舟曲縣城俱陷,宋王朝收復攏地之時,部分吐蕃軍及其家屬與在戰爭中被裹挾的羌奴在該縣一些地區入鄉隨俗定居下來。在特定的地域形成特有的方言、服飾、和風俗習慣進而形成了後北山村民。當戰爭勝利後,人們為了慶祝勝利,男女混合挑起了成龍擺尾、擬虎躍進的舞蹈,古羌語稱其為「羅羅舞」,第一個羅字是入聲,意思是龍;第二個羅是去聲,意思是虎,顯而易見是典型的白龍江流域古羌族龍虎圖騰崇拜之象徵和文化內涵的樸素反映。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不為外人所知。直到1958年,該縣首次舉辦民間傳統歌舞匯演,鐵壩鄉第一個把《馬鈴舞》搬上了舞台,「多地」舞開始走上對外傳播和發揚的道路。
表現形式
羅羅舞就是後來的舟曲多地舞,隨着後期的不斷發展,不同地區所衍化出來的多地舞與羅羅舞有一定的差別,不同的舞蹈又分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意義。據21世紀初調查,多地舞主要有賴薩多地、格班多地、貢邊多地等十餘種之多,均是當地藏族群眾在喜慶、豐收、祭祀、民俗等節日活動期間跳的舞蹈。
1、賴薩多地,逢年過節時跳的年節舞,以祝福為主要內容,融詩、歌、舞為一體。可以在家裡跳,也可以在戶外草地上跳,參加人數多三五十人一起,參加者都是女性,沒有年齡限制,服裝必須是傳統款式,但色彩可以隨意搭配,特別講究頭飾、胸飾、辮飾。它的基本形式是圍成圓圈,相互牽手,邊唱邊跳。
2、 貢邊多地,後稱採花節舞,是舟曲博峪鄉獨有的俗舞。博峪的藏家婦女在採花節這天採集大把的鮮花,互相插到頭上、腰間,然後在林間草地上手拉手,圍成圈,跳起了歡樂的多地舞,以示慶祝、祈福。
3、 瑪諧多地,簡稱瑪,又稱武舞或者擺陣舞,此舞以禮祭、擺陣、戰鬥、比武的全過程來再現古代部族間戰爭情形。動作以屈步行進為主,組合有側身弓腰、持兵器窺探、衝殺、躲閃、射擊、操練等動作。
4、姜拉多地,又稱嘉熱,演唱內容極為豐富,有創世紀史、民族史、村史、文化風俗史等,有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動植物生長規律、農耕、倫理道德知識的傳授等無所不包在逢年過節或慶祝豐收時集體跳此舞,以女性為主。高潮時,男性在外圍起舞助興。
5、嘉讓,是以婦女為主的集體舞,跳時攜手成圈,騰足於空,頓地為節,一人搖鈴領唱,大家和聲或者輪班唱和,成龍擺尾,擬虎快進,從慢到快,越跳越快,情緒熱烈歡騰,從舒展的慢歌到快速的歌舞氣氛中結束後轉入甸錄部分。甸錄與上述部分相同。
舞蹈內容
多地舞是由「多地」、「嘉讓」、「甸錄」三部分內容組成的,「多地」開頭動作為頭頂三下,腳頓三下,表示先民這樣開天闢地,講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由來,隨多地舞從天空、雲層、山峰、森林、草原、湖海中來,並頌揚這些物象對民族的好處,還要形容出這些自然景觀中的奇異變化等。
「嘉讓」是一種以婦女為主的集體舞,人們跳舞時攜手圍成圓圈,騰足於空,然後頓地為節奏,一人搖鈴領唱,大家和聲或輪班唱和。從遠處看,跳舞的人們如龍擺尾,擬虎躍進,從慢到快,越跳越快,情緒熱烈歡騰,從舒展的慢歌到快速的歌舞氣氛中結束後轉入「甸錄」,詞多充滿喜慶和歡樂。
「甸錄」是多地舞的結尾歌舞曲,在「嘉讓」中圍成的圓圈散開分成兩排,要表達的感情多為讚美家鄉、歌唱山川景色,也有讚美美好生活的,還有歌頌喜慶節日,以及寺院、喇嘛活佛和貴賓等的內容。
藝術特點
由於舟曲縣的藏族多住在高山上,婦女以背水為主,上肢動作簡單,而活動主要在下部,故多地舞的動作以腰以下部位為多,經常出現高原民族「一順邊」的美,即手和腳同出一側形成「一順兒」。許多舞蹈中女性以身體俯仰、臀體轉動為特色,顫膝擺胯,微動肩胸,上身較為平穩,上肢開張幅度不大,合着腳步和節奏律動,較為突出地表現了女性胸部之凸顯、腰部之柔軟、臀部之豐腴。較之草原民族長臂舒袖和兩臂大開張、大交叉的粗獷之態,舟曲藏民族的女性舞姿顯出了山地藏民族腆靜、文雅、內秀的性情,其肢體語言是山地人地理、生產、性格的形象表達。
傳承情況
多地舞主要分布在舟曲縣的三個地區,即上河地區(上河片)、下河地區(山前片)和山後地區(山後片)。各地區的多地舞都由村寨單獨代系傳承,而且舞蹈傳承定於有藏民內部,即使是離得很近的許多漢族人也都不會跳,甚至不知道多地舞。各個藏族村寨之間由於語言不同和交通不便,相互交流較少,舞蹈動作也有很大的差異,許多地區連舞蹈名字的叫法也不相同。
