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喚魚池畔喚東坡(異鄉的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喚魚池畔喚東坡》中國當代作家異鄉的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喚魚池畔喚東坡

早就聽說四川眉山市青神縣有個喚魚池,每當有人在池邊擊掌,魚兒就從岩下慢悠悠地游出來嬉戲,成為一道有趣的奇觀。池中喚魚暫且不說,此池還是北宋詩人蘇東坡與妻子王弗的初戀之地,民間更有「喚魚聯咽」的佳話。上個月,我來到青神,有幸參觀了這人間少有的奇觀。

五月的青神,早已成了人間勝景。綠的樹、紅的花,加之恰到好處的暖陽,使人心旌蕩漾,仿佛走進了人間天堂。行走在紅石板山路山,路旁林蔭蔽日,小河流水潺潺,空氣清新撲鼻,美麗的導遊邊走邊介紹,玉手一處處指給我們看,那裡是蘇東坡的居所,那裡是蘇東坡晨讀的地方,當走近一潭碧波綠水的池子前時,導遊小姐停下腳步,笑着對我們說,這就是喚魚池了。放眼望去,池邊的岩壁上「喚魚池」三個字神韻別致,對書法稍懂一二的我一看便知是蘇東坡的手書。池邊蘇東坡與王弗的雕像,一站一坐,王弗那羞澀且欲言又止的神韻,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瑩剔透,像朝陽般明亮燦爛。

由於我們去的有些早,遊人甚少,依稀兩三個。為了一睹池中喚魚的奇觀,導遊示意我在池邊擊掌。擊掌聲落,果然從池中慢慢浮起幾條魚兒,在水中擺動着漂亮的曲線。心中甚奇,又擊,又從水中浮起幾條,於是不得不在心裡稱奇。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自宋代以來,喚魚池一直就很有名氣,關於「喚魚池」三字的由來,這裡還流傳着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慈姆岩下的這個深潭通錢塘江的龍王府,龍王有一女名小青。小青見此潭山光水色,景色怡人,便來此潭修煉。而蘇東坡每天晚上則在竹樓上寒窗苦讀,見東坡溫文儒雅,博學多才,人品高尚,很是仰慕,天長日久,小青按捺不住自己對他的愛慕之心,於每晚化作一美麗少女夜夜伴讀。每當夜深人靜時,竹樓上常常會傳出一陣陣歡聲笑語,久久迴蕩在這山岩之中,此情此景只盼綿綿無期,就這樣日復一日。有一天,小青又來了,但眉宇之間有憂鬱之情,東坡追問其原因後,小青道出了實情,她本是龍王之女,來此潭修煉,但期限已到,以後不能再見面了,若想見她,就來此潭拍手三下,青色小鯉魚就是她了,說完便消失了。留下東坡獨自黯然神傷,至此再也沒見到小青,此後,蘇東坡每來到潭邊拍手三下,總會看見一條青色的鯉魚向他游來,似乎在訴說着思念之情。

關於「喚魚池」的定名,民間流傳着有關蘇東坡與王弗聯姻的佳話。北宋年間,中岩山上有一座「中岩書院」,青神的宿儒鄉貢進士王方在書院主講,當時的蘇東坡風華正茂,遊學到中岩書院求學。諸生中,尤以蘇東坡品學兼優,才華出眾,深受王方的喜愛。由於他常在潭邊觀賞游魚,且拍手喚魚,魚兒以為常,一聽掌聲便浮水游躍。蘇軾想:這廂美好的地方,應該有個美好的池名,便向老師述說了意願。於是王方邀請了縣內外學識淵博人士商榷,召開了與池名投箋盛會,眾人題名都不中選。獨有蘇軾的投箋「喚魚池」堪稱風雅,王方正精心琢磨之際,愛女王弗也在家中投箋題名「喚魚池」,寫在紅紙貼兒上叫小丫環送到會場,王方看後情不自禁地說:「這簡直是與蘇軾不謀而合,韻成雙璧。」於是,王方囑蘇軾親筆摩岩書「喚魚池」三大字以為紀念。王方分外喜愛蘇軾,並將愛女王弗許配給蘇軾。對於這段千古佳話,清人蔡廷有詩讚道:「喚魚自昔慕坡公,古今雖殊興致同。我到池邊還拍手,風流未分讓髯公。」

1075年,王弗不幸病逝。傷心欲絕的蘇東坡於妻子逝世十後年寫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表達了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之情,並回到青神後,在喚魚池畔睹物思人,日日神傷。

而今,當地許多年輕的情侶在結婚時都會來到喚魚池旁,在蘇東坡與王弗的雕塑前許下誓言,相約白頭偕老,喚魚池已成了生死不變愛情的象徵。友人還在池邊喚魚,而我的思緒卻飛去了很遠,恍恍惚惚中,仿佛看見蘇東坡與王弗正從林蔭小道漫步而來。[1]

作者簡介

異鄉的雲,男,湖南懷化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