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布蘭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卡薩布蘭卡》[1]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愛情電影,由邁克爾·柯蒂斯執導,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克勞德·雷恩斯、保羅·亨雷德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商人里克手持寶貴的通行證,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的到來使得里克與伊爾莎的舊情復燃,兩人面對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難以抉擇的故事。
該片於1942年11月26日在美國上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卡薩布蘭卡 |
---|---|
外文名 | Casablanca |
其他名稱 | 北非諜影 |
類型 | 劇情 |
導演 | 邁克爾·柯蒂斯 |
主演 | 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克勞德·雷恩斯,保羅·亨雷德 |
編劇 | 凱西·羅賓遜 |
分級 | USA:PG,USA:Approved |
上映時間 | 1942年11月26日 |
片長 | 102分鐘 |
對白語言 | 英語 |
製片地區 | 美國 |
出品公司 | CBS/Fox |
出品時間 | 1942年5月25日 |
imdb編碼 | tt0034583 |
色彩 | 黑白 |
製片成本 | 950000美元(估計) |
拍攝日期 | 1942年5月25日-1942年8月3日 |
發行公司 | CBS/Fox |
拍攝地點 | 巴西 |
劇情簡介
二戰爆發後,大量的歐洲人逃離了自己的國家以躲避納粹的鐵蹄,摩洛哥北部的城市卡薩布蘭卡成了從歐洲 到美國的重要中轉站。在小城的里克酒吧里,常常聚集着各種膚色和各種身份的人,老闆里克是個玩世不恭的神秘人物。
捷克反納粹組織的領袖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成了里克酒吧的不速之客,他們的目的是要得到里克手中可以通往美國的通行證。而里克發現伊爾莎正是自己當年失散的情人,誤解解開之後,仍然深深相愛的里克和伊爾莎陷入了艱難的抉擇。
里克對伊爾薩的深情讓他選擇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全愛人,在卡薩布蘭卡的機場,里克擊斃了阻止維克多和伊爾莎離開的德國少校,目送着自己最愛的女人奔向自由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卡薩布蘭卡》改編自舞台劇《人人都去里克酒店》。《卡薩布蘭卡》的劇本是由朱利葉斯·愛潑斯坦、菲力浦·愛潑斯坦以及愛德華·科赫三人共同編寫的。在舞台劇中,伊莉莎這個角色是一個名為洛伊絲·梅雷迪思的美國人,一直到她和里克在巴黎的關係結束之後她才遇到了維克多·拉斯羅。編劇為了讓里克的動機更加可信,於是決定將電影的背景時間放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此外,沒有被列入演職員表的凱西·羅賓遜也用了三周時間參與劇本的改寫工作 。
角色選擇
在影片拍攝之前,哈爾・華勒斯本來考慮讓海迪・拉瑪來出演伊爾莎這個角色,但是由於她是米高梅公司 的簽約藝人,公司並不希望她出演這個角色,而海迪・拉瑪也不想冒險參演一個劇本還不是很完備的影片 。1942年華納兄弟公司請羅納德·里根和安·謝里丹在這部電影中擔任男女主角,但是因為劇本的問題,兩人均退出了劇組,替代他們的是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在影片開拍前,英格麗·褒曼的演出合同歸大衛·塞爾茲尼克所有,於是《卡薩布蘭卡》的製片人哈爾B·沃利斯委託兩位編劇菲利普·愛潑斯坦和朱利葉斯·愛潑斯坦去說服塞爾茲尼克出借英格麗·褒曼。在向塞爾茲尼克講述了大約20分鐘故事情節後,塞爾茲尼克終於答應讓英格麗·褒曼出演該片 。
拍攝過程
由於戰時資源緊張,影片中的大部分場景都用的是華納的舊場地,只有里克的咖啡館是專門為這部影片搭建的布景 。因為影片是在二戰期間拍攝,所以出於安全考慮不允許天黑後在機場拍攝,於是劇組改在攝影棚中拍攝,飛機的圖像是用紙板製成的,而且為了讓紙板飛機體現出真實飛機的尺寸,劇組讓一些身材不高的孩子扮演機場的地勤人員 。在拍攝影片結尾一幕之前,沒有人知道伊爾莎最終會選擇里克還是維克多。所以在影片拍攝的過程中,英格麗·褒曼問導演自己在片中到底是比較愛里克還是維克多,導演告訴她要表演的好像兩個都愛 。
影片結尾
1942年11月8日,盟軍部隊挺進卡薩布蘭卡,而影片預期在1943年春季上映,於是製片方建議改動影片結尾情節,以與現實中的事態發展相吻合,但被華納兄弟公司老闆傑克·L·華納拒絕,因為他覺得這樣一改就與影片故事背景相矛盾。最終,華納兄弟公司終於妥協,製片人開始着手準備重拍結尾,但在克勞德·雷恩斯動身前,雷恩斯所屬公司的老闆大衛·塞爾茲尼克預覽了影片並催促華納公司將原封未動的電影儘快上映。華納公司認為計劃可行,於是讓該片於1942年11月26日首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