由於多地舞屬於集體舞蹈類型,動作簡潔易學。多地舞產生以後,動作方面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因此在動作學習方面不存在很大的問題。村寨中的年輕人都不用特意拜師學藝,只需在平時節慶活動中觀察長輩們跳舞就自然習得,村子裡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很樂意學習這種舞蹈。多地舞每次演出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準備工作,演出服裝花費較高,所以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在跳舞上花費過多。部分精於多地舞藝術的老人已不掌握家中的「經濟大權」,對於多地舞的投入也少之又少。
跳多地舞要穿上藏民的傳統盛裝,根據不同的年齡段要穿不同的服裝,自七歲開始,父母就要為女孩子準備服裝。七歲至十五歲是一套,十五至二十是一套,之後又是另一套。每一件衣服都價值不菲,衣服上一件銀盤就要四千到五千。每次正式演出都要提前一周準備,每次演出都要付出極大代價,較大的花費給多地舞的流傳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憨班鄉黑峪村村民李扎西是唯一被認定為多地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李扎西自幼學習藏傳佛教文化,熟識各種宗教禮儀,對各種形式的多地舞有很深的研究。
多地舞並不只是一種舞蹈,而是與宗教緊密結合,其演出時間也有不成文的規定,並不是隨意就可以演出的。多地舞保護中由於經費匱乏和山路危險,工作人員們已經很少下鄉,自然保護措施做得很不到位。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原因很難將山里純正的多地舞帶出山區,進行記錄、整理和演出。因此,深居山中的多地舞很少被外界提及,一方面隨着自身傳承的問題在自然流失,另一方面隨着外界多地舞的改編,原始的、純正的多地舞藝術形式和風格保留的很不好,傳承和發展境況就更不樂觀了。
保護措施
舟曲縣政府及具體文化部門(文體局和文化館)在多地舞保護和傳承工作方面做了較大的努力。舟曲縣在政府發文中明確提出了「政府主導」多地舞保護,並自2007年開始,舟曲縣專門用於保護和發揚多地舞的資金投入累計達五十萬元。主要做了六個方面工作:①運用現代科技對舞蹈過程進行錄音、錄像,保存原始完整的音像資料;②製作保存當地傳統舞蹈服裝;③成立多地舞藝術團,對年輕人進行專門培訓;④加強對民間藝人和傳承人的保護措施,對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⑤建立和完善多地舞遺產資料數據庫,鼓勵老藝人傳、幫、帶,以培養新的傳承人;⑥通過組織大型文藝表演多地舞,以更好的推動多地舞的對外宣傳和發展。
2007年組織人員針對多地舞進行了普查,並還於2008年將普查結果歸類入檔,制定了《舟曲「多地」舞蹈藝術保護法規》。2010年初,舟曲縣政府部門建立了「多地舞蹈藝術保護中心」,計劃建立檔案並有效地保護老、新藝人。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舟曲縣文化館獲得「多地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非遺信息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批准機關:國務院
批准序號:687
遺產編號:Ⅲ-90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項目名稱:多地舞
申報單位:甘肅省舟曲縣。
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單位:甘肅省人民政府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6]78號
批准日期:2006-9-30
批准序號:24
項目編號:Ⅲ-9
項目名稱:多地舞
申報單位:甘南州舟曲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