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三國時期的犀皮漆器,1984年出土於安徽馬鞍山市雨山東吳名將右軍師左大司馬朱然墓,現收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高2.4厘米,長9.6厘米,寬5.6厘米,圓口、平底,雙耳為半月形。杯口沿和杯耳鑲鎏金銅扣,耳杯胎體為皮胎,正面髹黑漆,背面紋飾以黑、紅、黃三色相間,表面光滑,形成的花紋自然流暢,如行雲流水,勻稱而富有變化。

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犀皮漆器實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

文物歷史

1984年, 出土於安徽馬鞍山市雨山東吳名將右軍師左大司馬朱然墓

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特徵

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高2.4厘米,長9.6厘米,寬5.6厘米,圓口、平底,雙耳為半月形。杯口沿和杯耳鑲鎏金銅扣,耳杯胎體為皮胎,正面髹黑漆,背面紋飾以黑、紅、黃三色相間,表面光滑,形成的花紋自然流暢,如行雲流水,勻稱而富有變化。

製作技巧

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漆色、紋飾的特點,表明它們是一種新的髹飾技法的產物,古時稱作犀皮漆器。據鑑定,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身屬「黑面中真地片雲斑犀皮」技法。犀皮漆器,是利用顏色和層次的變化,來達到仿佛是行雲流水的自然景色,它與人工設色的圖案或描繪的物象截然不同。明人黃成《髹飾錄》稱「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又有片諸斑,近有紅面者,以光滑為美。」他描繪的犀皮漆器,其特點是漆面光潔滑潤,不同漆色自然形成猶如片雲、圓花、松鱗一樣的花紋。可見犀皮漆器的表面是需要精心打磨的。這兩件耳杯的髹漆藝技法與上述黃氏所說十分吻合[2]。    

文物價值

犀皮漆作為中國傳統漆藝中最頂級且存世作品最少的裝飾技藝,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瑰寶。犀皮漆器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關於犀皮漆器產生的年代,以往認為是唐代或稍早的時候,這是因為在古代典籍中最早論及犀皮漆器的是晚唐的趙璘。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是迄今所發現的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的犀皮漆器實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它的發現使犀皮漆器出現的時間早於史料記載近600年。

視頻

吳皮胎犀皮河豚鎏金銅扣耳杯 相關視頻

《手藝--犀皮漆器》
中國旅遊犀皮漆器起源於中國,系徽州特色失傳的技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