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剑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剑云
出生 1893年
安徽合肥
逝世   不详
国籍 中国
知名作品 《诱婚》

周剑云安徽合肥人。早年就读于尚贤堂及江南制造局兵工中学。曾任上海爱俪园藏书楼主任、新民图书馆编辑。1922 年与张石川郑正秋郑鹧鸪任矜苹发起创办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任董事兼经理、文牍主任、发行主任 、营业部长等职。

人物介绍

安徽合肥人。早年就读于尚贤堂及江南制造局兵工中学。曾任上海爱俪园藏书楼主任、新民图书馆编辑。1922 年与张石川、郑正秋、郑鹧鸪、任矜苹发起创办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任董事兼经理、文牍主任、发行主任 、营业部长等职。1928年发起并联合其他五个公司,组成六合影戏营业公司,为国产影片建成发行网,代理发 行百余部影片。1932年促成与左翼文艺工作者的合作,沟通中国共产党在电影界开展工作的渠道。1935年应邀 出席苏联国际电影节。1936年提出" 为时代服务"的方针,与共产党的电 影工作者实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明星公司毁于战火后,曾在金星影片公司任职。抗战胜利后参与组织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息影。六十年代末去世。[1]

演艺经历

周剑云,中国早期电影事业家。1893年出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中学未读完便辍学踏入社会。他从小喜欢京剧,还创作过小说,剧评。1922年,他与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发起组织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他曾任董事发行主任、经理、营业部长等职。"明星"是在中国电影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影片公司之一,从1922年3月成立到1937年停业,共拍摄了一百八十三部影片,培养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剪接、洗印、发行在内的一套人马,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片的变革,周剑云与张石川、郑正秋被称为"明星三足鼎",可见他在"明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周剑云主要负责经营发行方面的工作,几次力挽狂澜,挽救了"明星",推动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1928年,他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上海"、"华剧"、"友联"影片公司组成六合影片发行公司,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发行网,以提倡国产片为口号,代理发行一百余部影片,有力地抵制了粗制滥造影片的腐蚀。"一·二八"事变后,周剑云审时度势,请来阿英,夏衍,郑伯奇三位左翼电影工作者加入"明星",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此后,"明星"陆续拍摄出《狂流》、《春蚕》、《盐潮》、《姊妹花》等众多优秀影片,繁荣了中国电影事业。三十年代初,许多影片公司被迫关闭,"明星"再次面临困境。周剑云四处活动,运筹周旋,才使"明星"安然渡过这一难关。[2]

1929年12月5日,《电影月报》第八期载周剑云《我对于有声电影的意见》,认为,"有声电影虽然可以自领一军,另走一路,无声电影仍然可以分道扬镳,独立存在",他劝同行"不要听见有声电影害怕,只要负起原有的责任,把无声电影做好了,光明就在眼前了"。

有声电影出现之初,在国外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种新的技术的滥用曾遭到一些电影艺术家的贬斥。

1934年,他与郑伯奇组织了"明星复兴同志会",以发展民族电影业为已任,阻止外国资本对中国电影事业的经济侵略。

1935年2月到7月,他与胡蝶应邀代表明星公司出席了苏联国际电影展览会,参加了德国国际电影会议,并到巴黎等地进行考察,加强了欧洲各国与中国电影界的联系,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影响。

1936年"明星"又一次到了紧要关头,同年7月1日,公司进行了革新和改组,提出了"为时代服务"的制片方针,建立了明星一厂和明星二厂。袁牧之陈波儿赵丹白杨欧阳予倩等人的加入,增强了创作阵容,使"明星"焕然一新。先后出品了《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符合时代潮流的影片。周剑云的努力功不可没,他在危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表现出电影事业拓荒者的气魄、胆略和才干。

参与制作电影

诱婚 (1924) .... 编剧

孤儿救祖记 (1923) .... 解说

盲孤女 (1925) .... 解说

小朋友 (1925) .... 解说

上海一妇人 (1925) .... 解说

最后之良心 (1925) .... 解说

人物写真

视频

中国最牛的男演员 致敬

中国男演员李炳雷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