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新建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即墨区新建村位于即墨城老城区内,南临中山街,东临立法街,沿老县衙西墙外(警政街)往北直至后庵街,以即墨老城十字街为界,新建村位于西北隅。到2002年全村辖区面积为23.6公顷,多为工业或居民用地,其中工业用地11.23公顷,可耕地仅有0.86公顷,居民用地11公顷。2003年全村共有村民407户,人口1273人,有孙、杨、黄、蓝、王等36姓,均为汉族。据传:明中叶后,蓝、杨、黄等大家多设宅第于此。建国后称城里三村。1953年,取建设新中国之意,称新建。[1]
中文名: 新建村
外文名: 无
地 点: 山东省青岛市
时 间: 1953年
属 于: 山区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50年,该村实有耕地33.33公顷,粮食平均亩产120公斤,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1952年先后成立了12个互助组,开展互助耕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该村被划为第四耕作区,当时耕作区对各村土地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后全村土地为620亩,粮食平均亩产160公斤,总产量99200公斤。1975年冬开展农业学大寨时买了第一台20马力拖拉机,耕种方式开始由人力耕种转为机械耕种,当年,粮食平均亩产512公斤,总产量达到317440公斤。1978年冬,村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村共打大小机井11眼,使全村的农田水浇面积达到80%以上。198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09万元。固定资产达13.1万元,人均收入12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按人分田到户,粮食平均亩产460公斤。从1969年起由于大华机器厂(原农业机械厂)扩建占地和本村近几年企业用地等原因,本村土地逐年减少,到2002年全村仅有耕地0.86公顷,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从事第二、三产业。
第二产业
1967年该村集体创办了新建木工组,主要加工制做桌子、凳子等家具,由于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下,全年生产总值仅有2939元。之后又先后办起了缝纫组、磨光组、肠衣加工组等。1974年,创办了新建文教用品厂,当年工业总产值达5.96万元,人均收入94元,集体固定资产3万元。1993年10月在新建绣花厂基础上又投资260万元,与香港大佳有限公司(投资10万美元)合资创办了青岛新大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职工70余人,总产值620万元,完成利税70.8万元。1998年集体企业实行体制改革后,各企业由上缴利税改为厂房租赁。2002年金达刀片厂为进一步扩大生产,个人投资100万元创建新厂,占地13亩,建标准厂房2000平方米。当年该厂拥有固定资产320万元,工业总产值200万元,上缴利税13万元。到2002年全村共有企业8个,从业人员180人,年总产值1900万元,上缴利税135万元。
第三产业
1968年,该村集体购买了粉碎机,建立了新建磨房,专为村民解决磨面问题。1982年后,一部分村民开始加工制售服装,制售加工户占全村户数的50%以上。1983年,村民马奎峰、蓝新连等人合伙买了第一部大客车搞营运。从此,全村大部分村民从单一的农业耕种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到2002年全村共有个体工商业户62家,从业人员达156人,主要从事汽车运输、商业批发零售、服装加工制售等。
社会福利
自1988年起每年在老人节期间(农历九月九日)给老年人发放节日礼品或过节费用。自1994年起每年为村民代缴“三提五统”费。自2001年起每年春节期间给村民发过节费。2001年9月,该村建起了老年人活动中心,使老年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自2002年起给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40元,使全村村民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解放前,该村没有一处学校,大多数适龄儿童因家庭拮据而不能上学,科技文化水平低,青壮年文盲占6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广大村民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55年该村办起了新建小学,解决了本村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从1957年起该村的适龄儿童分别被分到北关、后庵、南关等学校上学。1977年开始与北关、后庵3个村共同合办了北关中心小学,从此,该村的适龄儿童全部转到北关中心小学上学,入学率达100%。至2002年全村共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75人。
医疗卫生
1949年前,全村没有一处诊所,大多数群众有病无处医,小病拖成大病,致使各种流行病疫时常暴发传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开始免费为村民接种防病疫苗,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地流行和传播。从1968年开始本村先后培养了2名“赤脚医生”,创办了村医疗站,村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得到提高。自1994年开始本村由一个医疗站发展成为2个医疗诊所,2000年被评为“即墨市卫生先进单位”。
人民生活
1949年,全村人均口粮不足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很多村民吃了上顿没下顿,人们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56年人均口粮150公斤,到1978年人均口粮达到176公斤,人均收入达到133元。从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多数村民从靠单一的农业耕种转向市场经济,村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285元。解放前,全村的住房多为土木结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6平方米。自1980年起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平方米。1995年村委会按照上级统一规划要求建起了第一批二层独院楼。到2002年全村已有162户村民住进了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平方米;全村拥有机动车86部,彩电362台,洗衣机206台,空调38台,电话326部,宅话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村庄建设
解放前,全村道路弯曲不直,路面坑洼不平。自1980年起随着村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申请批建新房者成倍增多,村委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规划要求,新建了第一个新村居民区,居民区道路整齐平坦,路面均为方石或水泥硬化。自1986年起村集体投资56万元,村民自筹资金13万元,铺设、更新了自来水管道,使全村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到2002年村集体共计投资210余万元,整修主干街道8条,硬化整修路面13050平方米,新增铺污水管道2560米。全村辖区内水、电、路配套齐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视频
青岛即墨:“宜居”建设成这个样子 邻村村民纷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