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语文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后(汉语文字) |
后(拼音:hòu)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后和它的繁体字“后”原是两个不同的字。“后”本义指远古时代的君主或诸侯,后来专指君主之妻。“后”古字形用“幺”表示绳,“止”表示脚,合起来表示用绳子栓住脚,表现落后。引申指时间较晚的或次序上靠近末尾的。又引申指在反面的。
汉字简化时用“后”代替了“后”。由简体文本转换为繁体文本时,要分化为“后”与“后”。后稷、后羿、后妃、皇后、王后、太后等词中的“后”仍作后,不作后;而前后、先后的后要改作后。 [20] 后姓与後姓是不同的姓氏。
基本信息
中文名后拼 音hòu繁 体后(后面、后来)部 首𠂆、口 五 笔RGKD [1]仓 颉HMR [1]郑 码PDAJ [1]笔 顺撇、撇、横、竖、横折、横字 级一级(编号:0482) [4]平水韵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 [3]结 构合体字,半包围-左上包围结构总笔画2+4、3+3(部首+部首外)统一码U+540E [1]四角号码7226₁笔顺编号331251注音字母ㄏㄡˋ造字法后:会意字;后:会意字
商代甲骨文中有甲组图A、甲组图B的字形。这一字形学界一般解释为“司”。从20世纪60年代起,有一些学者提出甲骨文中的“司”和“后”是一个字。 [21] “司母戊鼎”也因此改名为“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改“司母戊鼎”为“后母戊鼎”给出的理由是:“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专家建议把‘司母戊’改为‘后母戊’。因为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所以‘司’和‘后’字形可以一样。根据铭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为祭祀其母亲而制的,如果定名为‘后母戊鼎’,意思上更接近‘商王之后’。” [28] 对此有的学者表示反对。通过分析商代甲骨文中甲组图A、甲组图B字的字形构造及本义,以及它们在卜辞中的用法得知:甲组图A和甲组图B都是“司”字,不是“后”字。甲组图A、甲组图B字形在卜辞中主要是作祭祀解,释“后”会使卜辞读不通。
相关商代铭文的“司”“后”之争,其根源可追溯到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许氏基于对“后”字的反转,即所谓“司”从反“后”,义为“臣司事于外者”。好像是以“后”为君号令于内,而以“司”为臣执事于外,两者内外关联,所以用构形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两个字予以表达。正是许慎的这些说解,就为司、后之争埋下了种子。 [23] 甲骨文“后”与“毓”同用,“毓”喻三等上古属匣,与“后”同音。“毓(或者后)”在甲骨文中写作甲组图C、D,很像母亲生子的样子:上部为一侧面的“人”形(有的为一“女”字),下面是一个头朝下的“子”字。王国维认为这就是母亲生孩子的情形,头朝下是正常的顺产。有的在倒“子”下还附有几个小点,以表示孩子出生时的羊水。所以妇女生子就是“后”的本义。
见于传世与出土资料,“后”字的出现均在春秋以后,如春秋晚期吴王光鉴之“虔敬乃后”、战国中山王兆域图之“王后”“哀后”等。出土所见战国简策中,后字已多有使用,传世战国时期成书的文献资料中,用作王妻之义的后字,已经替代了毓字。
“后”的本义既是“生育”“养育”,但是在先秦古籍中“后”多指“国君”。说起“养育”与“国君”之间的意义联系,还得追溯远古时代原始部落的生产、生活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民是用简陋的石器、木棍等生产工具与大自然抗争,以求生存发展的。在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的环境中求得生存是很不容易的,原始部落的人民都希望有贤明的人来领导大家发展繁衍人口。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天生民而立之君”。这一广泛的社会背景,使“后”字派生出“君主”“帝王”之义。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屈原《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后”由“君后”又引申指君主的正妻。例如《后汉书·郭皇后纪》:“后叔父梁,早终。”《隋书·李密传》:“欲规篡夺,污辱妃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