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菫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菫菜 学名:Viola formosana Hayata 菫菜科(Violaceae)菫菜属(Viola) 别名:台湾菫菜、台湾茶匙癀、茶匙癀、塔山菫菜、Tyabuzyazyai(排湾),是台湾特有种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走茎,节上生根并密生莲座状叶。叶阔心形至圆形,先端锐尖至圆或钝,圆齿缘,下表面灰绿色或紫绿色;叶柄长 1~10 公分;托叶披针形,先端具缘毛,两侧具缘毛或呈剪裂状,近离生。花紫色至近白色带暗条纹;萼片披针形;花瓣卵状楔形。果球形至椭圆形。[1]花单生,红色至紫红色,亦有淡紫色至白色,带有条纹。花瓣不整齐,后花瓣及侧花瓣卵形至卵状楔形,唇瓣(下位花瓣)最大,楔形。唇瓣特别长,明显长于侧瓣等其他花瓣,且其先端也明显内凹,这也是与其他菫菜不同之处。有距,距细长,圆柱形。花期通常在春季,但早开的植株在冬季就冒出花朵来。[2]
台湾菫菜的花瓣5枚,淡紫色至白色,基瓣及侧瓣均具有紫色或紫红色条纹。仔细贴近观察她的花心,侧瓣基部光滑,不具须毛。菫菜属的花儿通常都具有花距,台湾菫菜也不例外,它的花距较为细长。一般在判断菫菜属花距的“长”或“短”,主要是看她的花距往后延伸有无到达她的花梗处。如果花距的延伸超过或已甚为接近花梗者,则属于花距“长”,反之则为“短”,所以判断长短不用拿尺来量。[3]
草本,根茎短,叶直立或斜上升,粗壮,无茎,具走茎,节上生根并密生莲座状;根茎多少为肉质,先端有根及叶。叶皆为根生,丛生,阔心形至圆形,先端锐尖至圆或钝,有时为心状三角形,长 1~4 公分,宽 1~3 公分,先端圆至钝,但有时呈锐尖,基部心形或浅心形,厚纸质,表面暗绿色,背面酒红色或较浅的酒红色,光滑无毛或背面略有毛茸,边缘有钝锯齿;叶柄圆柱形,多少为肉质,长 2~7 公分,光滑无毛或近似光滑无毛;托叶披针形,长 0.3~0.5 公分,宽 0.06~0.13 公分,先端渐尖,边缘撕裂或丝裂状。花单生,较大,开放时径 2~2.4 公分,红色至紫红色,有时亦有淡紫色至白色的,带有条纹;花茎直立或下垂,细长,长 5~13 公分,光滑无毛或近似光滑无毛;萼片 5 枚,披针形,长 0.35~0.55 公分,宽 0.1~0.15 公分,先端渐尖,光滑无毛;附属物四边形,长 0.1~0.15 公分,宽亦同,光滑无毛;花瓣不整齐,后花瓣及侧花瓣卵形至卵状楔形,长 1~1.3 公分,宽 0.3~0.4 公分,先端钝或圆,无须毛;唇瓣(下位花瓣)最大,楔形,长 1.5~1.7 公分,宽 0.4~0.5 公分,先端凹头或浅二裂,基部渐狭,有距,距细长,圆柱形,长 0.5~0.7 公分,先端钝;2 内生雄蕊背部有距;花柱厚,长 0.15~0.2 公分,先端略成裂片状。花期 3~8 月。果实为蒴果,球形至椭圆形,长 0.4~0.7 公分,宽 0.25~0.4 公分,光滑无毛,三瓣裂;种子卵形,长约 0.1~0.15 公分。[4]
药用
清热.解毒.祛风.活血.通经.益脾胃.解六郁.去胎毒。常用于:小儿感冒.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解胎毒.感冒.咳嗽.风湿病.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5]
民间方例
- 小儿发育不良:取台湾菫菜20公分.炖赤肉服;但不可放麻油。
- 红崩白带:鲜台湾菫菜切细.苦茶油炒鸡蛋服或全草间水服。
资料库
- 应绍舜 台湾彩色植物图志 第四卷 10.台湾三色菫 p32 811215日初版
- 郑武灿 台湾植物图鉴 上册 1224台湾菫菜 国立编译馆主编
- 中国植物志 第 51 卷 103 页 PDF 台湾菫菜
- 台湾药用植物资源名录 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 编 台湾菫菜 92年10月324页
- 台湾药用植物志(卷上)甘伟松
- 高山药用植物(南天)
- 药用植物采集手册(乐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