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嘎仙洞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嘎仙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千米山谷之中,地处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是建立北魏王朝鲜卑族的祖先石室旧墟 ,是拓跋氏的发祥地之一 。[1]

嘎仙洞遗址在一道高达百余米的花岗岩峭壁上,离平地25米,地表海拔高度为495米,所在山峰的相对高度为120米,洞口略呈三角形。嘎仙洞遗址发现了石刻祝文,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铜器、铁器、玉器等。嘎仙洞遗址摩崖祝文铭刻的发现,对鲜卑民族起源、中国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1988年1月13日,嘎仙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太武帝拓跋焘到嘎仙洞祭祖时,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在嘎仙洞内开凿而成石窟寺,并在嘎仙洞西侧石壁上刻下祝文。

1980年7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及呼伦贝尔盟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遗址进行第四次考古调查时,在遗址内发现石刻祝文。

2006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遗址发现了石窟寺遗址、岩画长廊。

2015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遗址洞口东侧背北处,一块经人工打凿的扇面平面石壁上,发现魏书体镌刻的“故、多、开疆、焘、谒、官、皇天、貌、增、四、汗曰”14个字。

研究价值

嘎仙洞遗址摩崖祝文铭刻的发现,为嘎仙洞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提供了原始档案 ,佐证了嘎仙洞是鲜卑人旧墟石室、祖庭,对鲜卑民族起源、东北亚人类学、中国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嘎仙洞遗址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出土遗物代表了拓跋鲜卑先民畜牧迁徙、射猎为业的事实,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遗址特点

嘎仙洞遗址为天然大型山洞,洞口在半山腰峭壁之上,距地表25米,背山面水朝洞口向西南,洞内南北长120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高20余米 ,呈三角形,洞口宽20米,高12米,依次可分为前厅、大厅、高厅、后厅四部分,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中部放置一块约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撑。洞内主洞侧壁光滑,自然形成,后三分之一是人工开凿的,人工开凿的空间长40米、宽8至13米、高约8至12米是鲜卑人计划建一座石窟寺,工程没有全部完成。

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文物遗存

综述

嘎仙洞遗址发现了石刻祝文,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铜器、铁器、玉器,以及发现了三鹿纹金带饰、金耳环等。嘎仙洞遗址出土的陶器以陶罐为主,属于战国时期,大多为手工制造的黑褐色夹砂粗陶,少数为轮制细泥灰陶,陶片上多带有印纹,还发现了一个盛满谷物的陶罐;嘎仙洞遗址出土的石器,可上溯至中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有石镞、石矛、刮削器;嘎仙洞遗址出土的骨器有骨镞、骨刀、骨鱼鳔、钻孔骨板、狩猎图相骨纹板、弓弭、箭头;嘎仙洞遗址出土的木器有木勺、桦树皮筒、桦皮弓袋、箭囊;嘎仙洞遗址出土的铜器有铜釜、鹿纹铜带饰、四乳四神规矩镜残片;嘎仙洞遗址出土的铁器有一把铁刀,被认为是李敞刻祝文之工具;嘎仙洞遗址出土的玉器装饰品有用琥珀、玛瑙、绿松石及水晶制成的珠饰、玉环 。

石刻祝文

嘎仙洞遗址摩崖石刻祝文,位于嘎仙洞入洞前厅西侧15米的石壁上,通高90厘米,宽120厘米,共19行,竖行,每行12字至16字不等,全文201个字,属汉字魏书体,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

石刻祝文全文:“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揃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东作帅使念凿。”

原文翻译如下

这篇祝文是以北魏皇帝的口吻来对他的祖先歌功颂德的,并祈求祖先保佑。石刻祝文大意如下:

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傅雀带来马、牛、羊祭。

自最初始以来,皇天之神保佑我拓跋皇帝祖先居住在嘎仙洞这一带,经历了悠久岁月,又走出大兴安岭森林,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继而到漠南、黄河流域,扫平群雄,定鼎中原,祖先创造的福分流传给后代,延续到我拓跋焘本人。

本朝提倡道教,崇尚玄学,增建庙堂,打到凶丑的敌人,威力达到四面八方,听到乌洛侯国来朝贡的使者说,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就在这里,引起我对先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因为我们今天的兴旺发达,正是起自先祖的恩德,一年一年的传下来,所以回来感谢先祖给我们的福禄,并且保佑子子孙孙永远享受,献上祭品。请天神、地神、先皇先后享用吧!

保护措施

1986年,嘎仙洞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嘎仙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关于呈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遗址危岩体加固设计方案〉并请批复的请示》(内文物发〔2011〕227号)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要求在确保遗址周边岩体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干预,合理布置工作量,尽量减少锚固范围。

历史文化

鲜卑由来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最初活动在以嘎仙洞(嘎仙洞遗址)为中心的大兴安岭山地之中。鲜卑为古蒙古语,本义森林之意。大鲜卑山就是有森林的大山,即呼伦贝尔境内的大兴安岭。《魏书·序纪》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璞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术纪契而已,世世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

南迁大泽

东汉时期(1世纪),拓跋鲜卑发源于大鲜卑山(大兴安岭北段)原始森林地带,为鲜卑南迁大泽(呼伦湖)地区后,与匈奴余众在草原各地错居杂处和相互婚媾所生的新生代。《魏书·序纪》载:鲜卑“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

二次南迁

在拓跋鲜卑迁至呼伦湖畔的第八位皇帝(160—170年)献帝邻,重组了原来7个异性酋长所统领的部落,自己亲统一部。7个兄弟各统一部,实现了“七分国人”的“鲜卑八部”的政治组织。拓跋氏由拓跋邻摄领,至太和十八年(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元氏。

祖庙石室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鲜卑人统一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有个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山中的小国乌洛侯,派使者千里迢迢来到北魏都城,进献赤貂皮等地方特产,同时对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说,大兴安岭深山中有一座大石庙(嘎仙洞遗址),就是大魏祖先们开凿的祖堂,保存完好,百姓常去祭祀祈祷,有求必应,十分神奇。听了这个消息后,勾起了太武帝拓跋焘对祖先的追思,立刻派人前往祭祀,还把祝文刻在祖庙中。据《魏书·礼志》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

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魏书》记载乌洛侯国时也提到这件事:“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嘎仙洞遗址摩崖祝文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

地理位置

嘎仙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千米、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 [5] ,海拔495米。[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