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文
郁離子以言忤於時,為用事者所惡,欲殺之。大臣有薦其賢者,惡之者畏其用,揚言毀諸庭,庭立者多和之。或問和之者曰:「若識其人乎?」曰:「弗識,而皆聞之矣。」或以告郁離子,郁離子笑曰:「女幾之山,乾鵲所巢,有虎出於朴簌,鵲集而噪之。鴝鵒聞之,亦集而噪。鵯鶋見而問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鵲曰:『是嘯而生風,吾畏其顛吾巢,故噪而去之。』問於鴝鵒,鴝鵒無以對。鵯鶋笑曰:『鵲之巢木末也,畏風故忌虎,爾穴居者也,何以噪為?』」
譯文
郁離子因言語觸犯了當時的世俗,被當權的人所憎惡,想要殺害他。大臣中有人薦舉郁離子賢能,憎惡他的人害怕他被重用,便在朝廷中傳播他的壞話,滿朝的大臣大多隨聲附和。有人問那些隨聲附和的人說:「你們認識那人嗎?」回答說:「不認識,而都是聽人說的。」有人把這些話告訴了郁離子,郁離子笑了笑說:「女幾山上,是喜鵲築巢的地方,有老虎從朴樹叢中呼嘯而出,喜鵲群集而咶噪。八哥聽見叫聲,也應聲附和,群集而咶噪。寒鴉聽了就問喜鵲說:『老虎是在地上行的,它和你們有什麼相干,你們卻對它咶噪呢?』喜鵲說:『因為它呼嘯能生風,我擔心它顛毀了我的巢,所以咶噪好讓它快點離去。』又問八哥鳥,八哥鳥無言對答。寒鴉笑了笑說:『喜鵲在樹梢上築巢,害怕吹風草動,所以懼怕老虎出來;而你們居住在洞穴里,為什麼也應聲咶噪呢?』」
寓意
喜鵲噪虎,八哥應聲。喜鵲是妒賢害能者,八哥是瞎起鬨的應聲蟲。喜鵲噪虎,因虎嘯生風,怕危及自身,雖嫉賢妒能,倒也緣於利害。而八哥噪虎,不問緣由,純屬隨聲附和。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應聲蟲在世上雖不足成事,卻敗事有餘。故而人們應有自己的主見,道聽途說,不足為信。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要警惕那些依附於權勢、不辨是非、隨聲附和的應聲蟲。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似《莊子》的語言風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