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博物馆12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博物馆12讲

《博物馆12讲》是201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姚安。本书对博物馆之源流与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依据博物馆定位建立展览体系的思路、归纳整理出10种博物馆展览之模式和类型、探索了博物馆藏品的登记著录方式、总结并撰写了《展览大纲》,以及在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新思路等内容。

基本内容

书名:博物馆12讲

ISBN:978703032877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作者:姚安

定价:38.00元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1日

内容简介

正所谓海纳百川,博物馆便是汇聚人类文明成果的海洋,肩负着对藏品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标准予以分类研究的任务,承担着为公众提供知识介绍、学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使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设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博物馆已超越收藏、研究与展示等功能,开始向沟通、经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与参观者建立互动关系等目标迈进。多元化的使命仿佛让博物馆从让人膜拜的知识殿堂变成了无穷奥秘的大千世界,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博物馆12讲》既有对博物馆源流与历史的全面梳理,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可帮助读者走进博物馆欣赏知识之美,体会博物馆动人心弦的魅力之所在,探知博物馆背后的理念,享受“发现”的愉悦。[1]

作者简介

姚安,历史学博士,研究员,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赴美访问学者。

曾担任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参与首都博物馆建设、策展和开放全过程,主持立项、谈判、实施二十多项大型国际展览,并参与论证全国其他十几家博物馆的建设和策展等工作。

姚安博士近年来先后编著出版了包括《神乐之旅》、《天坛》、《祭坛》、《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博物馆策展实践》等专著,并任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世界遗产》电视片撰稿人,担任《天坛》、《皇家陵寝》的撰稿,出版有《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人文奥运与文化建设和开发》等文章。主持北京“十一五”规划二课题项目《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姚安博士同时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注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致力于藏品登记著录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国上海世博会展览顾问、中国玉器“百花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图书目录

第一讲 缪斯的礼物——博物馆的历史

一 早期收藏与博物馆现象

(一)古希腊、罗马时代

(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二 博物馆的诞生

三 博物馆的成长

四 现代博物馆的繁荣

五 博物馆的发展趋向

第二讲 中华文明的传承——博物馆在中国

一 中国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一)近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博物馆事业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博物馆事业

二 现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博物馆的兴起

(二)博物馆融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三)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与博物馆的多样化

(四)文化遗产的弘扬与大众消费的提升

(五)现代技术与博物馆现代化

(六)民办博物馆进一步发展

三 未来博物馆业务的重点

(一)陈列的专精性与多样性

(二)数字化与网络化

(三)与旅游相结合

(四)强调以人为本

(五)重视观众,研究观众

(六)为未来征集展品

(七)设立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资质管理制度

(八)设立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第三讲 一座博物馆的诞生——博物馆的创建与运行

一 博物馆的创建过程

(一)前期调研

(二)总体定位

(三)展览体系策划

(四)盘点展品和馆藏展品分析

(五)展览大纲

(六)展览展具的设计

二 博物馆的运行系统规划

(一)经营理念和总体目标

(二)经营战略和关键点

(三)经营收益及运营模式创新

(四)品牌核心竞争力

附录 从无到有——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诞生

第四讲 物华天宝的归宿——博物馆藏品征集、保管、修复

一 博物馆藏品的征集

(一)藏品征集的途径和理念

(二)藏品征集规章程序

二 博物馆藏品的保管

(一)藏品保存

(二)藏品管理

……

第五讲 世事洞明皆学问——博物馆的研究

第六讲 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构想与实践

第七讲 一片精诚化于怀——社教、经营、开放、安保、物业

第八讲 殿堂影像的传播——博物馆数字化

第九讲 架起沟通的桥梁——博物馆志愿者及会员

第十讲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策划与实践

第十一讲 把博物馆带回家——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十二讲 无处不是博物馆——“城市大博物馆”概念的尝试

附录

附录一 博物馆行业常用术语简述

附录二 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概览

参考书目

后记[1]

参考文献

  1. 博物馆12讲豆瓣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