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丈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丈蜀 (1919年 - 2006年5月15日) 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字恂子,别署荀芷汉族,出生于四川泸州。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侧重于古典诗词格律研究。

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湖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诗词学会会长、《荆楚文史》学刊主编、《书法报》社社长等。30年代在成都开始文学活动,40年代以书法知名。当过国文教员、秘书、编译及记者。曾先后在四川、上海、香港等地卖文鬻字。擅行书,所作萧疏劲逸、质朴率真,别具风貌。1951年从香港到武汉,担任出版社编辑。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至第四届展览及国际性展览,并在国内外200余种报刊和选本上发表。日本《书道艺术》1986年第四期曾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1987年应邀出席浙江绍兴举行的“中日兰亭书会”。已出版的书法专集和学术专著有:《吴丈蜀书法集》、《吴丈蜀书兰亭序》、《吴丈蜀书法辑》、《读诗常识》、《诗词曲格律讲话》、《绘图中国历史三字经》、《回春诗词抄》等;主编大型辞书《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1月公开声明退出书法界,引起世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1]。2006年5月15日凌晨4时,吴丈蜀因病在汉逝世,享年88岁。

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美术师”,可参看1987-2018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数据库》。

吴丈蜀

基本信息

本名: 吴丈蜀
字: 恂子
别名: 荀芷、芜茕、飘蓬、苟文、韦流、芜瞃、末流、西川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19年2月24日 出生地点: 四川泸州
逝世日期: 2006年5月15日 逝世地点: 湖北武汉
职业: 学者、诗人、书法家
曾任: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
代表作品: 《吴丈蜀书兰亭序》、《吴丈蜀书法集》、《吴丈蜀书法辑》等

人物图片

更多图片请点击:吴丈蜀图册

人物生平

出生乱世

吴丈蜀出生时值军阀混战时代,家道寒微。吴丈蜀有幸得到外祖母的关爱,口诵唐诗教他学念,不到一年,就能背出绝句五十多首。平时他喜欢拿起父亲的为人开处方的毛笔,在纸上像模像样的写写画画,父亲甚喜,便写成中楷字教他辩识,指导摹写。并告诉你:"写字一定要规规矩矩,字形要端正匀称,每一行笔都要有起有收不可草率。"吴丈蜀记住在写字"三要"的教诲,认认真真一笔一画照做,三四岁时便已识得和写成三千余字,这便是使他终身受益、日后成了书法的起点。嗣后他自己摸索,见到同学中有临写《郑文公》碑者,十分羡慕,但泸州难于见到碑帖出售。偶尔见到,也因家贫没有钱买。这时已经热爱上中国古典文字和汉字书法的他,便常去装裱铺、匾对铺、名寺、会馆等地方去看看匾对上的字,择其好者默记在于心,用手指在掌心画字,背临下来,再一次两次地加以熟记。这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已萌发了攻习快活支获得这门学识的强烈愿望。

顽强自学

吴丈蜀十一岁丧父,其母又不识字,难以谋生,此后就生活无着,随外漂泊。他的两个姐夫观其志、爱其行,分别资助他在泸州读初中,又去成都读商中。课余之暇,便到西御西街的两家旧书店看碑贴,揣摩碑贴的韵致和行笔方法,暗自摹写。书店伙计看到这个穷学生专心致志的"临贴",自学十分上劲,大受感动,不但任其翻看,还将店中珍藏的碑贴给他读。

高中尚未毕业,便因姐夫失业而经济来源断绝,吴丈蜀只得过早地踏进社会。这时便靠投稿和替人写信、撰稿以维持最低的生活。但不管自己境遇如何,从不肯放弃对文字与书法的狂热追求。24岁时任中学国文教员,从此开始了学术研讨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成都经友人介绍到灌县空军幼年学校教国文课。这是一所完全中学,有部分教师是从沦陷区流亡到四川来的大学教授。有同事发现吴丈蜀写字出手不凡而有功力,便买宣纸来请他写,而且求者日众。因此,他年方二十五便在灌县举办了个人的首次书法展览。受到了行家好评。此后,他便在成才以卖字为生,又举办第二次个人书展。

成名

抗战胜利后,先后辗转重庆、上海、香港,其间曾任秘书、编辑、新闻记者。吴丈蜀为谋生经重庆并顺流而下东到上海,在荣宝斋悬卖字。这期间书法家马公愚等人在《中国生活》杂志上介绍了他的书法艺术,辟有专版,介绍的作品是马公愚等在一次书法作品评选会上选出的。称赞他和书法艺术格调很高,由是吴丈蜀的名声不仅由四川走向全国,并开始远播到国外。

