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导致绝经。人工绝经是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单独切除子宫而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者,不作为人工绝经。 [1]
别 称 | 英文名称 | 就诊科室 |
更年期综合征 |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 妇产科 |
多发群体 | 常见病因 | 常见症状 |
45~55岁女性 | 由于生理性、病理性或手术引起卵巢功能衰竭 | 潮热、潮红、出汗,月经变化,经血少或出血 |
目录
病因
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女性全身有400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神经递质
下丘脑神经递质阿片肽(EOP)、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与潮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5羟色胺(5-HT)对内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调节功能。
遗传因素
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文化水平、职业、社会人际、家庭背景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2]
临床表现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血管舒缩症状
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3]
诊断
病史
依据临床表现及绝经前后时间。
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对复诊3个月未行妇科检查者,必须进行复查。
实验室检查
激素水平的测定。
鉴别诊断
妇女在围绝经期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必须除外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还应与神经衰弱、甲亢等鉴别。 [4]
治疗
精神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辅助使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药物,如谷维素、地西泮(安定)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1)科学地安排生活 保持生活规律化,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少食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饮食无节,忌烟酒。为预防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
(2)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坚持劳动可以防止肌肉、组织、关节发生“废用性萎缩”现象。不间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科学文化新知识,使心胸开阔,防止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
(3)充实生活内容 如旅游、烹饪、种花、编织、跳舞等,以获得集体生活的友爱,精神上有所寄托。
(4)注意性格的陶冶 更年期易出现急躁、焦虑、抑郁、好激动等情绪,要善于克制,并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善用宽容和忍耐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以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状态,有利于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疗法(HRT)
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引起,HRT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临床医疗措施,科学、合理、规范的用药并定期监测,HRT的有益作用将超过其潜在的害处。
(1)HRT临床应用指南 根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治疗原则执行。
(2)药物种类和制剂 ①雌激素 天然甾体类雌激素制剂如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雌三醇、雌酮;部分合成雌激素如炔雌醇、炔雌醇三甲醚;合成雌激素如尼尔雌醇。②孕激素 对抗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有3类: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如炔诺酮)、17-羟孕酮衍生物(如甲羟孕酮)、天然孕酮(如微粉化黄体酮)。③雌、孕、雄激素复方药物 替勃龙进入体内的分解产物具有孕激素、雄激素和弱的雌激素活性,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
(3)用药途径 有口服给药、阴道给药、皮肤给药,可依据病情及病人意愿选用。
(4)常用方案 ①连续序贯法 ②周期序贯法 ③连续联合治疗 ④单一雌激素治疗 ⑤单一孕激素治疗 ⑥加用雄激素治疗 。
(5)HRT的最佳剂量 为临床效应的最低有效量,能达到治疗目的,阻止子宫内膜增生,血中E2含量为绝经前卵泡早期水平。
(6)用药时间 ①短期用药 持续HRT5年以内,称为短期用药。②长期用药 用于防治骨质疏松,至少持续3~5年以上。
(7)副作用及危险性 子宫出血、性激素副作用、孕激素的副作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
防治骨质疏松可选用以下非激素类药物
(1)钙剂 作为各种药物治疗的辅助或基础用药。 (2)维生素D 适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缺少户外活动者,每天口服400~500U,与钙剂合用有利于钙的完全吸收。 (3)降钙素 是作用很强的骨吸收抑制剂,用于骨质疏松症。有效制剂为鲑降钙素。 (4)双膦酸盐类 可抑制破骨细胞,有较强的抗骨吸收作用,用于骨质疏松症。常用氨基双膦酸盐。 [5]
视频
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参考来源
- 刘红,杨大男. 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6例临床观察. 《 上海针灸杂志 》 , 2007
- 陈家旭,万霞,胡立胜. 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分型的文献研究.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 2006
- 何金森,廖建钦,安晓英等. 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应分析. 《 上海针灸杂志 》 , 2005
- 秦正玉,胡玲,夏晓红,李梦等. 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 针刺研究 》 , 年
- 史玉梅,谈勇,夏桂成. 夏桂成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举隅.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 2005
文献来源
- ↑ 是什么围绝经期综合征快速问医生
-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快速问医生
-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快速问医生
- ↑ 围绝经期综合征怎样诊断名医在线
-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快速问医生
- ↑ 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爱奇艺视频
- ↑ 围绝经期综合征腾讯视频
- ↑ 围绝经期综合征优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