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垛石镇 |
中文名 :垛石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
垛石镇,位于济南市济阳区西北部,距城区14公里,东与曲堤镇相接,北与商河县交界,西与新市镇、太平镇接壤,南与济阳镇相连。人口7.3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为济南市济阳区人口第三大镇,耕地面积15.7万亩,为济南市济阳区第一大镇。1957年2月建垛石桥乡,1984年3月建垛石桥镇。2001年3月,垛石镇由垛石桥镇、唐庙乡、索庙乡合并成立。辖130个行政村,约7.3万人,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
2001年3月,垛石镇由垛石桥镇、唐庙乡、索庙乡合并成立。辖130个行政村,约7.3万人,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党的十三大以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
历史沿革
垛石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镇内主要有唐朝皇帝南巡乘凉的地方"歇凉寺",有传说中的"仙人"张稷若祠堂,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唐槐,镇北有后楼封建地主庄园。
垛石镇原名垛石桥镇,与徒骇河上垛石桥有关。垛石桥坐落在今垛石镇政府驻地的徒骇河上,始建年代无考。据史料记载,至少在400多年前即有此桥,又名杜家水桥。垛石桥叠石做垛,续以土坝。时该桥"为燕齐通衢,济青登莱冠之客,约车往来者,日无停晷"。章丘、长山(今邹平)一带麦米输往德州仓,率经此桥。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徒骇河大水把桥冲毁,造成交通阻梗。县令组织人财物力,主持重新修起了高1.2丈,宽1.9丈,共15孔、总长14丈的垛石西桥。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行过一次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增修了高1.4丈,宽1.6丈,10孔,总长16丈的垛石北桥。北桥与西桥相距半里远。后北、西两桥多次毁于徒骇河大水,先后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十六年重新修建,"用工数万,费用千金",确保了水流畅通,交通方便。今横跨 徒骇河的大桥是1969年投资修建的钢筋混凝土桥,已无"垛石"的成分。但在加强内外交通,振兴当地经济,促进县域发展,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下第一砣。相传早年徒骇河大水将垛石桥冲毁,两岸交通阻隔,"燕齐通衢"迟迟梗阻,惊动了朝廷,便责令地方官限期复桥。无奈之下,幕僚们想出一策。四方邻县,张贴布告,宣称"高价收购石料",以质论价,以斤定价。外地巨商争先恐后,从四方运来大量好石料。有位商贾还特意送来两头样式别致的石狮子,做桥头用。工地收料员许诺,等石料足够了,一块过秤结帐。待石料充足,如期修复已无问题。但一过秤,巨商们感到石料与购买时的重量相差甚远。一个碌躅的大石料,称后只有几斤。原来过秤用的是一个特大秤砣。虽知中计,但也无奈,石料再运回去,连本钱也会陪上,只好顺水推舟,算作义举了。垛石桥如期通行,皆大欢喜。从此"天下第一陀"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下来。
地理环境
垛石镇地处鲁北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境内有徒骇河、土马河、大寺河等主要河流,省道248、249线贯穿全镇,三级公路通车里程180公里,交通条件便利;境内建有220KV和35KV变电站两座,电力资源充沛;境内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丰富,探明地下石油贮藏量2800万吨,年开采量26万吨。
自然状况
垛石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版图面积1.75万公顷,河流有徒骇河、垛石河、土马河、牧马河等河流过该镇,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蔬菜、林果、棉花、花生等。垛石镇现有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万人)为济阳县人口第三大镇,耕地面积15.7万亩,为济阳县第一大镇。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基础设施雄厚。现有初级中学3处,在校学生2569人;小学13处,在校学生3687人;幼儿园37处,在校幼儿1412人;成教中心1处,全镇共有在职教师469人。合并乡镇以来,该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繁荣扶持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全镇经济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瓜果、速生杨经济林、牛羊肉加工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9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1元。
人口教育
垛石镇现有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万人),为济阳县人口第三大镇,耕地面积15.7万亩,为济阳县第一大镇。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初级中学2处,在校学生923人;小学13处,在校学生3800人;幼儿园13处,在校幼儿1168人;成教中心1处,全镇共有在职教师3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