毅然回鄂

1951年从香港回到祖国内地,在武汉出版部门任文学编辑,并同时从事学术研究与写作。不久,吴丈蜀应邀去了香港,在宣传民主自由的《周末版》任职。由于经费困难,同仁挤在亭子间工作。“民主建国会”港九分会文凭委员王宽诚爱其字,惜其才,欲以厚薪、高位招入他所办的企业,吴丈蜀毫不动心,一侔全国解放,即毅然回到新中国的湖北武汉市。吴丈蜀在湖北人民出版社为读者编辑内容健康的读物,未尝稍懈,讵未料于一九五七年竟被划为“右派”,发配农场劳动。这时期他是什么农活都干,还养猪养牛,但得到监督者的评语只是:“干什么不像什么,你就是思想抵触!”吴丈蜀也自知他的“劳动"确实很不称职,但不管怎么改进依然如此。以后,再出去放牛,他索性就把这牲畜放到草地上去自由活动,自己则思考诗、词、书法。人自忖早年就盼望着共产党快来,曾投奔过延安,到了汉中,由于国民党军、警、特的拦截,自己贫病交加才折返四川的。他相信冰山总要消融、万物总必复苏,国运自会昌盛,他这块"料"也应该吃一碗笔杆子饭实现夙愿。因此,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他以沙土为笔,把大地作纸练字,闲来"书空"自娱,吟咏作乐,无怨无悔。世事洞明,精神反而充实得很。六十年代,他被分配在出版社的纸张仓库作勤杂工,扫地时就把仓库的抛弃的废纸拾起来裁成十六开大小稿纸成叠,从事写作。首先著成《读书常识》作第一册,在他"右派"改正后立即将此书稿交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到1957年初,前后不到6年,就出版了7种著作。正值他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的奋进时期,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迫辍笔22年。1978年恢复工作。

书法记事

时间 书法记事[4]
1980年 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开幕,吴丈蜀的作品入展。
1981年 5月6日至9日,吴丈蜀出席中国书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
1983年 2月20日至23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中国书协湖北分会正式成立。吴丈蜀为副主席。
1984年 9月1日,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开幕,吴丈蜀的作品入展。
1985年

4月22日,中国书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吴丈蜀当选为理事。
9月1日,国际书法展开幕,吴丈蜀的作品入展。

1986年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吴丈蜀为副主席。
1987年

4月8日,吴丈蜀应邀出席浙江绍兴举行的兰亭书会(中方21人,日方20人)。
9月,吴丈蜀任书法报社社长。
10月5日,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开幕,吴丈蜀的作品入展。
11月12日,湖北省书法大赛开幕,吴丈蜀任评委会主任。

1989年 2月15日至19日,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开幕,吴丈蜀的作品入展。
1990年 7月3日,吴丈蜀获湖北省首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1991年 6月20日,首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开幕,吴丈蜀任评委。
1993年 1月公开声明退出书法界,引起世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3年 1月4日,湖北省档案馆组织召开湖北省首届书画名家评审会。吴丈蜀被评为首批湖北书画名家之一。
2004年 4月20日,湖北省书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宜昌召开。吴丈蜀为名誉主席。
2006年 5月15日,吴丈蜀逝世,享年88岁。

个人作品

出版时间 作品 类别 出版社 备注
1955.08 《洪水淹不了人民的武汉》 长篇通讯 通俗读物出版社
1957.04 《快嘴新娘》 寓言故事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9.05 《买凤凰》 寓言故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11 《读诗常识》 文学理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1 《读谈常识》 文学理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一
1983.06 《词学概说》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诗词常识名家谈”丛书四种之一
1984.06 《诗词曲格律讲话》 文学理论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9月出版增订本,15万字
1985.12 《词牌汇释》 文学理论 江苏古籍出版社 收入《唐宋词大全》
1986.09 《诗词曲格律讲话》 文学理论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词律改革刍议》 文学理论 《广州师范学院学报》 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1987.02 《绘图中国历史三字经》 文学理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02 《词牌简介》 文学理论 江苏古籍出版社 收入《唐宋词鉴赏辞典》
1988.03 《吴丈蜀书法集》 书法集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8.04 《回春诗词抄》 诗词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05 《吴丈蜀书兰亭序》 书法集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88.09 《文艺轶事辞典》(书法部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10 《吴丈蜀书法辑》 书法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2.01 《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 文学理论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09 《中华历史三字经:五体字》 文学理论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05 《读古诗入门》 文学理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品风格

古典诗词研究

第一,以实事求是和辩证的观点从事诗词研究。 第二,以史统率,全面考察,探源寻流。 第三,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完美结合。 第四,学术研究与普及工作相结合。

