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卫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卫健
周卫健 原图链接
性别
出生 1953年03月
籍贯 河南南乐
民族 汉族

第四纪地质学家 女,1953年3月23日生于贵州贵阳,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1995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及宇宙成因核素在地球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古气候突变事件、10B环境示踪和14C年代学领域取得系统创新成果。首先报道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及其寒冷和降水增加的特点以及高低纬气候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历史相似型。创造性地利用黄土10Be定量重建地磁场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为解决中国黄土10Be示踪环境的难题做出关键贡献。创建了大样品-小样品-微量样品14C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当时考古和地质小样品测年难题。近年来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平台。曾获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科学院首届十佳女杰、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女科学家等。

简介

周卫健,女,汉族,1953年3月出生,河南省南乐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轮执副所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TWAS院士)。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常委,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SCI期刊Radiocarbon编委。

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陕西省第九、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委。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

第四纪地质学家 女,1953年3月23日生于贵州贵阳,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1995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及宇宙成因核素在地球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古气候突变事件、10B环境示踪和14C年代学领域取得系统创新成果。首先报道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及其寒冷和降水增加的特点以及高低纬气候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历史相似型。创造性地利用黄土10Be定量重建地磁场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为解决中国黄土10Be示踪环境的难题做出关键贡献。创建了大样品-小样品-微量样品14C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当时考古和地质小样品测年难题。近年来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平台。曾获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科学院首届十佳女杰、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女科学家等。

地质学博士

1973年,20岁的周卫健进入贵州大学英语系学习。通过对着镜子练嘴型、发声来练发音,查字典和阅读英文书籍学习词汇和句子;凭着不怕吃苦、刻苦努力的精神,周卫健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优秀的表现,使得周卫健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选中,担任外事翻译。在从事地球化学领域的科技外事工作中,她逐渐被研究所内浓厚的科研氛围所熏陶,对地球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她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系统学习了地理学课程。[2]

1987年,周卫健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实验技术,同时抓住机会,攻读地理系硕士学位课程。周卫健的成绩是班里第一名,澳大利亚的导师曾建议她硕博连读,但是考虑到研究室需要人手开展工作,她婉拒了硕博连读的邀请回到了西安。

为了进一步扩充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周卫健又产生了读博士的念头。1992年,她和众多学生一起,参加了西北大学地质系的统一博士生考试并顺利入学。她的博士毕业论文入选1999年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当年陕西省一共只有4篇论文入选。

学术成果

周卫健院士多年来一直从事第四纪科学与气候变化研究,其中对于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和新仙女木期气候变化研究在国际学术界赢得广泛赞誉。

大约78万年前,地球南北磁极曾经发生过颠倒。为了研究这一事件发生的年代,科学家们通过对海洋记录样品和中国黄土沉积物记录进行古地磁分析,发现两者所得出的布容——松山地磁转换界线(B-/M界线)记录不同步。针对这一问题,周院士和她的团队首次提出了把黄土10Be记录中的地磁场影响与气候影响分离开的思路和方法,通过10Be示踪明确了B/-M界线位于S7(第七层古土壤),与海洋记录的时间一致,解决了B/-M地磁极性倒转界线在黄土和海洋记录中不同步的科学难题,为建立中国黄土可靠年代标尺和古气候记录的全球对比研究作出了贡献。

在东亚古气候的新仙女木事件和末次冰消期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研究中,周卫健院士首先揭示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气候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指出其具有寒冷性质和季风降水增加的特点,并较早提出高纬气候相互作用对过去季风突变事件的影响机制。

培养学生能力

周卫健院士十分关注研究所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抓住机会吸引最优秀的海外人才来所工作,开辟新的学科方向。 “有时候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项目合作,一旦发现研究所发展急需的优秀海外人才,就抓住机会尽快把他们吸引回来。”

研究所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如何培养?周卫健院士有自己的方法。“进所里以后,学生首先要打杂。”她解释道:“什么活都要会做一点,多方面发展才好。”在学术教育上,周院士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之前写论文的时候也翻过很多别人写的论文,发现有不少都是罗列文献、总结式论文,自己的观点很少。这样不行。”通过参加研究所导师们的前沿性科学工作,让学生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为学生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从项目申请、样品采集、实验测试、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都让学生全程参与,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充分锻炼。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

参考来源

  1. [1] 93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2. [2] 科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