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紫菀
台湾紫菀 |
中文学名 台湾紫菀 拉丁学名 Aster taiwanensis Kitam. 界 植物界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紫菀属 属拉丁名:Aster |
台湾紫菀(学名:Aster taiwanensis Kitam.)是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台湾北部至南部。生于山坡草地。
信息
种中文名:台湾紫菀
种拉丁名:Aster taiwanensis Kitam.
系中文名:三脉叶系
系拉丁名:Ser.Ageratoides Kitam
组中文名:正菀组
组拉丁名:Sect.Orthomeris A.Gray
族中文名:紫菀族
族拉丁名:Trib,Astereae Ca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国内分布:产于我国台湾北部至南部。生于山坡草地。
命名来源:[Act.Phytotax.Geobot. 1: 145. 290]
中国植物志:74:170[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30一100厘米,有细沟,被短粗毛或下部近无毛,上部多分枝。基部叶在花期枯落5茎下部及中部叶通常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8—14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成3—5毫米的短柄,边缘有粗或细锯齿;上部叶渐小,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有短柄;全部叶厚纸质,上面绿色,有光泽,被微毛或几无毛,下面浅色,近无毛,有时沿脉有细点,被微毛或近无毛,有离基三出脉及约3对侧脉。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端排列成圆锥伞房状;花梗长3—6毫米。总苞管状,干后钟状,长5毫米,径5—6毫米;总苞片覆瓦状排列,干膜质,4—5层,外层卵圆形,长l毫米,中层长2—3毫米,宽1毫米,内层长4—5毫米,全部顶端圆形有啮蚀状缘毛,背面在顶端下有短粗毛。舌状花l层,管部长2.5—3毫米,有微毛,舌片白色,长4.5—7毫米,宽1.5—2.5毫米;管状花黄色,长约6毫米,管部长2.5毫米,裂片长2.5毫米。冠毛长约4毫米,白色或稍红色,有不等的微糙毛。瘦果稍扁,长圆形,长2—2.5毫米,宽1.5毫米,两面各有1肋。花果期5—12月。[2]
产地生境
产于我国台湾北部至南部。生于山坡草地。
本种提示
此种的体态和叶形与三脉紫菀(A.AgeratoidesTurcz,)相似,但总苞较狭,总苞片4—5层,头状花序常较密集。
主要价值
紫菀别名青菀、小辫子等。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状茎,是具有治疗风寒咳嗽的一种草本药材,很多止咳药都是取材紫菀。[3]
栽培技术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栽植地块,种植前深翻土壤30cm以上,结合耕翻,每亩(667m)施入腐熟厩肥3000kg、过磷酸钙50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播前再浅耕20cm,整平耢细后做宽1.3m的高畦,畦沟宽40cm,四周开好排水沟。
春天土壤解冻10cm后,选择粗壮、紫红色、节密而短、具休眠芽的根状茎作种栽,取其中段,将其截成5~7cm的小段,每段有2~3个休眠芽,随切随栽。栽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横沟,沟深5~7cm,种根芽眼向上,按株距15~17cm的规格顺沟摆放1~2段,覆土与畦面齐平,栽后稍加压实,浇水1次,再盖一层草保温、保湿。齐苗后揭去盖草,保墒、保苗。
齐苗后浅松土、除草,结合松土每亩追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1500kg;当苗高7~9cm时结合中耕每亩追施腐熟人畜粪水1500kg;封行前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腐熟堆肥300kg、腐熟饼肥50kg,于植株旁开沟施入,施后盖土。封行后若有杂草用手拔除。雨后或灌溉后及时疏沟排水,遇旱灌溉。发现抽薹及时剪除。[4]
参考资料
- 跳转 ↑ 台湾紫菀Aster taiwanensis Kitam.,植物通
- 跳转 ↑ 台湾紫菀Aster taiwanensis Kitam.,植物通
- 跳转 ↑ 紫菀怎么种?紫菀的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农业知识网,2018-08-25
- 跳转 ↑ 紫菀怎么种?紫菀的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农业知识网,201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