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头水尾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古龙头水尾塔位于台湾金门县。古龙头水尾塔位于金宁乡的古宁国小南边,为国家第三级古迹,创立于清乾隆32年(西元1767年)。其中在双鲤湖畔立有水尾塔及风狮爷各一座,亦为特殊的文化地景。水尾塔则是金门李氏用以表达其宗族的象征物,目的在于镇压潮水,以求致富守成,具有风水上的意义。[1]。古龙头为一个血缘部落,居民大都姓李,早在明成祖永乐元年(西元1403年),李氏祖先(李应祥)就在此开基,后来祖孙绵延,而形成古龙头大族。古龙头因为有港澳,土地又适合耕作,居民安居乐业,但金门岛上科举鼎盛、官宦辈出,却唯独古龙头一村终无显赫之人致仕,有一说法认为古宁湾澳的潮差变化大,大起大落因而影响到了村庄发展,因此居民相信风水之说,在古龙头湾澳低湿的洼地内,建立水尾塔,除了聚水生财外,还能厌煞水路魍魅。[2]古龙头水尾塔的体型为四方体塔,塔身上层4面并刻有“佛、法、僧、宝”4字,除了被列入县定古迹,是台闽地区少见的文化地景。[3]
景点介绍
位于古宁头双鲤湖畔的金门古龙头水尾塔,传闻肇建于乾隆年间,即俗称“出水莲花”之关帝庙(即双鲤古地)右侧,乃进入南、北山聚落的地标。古宁头古称古龙头,地处金门西北角,三面环海,为南山、北山及林厝三村组成,与安岐之间一片平坦台地,乃标准的冲积地。古龙头水尾塔塔高三层,平面方形,立于稍高之塔座上,且塔座与塔身均用花岗石造,塔顶安葫芦。塔在两层台基上,上层为七级方锥,下为乱石砌之方锥平台,其一面有九阶石梯可上,平台四周绕以护栏。塔檐及塔座均用枭混线脚,顶层塔身则用整块花岗石凿成,四面各刻一字,分别是“佛”、“法”、“僧”、“宝”,即佛教所谓佛法僧之三宝。故可知此塔属于风水塔种类,具有厌胜之作用。从民俗学观点来看,古龙头水尾塔与对面的风狮爷,都是坐镇北山村落外缘的守护神,一则制风煞,一则镇水患,对于当地居民深具安定力量。因此,在翠绿荒野之中水尾塔是突出之地标,兼具景观之美及代表著当地民俗文化的表征。值得旅人前往一探究竟[4]
祈求合境平安的县立三级古迹代表之一
古龙头的水尾塔创建于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年),位于古龙头湾澳低湿的洼地。古龙头因拥有有港澳之便,连带著而享有鱼盐之利而颇富,再者山林水泽丰沛,土地也适于耕作,但有明一世,金门岛上科举鼎盛,官宦辈出,古宁头一村始终无显赫人物致仕,因此在清乾隆年间,古宁头村老审度村庄的山川形势,认为古宁湾澳的潮差变化太大,大起大落,影响村庄的发展,因此选择在今北山“下店”外,筑此石塔,一则聚水生财,一则厌煞水路魑魅,希望村落居民从此一帆风顺。依此而言,此塔乃是一风水信仰的水尾塔。[5]在金门地区,水尾塔与风狮爷都是镇守乡里的守护神,一个制风煞,一个镇水患,对于居民具有安定力量,因此村头村尾出现风狮爷或水尾塔,以求合境平安。其中,要谈到金门水尾塔之最,当然非古宁头双鲤湖畔的古龙头水尾塔莫属,这个建于乾隆年间的水尾塔是四边形实心方塔, 跟一般佛塔六角形或八角形的不一样,造型由下而上逐层缩小,塔身最上层四面分别刻有“佛”、“法”、“僧”、“宝”四个字 ,虽然风化严重,依稀可辨。其中宝字向著村内,意即制煞驱邪于外,招财进宝入内.这座塔相当讲究,石工细致,塔身以突出的塔檐分层,塔顶再以葫芦宝顶作为收头,线条简单 ,四平八稳。值得旅人前往参观并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内涵[6]
视频
【20190706金门之旅|三天两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