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台」,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教堂建於1900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曾經是整個東亞地區東正教的樞紐教堂,地位遠遠超過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 ,是哈爾濱最具代表的建築。

教堂的建立

1899年,沙皇俄國在哈爾濱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並決定修建俄羅斯東正教堂。

修建教堂的決定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並在聖彼得堡發布了哈爾濱東正教堂設計競賽的通知,最終選定了俄國教會著名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的設計方案,教堂的名稱以基督教聖徒聖尼古拉(希臘語:Άγιος Νικόλαος,字面意思為「人民的勝利」,約270年~343年)的名字命名。

1899年10月13日是俄國聖母節,聖·尼古拉教堂在這一天舉行了奠基儀式,但教堂在第二年春天的3月才正式開工建設。教堂建設工程由著名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著名畫家古爾希奇文克則完成了聖母像及教堂內部的大量壁畫。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耗資巨大。也正由於俄國人對教堂的重視,雖然教堂也因義和團圍攻哈爾濱而一度被迫停工,但教堂還是在1900年12月順利完工,耗時僅一年。紅軍街原名車站街,霍爾瓦特大街,1949年,為紀念蘇聯紅軍解放全東北而改稱為紅軍街。

聖·尼古拉教堂建成後,沙俄中東鐵路護路隊隨行的東正教神父亞力山大·茹拉夫斯基以主祭司身份來到教堂,主持教堂和哈爾濱的東正教事務。

建築風格

聖·尼古拉教堂全部採用木構架井幹式構成。教堂內部圍成巨大的穹頂空間,外部則運用俄羅斯民間木結構帳篷頂的傳統形式。由於教堂處於廣場中央,為使來自不同方向的人群都能得到良好的視覺效果,因而建築採用了近似於希臘十字的八角形布局。教堂東面明顯凸出而為聖壇,西面為主入口,南北兩側均略凸作為次入口。一個洋蔥頭形穹頂矗立在八角形帳篷頂端,中間與變細加長了的鼓座相聯結。

基督宗教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堂建築[1],在人類建築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這種教堂建築隨着基督宗教的歷史演進而不斷改變、更新,從而體現出不同的建築藝術風格。大體而言,教堂建築經歷了從最初的「地下教堂」和「宅第教堂」到「巴西里卡式」、「羅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斯拉夫式」、「文藝復興式」、「宗教改革式」、「巴羅克式」、「羅可可式」,以及「新哥特式」[2]等現代風格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