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母誕辰主教座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母誕辰主教座堂,或稱澳門主教座堂(葡萄牙語:Sé Catedral、Igreja da Sé),坊間俗稱大堂,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澳門大堂前地,建築於1576年以前,其建築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

名字典故

由於昔日華人稱教堂為廟,故曾名大廟,其前地亦即「大廟頂」。由於其位於一小斜坡上並面對南灣,故舊時婦女常眺望盼出海的夫君歸來,又名望人寺[1]。但現在南灣因填海造地的關係,在大堂已看不到海岸了。望人寺的名稱已不為人所熟悉了。現在大門朝北,但最早的大門朝西南,剛好面對龍嵩街北面的盡頭。

堂區服務範圍

主教座堂服務的範圍是澳門半島面積第二大的堂區,包括大堂區的新馬路、南灣和外港碼頭。

堂區歷史

主教座堂歷史悠久。始建於1576年以前,本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築,經過多年的風雨剝蝕,殘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眾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規模,乃奠於此。1850年2月14日,由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馬達主持初祀典禮。1874年的甲戌風災,大堂頂部的原有的兩個拱頂被颱風所毀,一直沒有修復而形成今天的平頂設計。1937年,主教座堂再次改建為三合土建築,耗資十萬零九千元,成為今日壯麗堂皇的外觀。

建築風格

主教座堂主體為一層,坡屋頂,木屋架;鐘樓部分為三層,平屋頂。

教堂立面對稱,為典型的古典式構圖,牆面用壁柱劃分,是經過簡化處理後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外牆正面用石材,兩側用水刷石粉面,立面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立面頂高約12米,兩旁鐘樓為三層,高約13米,中間依然是三段式的構圖模式,三扇門、三扇窗和三角形山花,以橫線條為主。教堂的大鐘是英國製造的,為紀念葡王伯多祿五世榮登王位。

教堂主殿為矩形平面,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耳堂和一個祈禱室,其中最古老的耳堂採用木拱頂,供奉貞節聖母。主祭壇空間深遠,設計簡單,僅僅以彩色玻璃窗為背景,因為祭壇下面掩埋着16和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遺骨,為教堂帶來無限的榮光。室內裝飾基本上都是1937年重建時的古典建築細部與線腳,天花為平頂,兩側牆上有高窗,室內裝飾簡潔,表現了新古典手法。教堂入口處的木製葡國屏風、教堂內部的聖像以及彩色玻璃窗都是有價值的歷史文物。教堂內部色彩以淡綠色為主。從寬敞的中廳、祈禱室、主祭壇可以領略到主教座堂的氣派。

主教座堂後期是指主體側邊的鐘樓(鐘樓是用作提示之用的。例如將有重要彌撒、大禮、瞻禮、婚禮就會響起鐘樓的鐘;最近的一次所響起的特別鐘聲是追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2],分別在2005年4月6日的教區追悼日早上9時、下午1時及傍晚6時,響起的「哀鍾」約有一分鐘。)

視頻

聖母誕辰主教座堂 相關視頻

澳門世遺:神聖主教座堂壯麗堂皇
澳門主教座堂,本澳總督舉行就職禮的重要地方,來這看看

參考文獻

  1. 屬於自己的澳門記憶,騰訊網,2018-02-21
  2. 羅馬教皇若望·保祿二世逝世,趣歷史,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