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嗜酸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嗜酸菌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嗜酸菌,是有益的肠内菌之一,市面上出售的嗜酸菌是以大豆、牛奶、酵母作为培养基所制成的生物制剂。经常摄取乳酸菌,可保持肠内清洁。它可以消除因肠内容物的腐败而引起的口臭(漱口水或口香喷液也除不掉),防止便秘和肠内产生气体。

乳糖、天然的碳水化合物、果胶、维生素C及食物纤维等都能促进肠内益菌的繁殖。这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不断供给任何形态的乳酸或乳糖,5天内这些益菌都会死亡。

基本信息

嗜酸微生物可以在极低的 pH 环境下生长 ,有些甚至可以生活在 pH 低于 0 的环境中。一般来说 ,将最适生长 pH <3 的微生物称为嗜酸微生物。

嗜酸菌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根据不同分类的标准可将嗜酸菌分为不同的类群 。以最适生长温度为标准 ,可将嗜酸菌分为中温菌 、中度嗜热菌和极度嗜热菌;若以碳源为标准 ,则可分为化能自养菌和化能异养菌。

化能自养菌

化能自养菌以 CO2 为碳源, 通过氧化亚铁、元素硫及还原硫化合物获得能量 。

亚铁 4Fe2 ++O2 +4H+→4Fe3 ++2H2O

元素硫 S +H2O +1 .5O2→H2SO4

黄铁矿 2FeS2 +7 .5O2 +H2O→H2SO4 +Fe2(SO4)3

还原硫化合物 S2O32-+2O2 +H2O→2H++2SO42-

许多酸性环境中溶解性有机碳的浓度非常低(<20 mg/ L), 所以营养非常贫乏 。在那些没有阳光照射的酸性生态系统中, 基本的生产就是通过化能自养嗜酸菌获得的 。化能自养嗜酸菌是嗜酸微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因为它们与生产应用关系最为密切 ,人们经过详细研究和有经济价值的嗜酸菌绝大多数为化能自养菌, 例如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铁氧化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等。

化能异养菌

化能异养嗜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也较为广泛,可以从许多酸性环境中分离出来 。许多异养嗜酸菌和自养菌伴生 , 以自养菌的细胞代谢产物和死亡的菌体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代谢 。还有一些异养嗜酸菌可以通过氧化还原铁来获得能量

, 例如铁氧化细 菌“ Ferromicrobium acidophilus ” 可 以 通 过 氧 化 铁 来 支 持 生 长,Acidiphilium 属的许多菌株则可以 Fe3 +作为电子受体 。许多嗜酸古菌是专性异养菌 , 例如常见Sulfolobus acidocaldarius 。还有 Picrophilus 属已确认的 2 个种, 它们的最适 pH 为 0 .7 , 是已经报道最适生长 pH 最低的嗜酸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