书法研究特点

吴丈蜀创造了“古今无此体”的独家书艺,以拙寓巧,以朴寓华,似拙非拙,似朴非朴,富有神韵天趣而蕴含风神独绝之美。笔墨随心而天机随触,富于浑厚而灵秀,古拙而清隽,浑成而超逸的风致;灵机妙造而自然天成,似不求而成,不工而臻,达到似有意而无意,似无法而有法的淳美艺术境界,具有内在超越性而深得艺术哲学之精髓。这种风格与他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在他的一生中,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素养,认为"二分笔砚三分看,余事还须广读书","须冶千碑方创体,能藏万卷始言家","成家岂是临摹得,造诣全凭字外功",书法要博采众长而自出新意,要重视法度而又不囿于法度,强调字外功夫的锻炼和培育,认为书家不能为名利所缚而应执著追求书法本体。

学术研究特点

吴丈蜀非常注重把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术研究上,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侧重诗词格律系统研究,主编了《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共同主持完成了《楚风补校注》,并参撰《唐宋词大全》、《唐宋词鉴赏辞典》、《文艺轶事辞典》等多部辞书;在创作实践上,他的诗词多取材于深切的社会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底蕴,情感真挚而情调真淳,清新俊朗而雅淡自然,用律严谨,造语坦易,声调和悦,雅俗共赏。

人物成就

艺术全才

作为书法家,吴丈蜀出版了《吴丈蜀书兰亭序》、《吴丈蜀书法集》、《吴丈蜀书法辑》;作为资深学者,他的专著有《读诗常识》、《词学概说》、《诗词曲格律讲话》;作为知名诗人,他既研究诗词又创作诗词,发表作品2000余首,其代表作有《回春诗词抄》。

著书立说

1978年恢复工作以后,短短数年间便先后出版了《读诗常识》、《词学概说》、《诗词曲格律讲话》等著作,发表了《词律改革刍议》、《论唐代的边塞诗》等学术论文。与此同时,在诗词创作和书法艺术上也成果繁富,出版了词集《回春诗抄》、书法集《吴丈蜀书法集》、《吴丈蜀书兰亭序》、《吴丈蜀书法辑》。此外还有以通俗形式阐明学术观点的《中华历史三字经》。《中国当代诗词选》、《五四以来诗词选》、《当代中华诗词选》、《当代八百家诗词选》等诗词选集,都有吴丈蜀的诗词入选。

主持主编

除以上个人学术、创作成果外,作为研究员和学术带头人,吴丈蜀曾多年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研究室的研究工作,担作《楚风补校注》主编,该书卷帙浩繁,洋洋百余万言。另外还主编《中国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此书100多万字,由句及篇,全文注释,集近些年来所出同类书精华之大成。

人物评价

同多数书家不同,吴丈蜀没有经历由临帖到创作的系统研习过程,而只是“关照”各位古代大家的作品,吸取众长。他的这种学书方法在古今书家中都是少见的。吴丈蜀自己也坦言,他从来没有用笔临写过一天碑帖,不像其他书法家那样都有几十年的临池经验。

吴丈蜀学习书法以"读帖"为主,以自己过人的记忆力、深厚的学养以及宽广的胸襟,博观约取,食古而化,将其在汉魏六朝等历代碑帖中所得化为自己的笔墨语言。他的书法乍看平淡无奇,久看则韵味悠长,书风朴实凝重,含蕴深厚,疏淡娴雅,格高趣清,充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吴丈蜀一直注重书外功,他说古来文、墨并称,可见文字与书法的血缘关系。同时,他认为书法应无村俗之气,不做作,不雕琢,不剑拔弩张,也不四平八稳,无媚气,无媚骨,无火气,无霸气,无粗俗之气;人雅字自雅,人俗字自俗,人倔字自倔,如其他艺术一样: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书法亦然。而这也正是吴丈蜀在书法中所追求的一种归真返璞、天人合一的至妙之境。

李国瑜先生有评吴丈蜀先生的书法,云:“古劲苍远,神情冲淡,于厚重无板滞之迹于横肆间无拗戾之气。气韵风采,萧疏淡雅,洗尽铅华浓丽,远绝桀躁,故能迥拔于时下凡俗”;徐无闻先生称吴丈蜀书法“当代号称书法家者甚多,以文学家而兼书法家者少,兼之而又达到创新者更是寥寥可数。泸州吴荀芷先生正是寥寥者之一”。

评论文章

《千载两“兰亭”》 作者:鲁慕迅 《书法报》1988年6月29日

《略谈吴丈蜀先生的书道》(代序) 作者:鲁慕迅 1990年4月于京山

《文坛怪杰吴丈蜀——兼谈吴丈蜀先生和他的书法新作》 作者:白雉山 转自2001年第4期《人物》杂志

《老病之后再创新——和他的书法新作》 作者:罗湘浦 转自荆楚书法网

《“看”出来的书家——吴丈蜀》 转自《中国书画报》

《返朴得真记吴老》 作者:王跃龙 刊于《美术报》2006年7月22日

人物编入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 《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
《中国近现代人物别名词典》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当代诗词家大辞典》
《宋词大辞典》 《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三分册》 《二十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下篇 3》
《共和国书法大系·书家卷(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数据库》(1987-2018年最新)

以上来源:[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