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古拉格群岛
《古拉格群岛》(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全称是《古拉格群岛,1918—1956,文艺性调查初探》,是由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该书创作于1962年至1973年间,于1973年首次出版。
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
《古拉格群岛》中描述的自1917年起近四十年期间囚犯的各种人和事,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古拉格”成立之前和之后近四十年期间苏联境内劳改营、监狱和边远地区开发建设事情,以及对同“古拉格”息息相关的数百个人物命运的描写。《古拉格群岛》名称的实际所指是——“作者把‘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管辖下的全苏的劳改营比作由一个个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孤岛’所组成的‘群岛’”,并通过七个部分,约一百四十万字对“群岛”的各种人和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
内容简介
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
整部作品集自传、考证、资料于一体,主要通过作者的劳改、流放生活和许多犯人的证词、回忆录、历史文献等,描写了苏联劳动集中营的残酷生活,反映了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几十年苏联的监狱、劳改营、流放地的全貌。
小说分为3卷。上卷从作者回忆自己被捕时的情景写起,述说了他从被捕到进入劳改营期间的各个阶段,中卷介绍了劳改营内部的情况,包括一些犯人的遭遇等;下卷则着重描写了劳改营内犯人的反抗、暴动和他们的生活。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古拉格”是由俄语中的ГУЛАГ音译而来的,而俄语的ГУЛАГ是一个缩写词,全称是“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х лагерей и колоний”,译成汉语意思是“劳动劳改营总管理局”,一些中国学者简单地将它称为“集中营”。这种集中营主要是用来关押政治犯人的,让他们在这里接受“劳动改造与教养”。
追溯古拉格的历史,它产生于20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1923年,在索洛维茨基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特别劳改营,用来关押那些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政权为敌的政治犯、不同政见者,其中包括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及宗教界人士。自此之后,这种古拉格的模式在全苏各地越建越多,1935年已有14所,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已达85所。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许多犯
人带罪上了前线,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古拉格的数量减少了30所,只剩下58所。但到1947年又升到了70所。1953年斯大林逝世前夜,古拉格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全国共有170所,遍布各个地区和角落,织成了一张大网,罩在苏联的版图了。同时在1948-1953年期间,苏联内务部还建立了12个残酷监狱制度的政治犯特别集中营。1954年,斯大林去世之后,极权统治结束,很多被平反,离开了集中营,古拉格的数量一下子减少了102所,只剩下68所。
“古拉格”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统治者换了人,但古拉格群岛依然存在。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制度离开它就不能存在。消除了古拉格群岛,这个国家本身也将不复存在。”这是《古拉格群岛》的政治成因,也是该书与政治、权力紧密联系的现实依据。
斯大林模式致使苏联几百万生命无辜丧生,这给俄罗斯民族及国家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是苏联历史上的沉痛教训,是值得历届领导者研究和反思的。首先,斯大林时期的极权统治在政治上主要是进行大规模的肃反运动,铲除异己,致使阶级斗争扩大化,并使许多忠诚的党内人士都遭到了迫害。其次,在经济上,也是采取高度集中的模式,用强制乃至暴力的手段实行超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增加了农民生活的负担和苦难。再次,在文化上,加紧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控制,使整个社会文化处于贫乏状态,科学停滞,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创作历程
《古拉格群岛》写成于1968年,该书是作家在劳改营期间便开始蕴酿并悄悄搜集资料,直到后来能够公开写作时才得以完成的,前后历时10年时间。
实际上《古拉格群岛》这部宏大的小说从1958年就已经开始创作了。后来,作家生活的地方换成了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的“绿杨树”村,这里是流放地,他的行动受到监视,可见,他要写成这样的作品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和毅力。然而,想要记录下所发生的一切的愿望,想向世人呼吁的渴求在一刻不停地催促着他,不写完这部作品简直难以释怀。在他后来的回忆中他写道“写作时像大地和书桌都在燃烧似的……,甚至在进行最后的编辑和加工时,我自己一次也没有看到过全部的手稿合在一起,没有在同一张书桌上放过全书。”索尔仁尼琴曾经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写作生活:“如果不是长着长长的喙,任何人在森林里也认不出啄木鸟。”1973年《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出版了第一部,1976年,作家离开俄罗斯侨居国外。