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在荒芜里寻找书声(洪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荒芜里寻找书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在荒芜里寻找书声》中国当代作家洪忠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在荒芜里寻找书声

一直觉得,无论忙于什么样的事务,书籍于己永远都是最慰贴的存在。当前,在追逐所谓奋斗目标的疲惫下,我们的心灵与精神愈变得粗糙模糊,至此想到一个小说的开头:“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其实人很多时候随波逐流,我们很现实其实也困顿,因为双脚在奔波双手在劳作,而我们的心哪儿去了呢?我们从未满足当前的衣食无忧,我们想追寻一种内心的欢悦。我们会在内心深处挖个洞,并时刻准备俯身于此,洞悉人性与生命的真谛,探寻她的幽密与阔大。

所以,当感觉灵魂的世界里荒芜时,书声是最好的追寻。

所以,带着空白读张炜。忽然间就那么深深地被他的散文震撼吸引了,这种感觉很难表达,如果勉强说出心中感受:以前自以为是的文字相比而言都是没有火焰、没有清泉的。你想,一个没有水与火的世界,将是多么荒芜。于是在荒芜里阅读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文字,处处感受到生命的泉流和心底燃烧的火焰,时时被浸染,时时被燃烧。可猛然间醒来后,又觉得他那么平静地叙述,叙述他对生命万物的切肤之感,切指之痛。随痛而痛,随伤而伤,随其攀登高山,随其跋涉泥沼,随其遁入“桃花源”……我想继续读下去,我会收获很多属于他但也属于自然人的生命体验,这份体验让你感到生命的灵光与饱满、孤绝与幽暗,让你在内心升腾起一种对生命纯净的敬畏和爱。遗憾的是,我如此忠诚的读者,却为什么迟来了?被云雾遮蔽了双眼吗?被尘埃封锁了心灵吗?被蒺藜困住了双脚吗?但庆幸的是,终于赶上了与之相对相望的那个时刻。作家的神力是无穷的,每一个读者望着他的文字,如同望着他坦露着心灵站在面前是一样的。他的喜怒哀乐就在你与他文字的对视中,他生命的张力和心灵的指向就在你的极目之处,虽遥不可及,却又触手可摸。轻触之间,一片繁花!

所以,带着陌生读虹影。才知道,世界的痛,可以这样解读,用竭尽所能的汉字将记忆肢解、合拢,混搅着当前的认知与痛感,再肢解再合拢。《饥饿的女儿》在我看来,就是如此篇章,无时无刻不在的痛将你身心吸引,在忽明忽暗的时光过道里,欣赏一位当前享誉世界文坛的女作家,她成长的土壤、她蹒跚过的足迹,还有那位母亲——长江南岸的女人,苦难坚韧的一生,是如何在一位女儿心中终究有了一个丰满的位置。在《圣经》里,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个肋骨,女人依附于男人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生存的机能。而在虹影《饥饿的女儿》和续篇《好女儿花》里,这根肋骨不仅无比坚硬,而且柔韧,她不再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男人和儿女都成了她的肋骨,牵一发而动全身,她沉默、冷酷,有时偏执、无情,可拨开岁月迷雾,从虹影的文字里看到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在滔天巨浪里,母亲,如母亲般的女人,就是那只迎风劈斩的小船,船上载着她的肋骨,她随风飘摇,但不能倾翻,坚持摇向希望的彼岸。结尾处虹影如此说:“我终于把这本书写完了,我想告诉我的女儿,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外婆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大家是怎样过来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是怎样的,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她现在不一定懂,但她有一天会懂,当她成为母亲的时候她肯定懂。”虹影文字的特色是,简洁的不能再短的短语如同一把刻刀,刀刀深入人性和生命的隐秘处,放出血,解出毒。她为自己解毒,也为每个人解毒。在生命的旅程中,谁没有内心的痛楚和懦弱,或者是无知,或者是淤积的爱恨。她用文字来释然了:“只有写完这本书,才不会继续迷失自己,并找到答案”。而我们,用什么来释然内心淤积的泥沼呢?

所以,带着疑问读龙应台。不是因为她犀利的笔锋切中时空要害的痛快,不是因为她敏锐的思维如电束般澄亮人性的清澈。而是“我的手指在寻找答案,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这样深情而又本然的拷问。带着对一位担当文化责任又是一位母亲的人的好奇和审视,读《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这是动物自古至今的世界里唯一毋庸置疑的相似,母亲的情感,龙应台无一例外。但她或许也是位与众不同的母亲,因为:“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这是矛盾的,是纠结的,是挣扎的。但它终就是协和的。她说:“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于是,从母亲的角度读龙应台的“喜悦和痛苦”,你会更深深地感到,“生养”的功绩,大过她一切文化责任的承担。如何去描述她心中的纤细和柔情,唯有她自己的心语可能力量更为丰沛:“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的幼小却只有一次。”“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地看着我爬行吧?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而又因为她有不同于一般母亲的睿智和思想,她又是不同的:“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她不要自己“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于是有了《亲爱的安德烈》,极尽智慧与心思搭建了一座无形却又无比坚固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上,他们对望,他们触摸,他们理性而又感性,直至生命的拷问。这不是哪一位母亲都能与他十八岁的儿子可以做到的,这种独特方式的过程中所散发出的气息,却让很多母亲和儿子内心深深触动、深深反思。

于是,想,荒芜了,便去读书,在一个不同于自己的世界里感受生命的悦动,听花开看雨落,触摸爱!有时,还会莫名想到苏轼的那首诗“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

[1]

作者简介

洪忠佩:江西婺源人,鲁迅文学院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