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香如故(杜秀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唯有香如故》是中國當代作家杜秀香的散文。
作品欣賞
唯有香如故
「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是南宋詩人陸游詠梅的詩,也是一部文以載道,香以明志的紀錄片。五位古人的故事,五種香料的傳奇。茨威格說:「那些乾癟的寥寥幾句的史傳,難以讓人想象到她往日的命運跌宕起伏、激情如潮,就像一朵被壓幹了的花朵,難以使人體驗到那早已消失的芳香馥郁的春天。」 閉關重出的導演沈永鵬,一部《唯有香如故》,一集《雨霖鈴》,讓我們看到了公元756年,那個歷史褶皺深處,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的夏天。
香料,故事。有時香料不僅僅是香料,它還是選擇,是正道。故事也不僅僅是故事,它更是衡量,是人心。
馬嵬驛,在公元756年的夏天之前,它只是大唐朝廷幾千個驛站中的一個。一次出逃,一場兵變,一縷香魂,它永載史冊,成為歷史坐標,也成為千百年來無數傳說的起點。那年夏天,因為安史之亂,因為潼關失守,締造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毅然拋棄了帝國的都城長安,拋棄了長安城裡的百姓和百官,拋棄了他輝煌一世的英名,倉惶西行,幸蜀。史載,玄宗行至馬嵬驛,士兵譁變,殺死了宰相楊國忠和他的兒子,殺死了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殺死了御史大夫崔方進。進而要求殺死楊貴妃。群情洶洶,如何選擇?忍痛割愛還是同生共死?「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白居易的《長恨歌》告訴了我們玄宗的選擇。由此,馬嵬驛三個字,深深刻進歷史,力透紙背。當然,它承載的不止是一場兵變,一次選擇,還是一個王朝的拐點。
馬嵬驛之變,唐玄宗是主角,楊貴妃是主角,甚至奉命縊殺楊貴妃的高力士都成為不可忽略的角色。可明明有一個身影隱身在歷史之後,隱身在兵變之後,他才是故事的主演,太子李亨。
自古,太子就是一份高風險的職業。他們被定為帝國的接班人,被稱作儲君,是天下離着皇權最近之人,幾乎只有一步之遙。可這一步,其實遠隔山海。他們漸漸老去的父皇日防夜防,怕他們逼宮。他們野心勃勃的兄弟千算萬算,要取而代之。他們身邊的大臣各自依附,各懷鬼胎。太子李亨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宰相李林甫屢興大獄,幾次陷害,意圖更儲。楊國忠繼任宰相後與李亨更是勢同水火。為自保,李亨相繼與太子妃韋氏、良娣杜氏離婚,幾次舍卒保車,自斷臂膀,好在有玄宗明里暗裡的維護,才勉強坐穩太子之位。當然,玄宗的維護不過是讓他牽制李林甫一家獨大。君王之道,帝王心術,統治大唐幾十年的玄宗深諳其昧。馬嵬驛,已經46歲的太子,在動亂中看到了某種希望。史載,兵變之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向太子匯報了誅殺楊國忠的計劃。太子沒有明確表態。當然,不反對就是贊成。馬嵬驛之變的一地血腥中,楊貴妃,只不過是太子要挾玄宗讓位的籌碼。試問一個讓出皇位的太上皇,他的妃子還能有多少威脅呢?士兵們喧譁着要殺死貴妃的理由也不外乎是他們殺了楊國忠,而楊貴妃還在皇帝左右,令他們深覺不安。
太子賭輸了。他低估了玄宗的君王意氣。愛情與政治,江山和美人,從來不是選擇,而是衡量過後的人心。唐玄宗捨棄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捨棄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寵愛;捨棄了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絕世佳人。他選擇了皇位。世人都說因為唐玄宗寵幸楊貴妃,才有了大唐的安史之亂,她是禍國的紅顏禍水。回望歷史,回望大唐,真的是她傾了盛世的天下,傾了長安之城嗎?玄宗晚年,怠於政事,耽於享樂,任用李林甫為相專政十九年;寵幸安祿山,不斷的加封和賞賜,親手餵大了這個低賤胡奴的野心。