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逮捕是进入古拉格群岛的唯一途径,而刑讯则是保证群岛逐渐壮大的基础,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有罪,只要你进入了古拉格,那么总会有一个“合适”的罪名在等着你。作者把沙皇和苏维埃时期的侦查作比较,说明旧的时代过去了,但是旧时代的刑罚在二十世纪依然存在,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本书的内容提要的第三章,开篇便是“谁能想到二十世纪会有刑讯?”不难想象,在人类文明日益发展的时代,怎会有比彼得大帝时期的野蛮行为还要野蛮和残忍的审讯方法?为了将这些无辜的人们关进劳改营,契卡人员要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迫使“犯人”承认自己头上莫须有的罪名,作者在书中列举了31种刑讯方法,如心理方法、肉体方法、熬鹰、穿和平衣、侦查员车轮战、臭虫隔离室、利用亲人的感情等,对人的精神和肉体上进行折磨,手段极其残忍,作者说道,“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毫无人性的人们有什么东西发明不出来呢?”在如此残酷的刑讯下,契卡人员最后终会得到他们需要的口供。
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法律”这一名词时就说,“它不同于地球上一切称为‘法律’的东西”,它具有“回溯效力”,并能够“预见到将来”,对作伪证者“关怀备至”,作家以近乎写实的手法,将斯大林时期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和大清洗运动、个人崇拜等真实的社会政治生活现状叙述出来,将极权统治下苏联人民没有自由、法律遭到严重裹读和践踏、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的现实揭露出来,表达了作家对斯大林政治体制的鞭挞和对人性的拷问。
劳改营的生活摧残了人的肉体,更摧毁了人的精神,灵魂在被铁丝网禁锢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古拉格群岛同外面的世界一样,存在着斗争、掠夺、厮杀,存在着种族、宗教的界限。在当时意识形态鲜明的苏联,夫妻之间相互出卖,爱情变质、父子反目、母女成仇是司空见惯的事,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人类最基本的善良、真诚、谦和等道德观念在极权主义统治下成了被摧毁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劳改营摧毁了人类的良知、暴露了人性之恶,而直接根源却在于极权主义统治。
但是,《古拉格群岛》最主要的不是描述了集中营里人们的败坏,如果只是一味抱怨和批评,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和大多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作者之所以要在书中描写那么多的阴暗和败坏,是因为怀有热切的希望。作品中那些头脑清醒、有独立人格的囚犯,那些对犯人抱有同情心的普通人,那些帮助犯人的小孩,在苦难和丑恶面前表现出高尚人格风范的普通俄罗斯人,他们才是索尔仁尼琴笔下的重点。正是他们的善良阻止了俄罗斯的倾塌和毁灭。
《古拉格群岛》对俄罗斯和整个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展示了极权主义统治的残忍和危害、将隐藏于此中的人性恶揭示出来,更在于对独裁者罪恶的彻底批判并清算。它告诉读者,只有大多数人摆脱愚味,做一个具备基本常识的人时,这样的人才不会对权力进行盲从和膜拜。绝对的权力不仅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可能还会导致毁灭,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来控制那些握有绝对权力的人,一个社会才有可能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从而避免巨大的政治悲剧的再次发生。
艺术特色
叙述
作家将它的体裁定为“文艺性调查初探”,实际上,书中的很多事件是有根据可查的。在《古拉格群岛》中人们所看到的是不同于一般的小说的手法来安排地点、人物,而是一种索尔仁尼琴式的混合性体裁特征。作家集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化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多种角色功能于一身,依托文学作品研究和反思历史。但是,索尔仁尼琴坚持认为《古拉格群岛》不是政论,而是小说,书中大量借用了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杆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均可查证)。作家引述大量真实材料,使人们相信小说所描述的世界是真实存在过的,以期震撼读者的心灵。作家更希望去剖析“古拉格运动”给俄罗斯人所带来的灾难,从中使人们领悟极权主义的统治给世界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如,在作品的第一部的第三章中,作者列举了三十一种刑讯方法,而大量的几乎是所有的冤狱都产生于这样的刑讯。索尔仁尼琴同情地说:“我的兄弟,不要责怪那些因此而失足的人,不要责怪那些成为弱者而在不该签的东西上签了名的人—不要向他们扔石头。”书中还提到流放、劳动消灭等令人瞪目结舌的内容。然而,作家在处理这些内容时手法相当的巧妙,他没有大声的谴责,而是选择了令人们吃惊的平静的叙述。
《古拉格群岛》时间跨度虽然很大,但是作家却为读者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即以群岛从无到有为线,再分别从群岛产生、发展、衰落各时期详细介绍。
