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村拾遗(鄢东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村拾遗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古村拾遗》中国当代作家鄢东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古村拾遗

古 林

武义古村多,郭洞村便是很典型的一个。古诗人有云:“山环如郭,幽深如洞。”郭洞村的村名由此而来。

走进郭洞,村口有一道横贯东西的古城墙,石壁上爬满了青苔,极富历史感。郭洞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古村,明清时代留下的古塔、古桥、古祠、古宅、古坊依然完好,这显得很有诗情画意。但是,要说古村之“古”,还古在村东龙山那百亩原始森林。

龙山海拔并不高,但出奇的陡。从村中望去,竹幽林密,雾缭云绕。我和同行友人的心早被龙山古林牵去,无论是谁都想上山看看。山中原本无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竟是被游人踏出。古林色调纷呈:丹枫血红,罗汉松墨黑,野柿子金黄,薄荷树银白。每一株古树都挂有标牌,我一口气在本子上记下数十种。除一般树种外,还有珍稀的银杏、红豆衫、秃瓣杜鹃、红楠。我置身在这遮天蔽日、蓊蓊郁郁的古林里,聆听山鸟婉鸣如歌,山泉淙淙絮语,好似回到了幽古的洪荒时代。这山上的树木大多有六七百年的树龄,最“年长者”已逾千年。大的树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枝繁叶茂顶天立地,冠盖半空。身临其境,我和友人异口同声:“不虚此行!”

下得山来,我询问村中老者,得知龙山原先无树,由于此山紧挨村庄,暴雨过后,山洪挟带山上泥石冲进村庄,砸屋毁田,村人居住在此惴惴不安。后来,村里祖先立下村规家规,凡村里人外出,只要看到好树种就带回,栽在村中或龙山上,白须飘飘的长辈经常在春天带领全村人上山植树造林。郭洞村村规极严厉:凡村中人上龙山伐一棵大树者,断其一臂;伐一棵小树者,断其一指;折一树枝者,拔其一指甲。从此,村人未敢毁山上一草一木。无论是旧时饥荒年月,还是解放后的“大跃进”年代,有人要砍树烧炭炼钢铁,或是“文革”时有人要上山毁林造“大寨田”,村中老人都结队扛铳上山,以性命护卫古林,才使它免遭劫难。

我在想,假如真有“报应”现象存在的话,郭洞人是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大自然的极好报应,是古林庇护了郭洞人的平安。到龙山古林看一看罢,你一定会感悟出几许真谛。

戏 台

年轻时,读鲁迅小说《社戏》,我很努力地想像过绍兴农村秋后人们摇着乌篷船,赶往各地看社戏的快活热闹场景,耳边仿佛响起村童们在戏台下嬉闹追逐的串串笑声。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戏台”之称谓早已作古。即使是像我这样过了花甲之年的人,也从未见过戏台,而只知道看戏的地方叫“剧院”,或者更时髦地叫“音乐厅”。

“戏台”毕竟离我们很遥远了,除了仿制品,它还有么?我曾十分渴望亲眼见到这一曾经繁衍过古文化的历史遗迹。令人惊喜的是,我陪同友人游览武义县俞源太极星象村时,就见到了真真实实的古戏台。俞源的古戏台坐落在村中占地面积三干多平方米的一个大祠堂里。戏台居中而置,三面可观,左右两侧设有看台,摆放方桌、长凳、茶几,主要供村中长辈、成年人观戏,年轻人和村童一般都在台前站立看戏。据导游小姐介绍,戏台距今已逾400多年。逢年过节,尤其是丰收年份,崇尚文化、勤劳淳朴的俞源村先人们都要高悬彩灯,呜锣告示,请能工巧匠把戏台装饰得富丽堂皇,并出重金聘来金华、衢州一带最好的戏班。戏一演就是几天几夜,鼓乐锵锵,婺腔昂昂,农人风雨里辛勤劳作的疲惫,在戏台前顿时化作轻松爽意的笑声。俞源村祖祖辈辈的种田人就这样通过这方小小的戏台,阅读着历史,吸取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

真要谢谢俞源古村的后人们,他们没有遗弃这块瑰宝,能让我们如今仍能惊喜地触摸到古文化的活化石。

报 单

我多次穿梭在俞源村古建筑群里,经常久久驻足,饶有兴趣地欣赏品味宋、元、明、清时期留下的精美雕刻、壁、书法作品。而最令我兴奋的是我在一祠堂墙上看到的数十幅“报单”。那些报单大小如同现代的对开报纸,由于年代久远,纸张都已发黄,刮痕累累,边角破损,但粗犷的繁体字清晰能辨。尤其是“报单”二字大得出格,也极易认清。从报单问世时间看,有明清两代的,也有民国早期的。当年公布考试成绩不写考了第几名,而是载明某某考生是“中举人”、“中进士”,或曰某考生得“甲等”、“乙等”,是朝廷、州府、县衙奖掖读书人取得优异成绩的凭据。据说每有报单送到村中,村人总要杀猪宰羊、呜锣敲鼓演戏、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俞源村归来,我查阅了几部辞书,找到了“报告、报章、报闻、报称”等词,惟独觅不到“报单”一词。再阅“报闻”条目,《辞海》解为“报知的意思”,并例举了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中的“擅收立杀,不俟报闻”这段话。为此,我心中甚感遗憾,埋怨语言学家们为何连如此重要的条目都未收入?我一介凡夫俗子,肚中无几墨水,怎能去妄评专家,暂且不去提罢。但报单这一文物历经沧桑岁月,尤其是经历“文革”“破四旧”,仍然得以存留于世间,就使我不得不对俞源人万分敬佩。为解此谜,我问当地一位村干部,他告诉我,由于报单是村人引以为自豪的光宗耀祖的报喜之物、吉祥之物。“文革”时村里人巧妙地在报单上张贴年画、样板戏宣传画以作掩饰,终使报单完好无损保留至今。俞源村历朝名家辈出,其中不少古迹、人物被载人《四库全书》、《二刻拍案惊奇》等名著。明清两朝,俞源村出过尚书、抚台、知县、进士、举人260余人,名重一时……

报单能重见天日,不就是崇尚文化、尊重人才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的最好明证么?

石榴红》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发行 [1]

作者简介

鄢东良,笔名阿良,男,1955年生。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