彼時,盛世的華麗衣袍下,爬滿了藩鎮割據、宦官亂政、朝臣專權的虱子。這一切和那個深宮裡一心愛着李隆基的楊玉環有多少關係?她是大唐的貴妃,卻不是武則天,沒有殺伐決斷的政治手腕和野心,她所求的不過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就算李隆基已經決定犧牲她換得一時苟安,她也只是悽然一笑說:「願皇上保重,臣妾有負國恩,雖死無恨。」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一首《訣別詩》卓文君等到了司馬相如的回頭,楊貴妃卻沒有等到長生殿裡玄宗許下的一生一世。易中天教授曾說:「中國的男人沒用,女人有用。戰敗了和親,用女人;亡國了,怨女人。」楊貴妃,不過是大唐盛世最好的點綴,是一朵開在繁華之上的灼灼牡丹。最終,她又被迫為夭亡的盛世殉了葬。
兵變之後,李亨又導演了一幕「父老遮留」的戲碼。百姓的挽留,民眾的呼聲,讓玄宗不得不留下太子安撫百姓,他繼續西行。玄宗沒想到,他一轉身,不止是和兒子就此分道揚鑣,屬於他的時代也就此黯然收場。僅僅一個月後,太子李亨在靈武「遵馬嵬之命,即皇帝位」,史稱唐肅宗。歷史新的一頁悄然掀開了。可笑的是,肅宗登基三天後,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退位」的玄宗發布詔令,任命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奉命討伐叛軍。一時之間,天下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聽哪個皇帝的詔令。一個月後,當玄宗終於得知太子已經在靈武即位時,他沒有讓內心的意外和震驚流露在臉上,作為一個在位幾十年的老皇帝,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知道,他的政治資本已經轉移到太子身上了,太子號召天下收復唐室的威望早已壓倒了他西行入蜀的逃避。玄宗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一個皇帝到太上皇的轉變,下詔傳位給太子。不知彼時彼刻他有沒有想起被他捨棄的楊貴妃?會不會心生悔意?
《唯有香如故》告訴我們,馬嵬兵變第二年,肅宗李亨平定叛亂,收復長安,恭迎玄宗北還。路遇戚雨瀝瀝,夜聞雨打檐鈴,帝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悔恨嗎?應該是吧。雨霖鈴,由此成為詞牌名。回到長安宮中,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楊貴妃留給玄宗的除了記憶,就只剩下錦被上那若有似無的瑞龍腦香。玄宗不明白,世上名香無數,貴妃何以獨獨喜歡聞起來有寒涼之氣的瑞龍腦香。公元759年的一天,一位故人,樂師賀懷智入了宮。雨霖鈴曲的琵琶聲聲里,賀懷智說在嶺南之南,最炎熱的婆利國,長有一種參天大樹。大樹腹中生有如冰香料,就是瑞龍腦香。最炎熱之地生出最好的冰片,冰片卻又必須在熏燒中還原出它的冷香。這就是「炎涼」。他說貴妃之所以喜歡此香,是要在富貴之地體會炎涼。玄宗沉默,他何曾真正了解過貴妃,了解過那個女人的內心。賀懷智還告訴玄宗,他反覆彈唱《雨霖鈴曲》,從中聽出了悔恨之意。玄宗大怒,抱着必死之心前來的賀懷智並不畏懼,他無情戳破了玄宗當年為自保的藉口,直言他是自私。他明明知道讓位給太子便可留住貴妃,可十六年的相守終究抵不過五十年的君王意氣。令人奇怪的是,玄宗並沒殺掉這個說出真相,戳破謊言的樂師。
幾天後,高力士帶人來到了馬嵬驛,打開了楊貴妃的墓。不,不是墓,她被埋葬的時候沒有墓地,沒有棺槨,只有黃土。她的風華絕代,她的雍容華貴,她的國色天香,她的傾國傾城,在時間裡都歸了塵土。高力士帶回的只有貴妃曾經用過的香囊,它竟完好如初。
瑞龍腦香因為是冰片,熏燒過後連一絲香灰都不會留下,像極了喜愛它的楊貴妃。她消失在了馬嵬驛,留給玄宗和歷史的只有一個香囊,一縷冷香。 [1]
作者簡介
杜秀香,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濟陽區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