另外,作者在作品中叙述了大量的事实,为了把这些事实表述得更清楚,首先,作者在语言方面未加任何修饰,即使是劳改营的黑话、脏话也直接采用,这真实地再现了古拉格群岛上犯人的生活状况,而且其中一些重要的事件、重要的数据,如关于当时苏联时期苏维埃党内主要人物或比较著名的科学家等的遭遇,以及斯大林时期的各项运动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作者也忠于历史事实,直接叙述和引用历史数据,所以,《古拉格群岛》至今仍是研究苏联时期历史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其次,除了直白的语言外,作者在内容和结构上采用了“复调”的方式,为批判斯大林极权统治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对于原本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作者来说,忽然被关进劳改营,这对他来说是非常残酷的打击,而且在被捕前作者就一直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劳改营生活的现实更让他看清了斯大林的极权统治,激起了为正义和真理进行批判和反抗的勇气,所以才有了《古拉格群岛》这部作品的诞生。再次,作者在作品中融合了不同的体裁,除了叙述事实之外,还进行了议论,如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小说、自传等,既言明真相,又加深了批判的力度。同时也正是这样的体裁形式,才使作者关于社会、国家、民族、人性、真理等方面的思考和自己的政治理想恰到好处地融入作品中,使作品不再是简单的事实的罗列,从而形成一部融真相、真理在内的宏大之作。
结构
作品结构上采用复调形式,分不同部分对斯大林极权统治这个问题进行议论和叙述。整部作品以作者熟悉的劳改营生活为题材,将自己和众多人物置于古拉格群岛这个“舞台”,分七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古拉格群岛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古拉格群岛真实的生活状态。这七个部分又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叙述了群岛的由来、群岛的生活、群岛由盛转衰的情况。所以说,整部作品从结构上采用了“多声部”的复调结构,以旨在抨击斯大林极权统治为暗线,既表明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又从根本上加深了对极权主义统治批判的力度。例如,第一、二、三部分是从整体上概括群岛的由来,第四、五部分是描写群岛的生活,第六、七部分是群岛由盛转衰的情况。
每个大部分的笔调不同:第一大部分是概括性的,第二大部分是描写性的,第三大部分是思辨性的,而每个小部分又都集合了概括、描写、思辨的笔调,但是却都表现同一个大的主题,即极权主义统治对人的身体、心理及精神的摧残,以及在该制度下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用上述笔调集中描写,更加深化了主题,使劳改营生活得到了真实的再现。
复调
作品在内容上采用复调方式进行叙述,使作品呈现出开放性和未完成性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劳改营的真相提供了可能。《古拉格群岛》紧紧围绕“古拉格”产生、发展、濒临灭亡这样一个过程为线索,其中涉及到几百个人物,作者将这些人物的不同遭遇或集中叙述、或分散到各个章节。在这些叙述中,作者既是自己的叙述人,又充当他人的叙述人,他的声音是众多叙述中的一个“声部”,也就是说,作者叙述的事实与其他人借作者之口叙述的事实是并列的,是平等的关系,使作品形成开放式的特点。而且,作品处于“初探”阶段,而作者能够搜集到的和叙述者叙述到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这种复调的形式也为作品中后续事实的补充提供可能。
评论
《古拉格群岛》继承了俄罗斯传统文学的苦难意识,但是作者能跳出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站在一定的高度对现实和历史直截了当地进行讲述和评论,同时,他还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比如说作者在作品中回答的一些敏感问题—战俘问题、俄奸问题、死刑问题等,都力在说明斯大林时期苏联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困境,同时也点明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极权主义统治使国家变得内忧外患。所以,这部作品既具有史料性、纪实性,又有文学作品的议论性和批判性,作者并未刻意在体裁上进行详细划分,无论是对历史事件的平铺直叙,还是对劳改营生活充满悲愤的叙述,其重点都在于对事实真相的揭露。
语句
《古拉格群岛》中很难找到精心雕琢的优美的词句,但就是这种平铺直叙的满含尖锐讽刺的语句吸引着人们读下去。书中还大量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作家用“下水管道”来比喻苏联时期的国家“契卡”机关,而用下水管道的水流比喻那些因各种原因被逮捕的人们(其中真正的刑事罪犯的数量极少)。言辞的形象令读者钦佩作家的丰富的联想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古拉格群岛》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作家所创造的一个新的俄罗斯小说体系——发散式的写作手法,他把新的、不被了解的或已经遗忘的善与恶、生与死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种种观念引进了他的艺术作品,作家扫描了跟俄罗斯大地一样广袤的劳改营,写了千千万万个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或者崇高或者卑劣的人物的命运。
作品影响
这部巨著的出现,为作家带来了极端的非议和“噩运”,也带来了荣誉和轰动。1973年底,作品在巴黎出版,而后轰动世界文坛,全球售出3000多万册,该书的出版,使苏联政权受到了极大打击,也成为当时苏联政府将索尔仁尼琴驱逐出境的重要原因。
《古拉格群岛》出版后在世界范围的政治界、文学界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让索尔仁尼琴这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作家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与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的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1918年11月生于高加索一个教师家庭。在前苏联时期,他下过狱,又被流放,最后被驱逐出境。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2007年,他接受普京亲自去他家颁发的国家奖章。2008年8月3日深夜,索尔仁尼琴由于心力衰竭在莫斯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