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床上的日子(姜开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在病床上的日子》是中国当代作家姜开荣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在病床上的日子
我的腰病ー直不好,眼看到1968年年底到了,几乎没什么变化。我疼大劲了,就吃点激素顶一顶,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扶着床哆哆嗦嗦地站上几分钟就算不错了。1969年元旦来临之际,哥哥回来了,他见我左腿肌肉已经萎缩,瘦得皮包骨了。于是说,还是去齐齐哈尔中心医院看看吧!就这样,我抱着一线希望,坐火车去了齐齐哈尔。
在“齐市陆军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胸腰椎外伤,关节腔狭窄,与摔伤有关;我在齐市铁路中心医院找到了于晓瑞,他老家在安达,与我家有点亲属关系,在他的帮助下,又找到了外科谢主任。谢主任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每周只有ー天出诊,其它时间在劳动改造,经他确诊:我的小关节肿胀发红、发热,胸椎11、12节,腰椎1、2节间隙变窄,关节腔狭窄,是典型的类风湿,他建议实行“针刺”疗法。当哥哥问他什么时候能治好时,他说:类风湿病因不祥,没有特效治疗办法,目前被世界医疗界公认为不死的癌症。至于什么时候能治好,他也说不好,总之,要做好长期医治的心理准备。
就这样,我住进了哥哥的单身宿舍,通过药物和每天坚持去中心医院针刺疗法,大约过了ニ十几天,“针刺”疗法收到了效果,我的身体比来的时候好多了。我从齐市返回安达之后,母亲和大姐见我有好转,都很高兴。可是好景不长,回来还不到一个月,病情又有反复。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要到了,人们都在按照惯例忙碌着。我却与正常的人不同,内心想着,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病乱投医,偏方用了不少,花了不少钱,可是为什么还不好呀!难道我就这么倒霉吗?就不能出现奇迹吗?可是现实告诉我,这病正如谢主任说得那样,是不死的癌症啊!大姐对我特别关心,为了增强我的体质,每做点好吃的,总是分成五份,四个孩子和我一人一份。最小的外甥当时只有七八岁,有的时候东西少,他难免想多吃一点,可是每到这时,大姐总是告诉他,你老舅的那份不许动的!
每当我听到这话时,泪水只能往肚子里咽,当大家走开时,我便对小外甥说,老舅不想吃这东西,还是你吃吧!小外甥虽然年龄小,但却很懂事,他总是说:老舅,我的那份已经吃完了,你还是自己吃吧!你的身体不好,多吃点会好得快点儿。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每每回想起来,我总是觉得对不起大姐和孩子们,没有他们的关照,可能就没有我的今天了。
春节前几天,大姐夫回来了,看到我的情况便对大姐说:孩子老舅的病不吃点营养品也不行,还是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吧!于是大姐夫亲自下厨,做了许多好吃东西,由于春节期间饮食好,我真的胖了。大姐看我这样,就说:看来弟弟的病还是要从改善伙食做起……
大姐及全家越是对我好,我的压力越大,那些日子我反来覆去的想,我是ー个身患重病无法治愈的人,每天就这样活着,麻烦全家人,是不是太自私了,我是不是应刻早点离开他们,以便减轻他们的负担。可是又一想,如果我真死了,母亲会难过,家里人会悲痛的,我这样做是否是懦夫行为呀?能对得起家人和母亲吗?我的矛盾心里整整斗争了半个多月,最后还是活下去的念头占了上风……[1]
作者简介
姜开荣,化学分析高级工程师,自幼酷爱绘画,曾先后获得庆祝建国50周年,黑龙江省化工系统《职工才艺展》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