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皮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皮縣河北滄州市的下轄縣,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縣,地處河北省東南,東臨渤海,北靠天津。距北京250公里,距天津160公里,距石家莊和濟南均為220公里。 屬環京津、環渤海城市群。

京滬鐵路京滬高速鐵路京滬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邯黃鐵路過境建站。

南皮縣是滄州境內載入史籍最早的城邑。歷史悠久的南皮縣,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張之洞張之萬霍殿閣劉喜奎賈耽皆為南皮名人。 截止到2011年,南皮縣總面積800平方千米,待開發土地22萬畝,人口37萬,下轄9個鄉鎮 。

2017年10月,南皮縣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縣。[1]

地理環境

位置

南皮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滄州市南部,南運河畔,東南與山東省相鄰。南皮縣距首都北京234千米,天津148千米,天津新港185千米,西距省會石家莊195千米,距滄州市區35千米。

地貌

南皮屬古生代形成的華北地台,處於黃驊拗陷區。地表形態平緩,西南高,東北低,坡降為1/800~1/2000。海拔最高12米,最低7米。

氣候

南皮縣處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區。受季風環流控制,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以晴為主。極端低溫一27.6℃(1979年1月30日),極端高溫41.4℃(1968年7月30日),年平均氣溫12.3℃。年日照總時數2938.6小時,年總輻射量133.6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180天左右,最早霜期10月9日(1969年)。最低年降水量264.9毫米(1965年),最高年降水量1199.1毫米(1964年),年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均風速3.6米/秒,最大風速21.3米/秒。

土壤

南皮土壤屬潮土、鹽土兩類,分褐化潮土、普通潮土、鹽化潮土、草甸鹽土4個亞類。普通潮土占總面積的76%。重度鹽化潮土近6700公頃。

水資源

地表水徑流量年平均4750萬立方米左右。過境客水年平均攔蓄量1150萬立方米左右。淺層淡水年平均可開採量5480萬立方米左右。年平均可開採利用的淺層微鹹水量170萬立方米左右。年平均可開採深層淡水量12014萬立方米左右。水資源量相當於全國人均水平的15%。境內及沿境河流、窪淀主要有南運河、大浪淀、宣惠河、漳衛新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到2011年9月30日,南皮縣總人口37萬人,已婚育齡婦女73921人,(其中,一孩人數31946人,二孩人數33655人,多孩人數3820人,無孩人數4500人),2011年度全縣出生3804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1.04%,出生率10.33‰,自增率6.48‰.

民族

截止到2010年末,南皮縣共有少數民族2154人,其中:回族1805人,滿族192人,蒙古族39人,其他少數民族118人。南皮縣有回族民族村5個,分別為潞灌鄉刁南村,回族人口700人;王寺鎮王寺村,回族人口520人;王寺鎮許莊子村,回族人口420;王寺鎮小三撥村,回族人口90人;馮家口鎮馮家口村,回族人口75人。另外,少數回民及其他少數民族群眾散居南皮縣各地。

經濟概述

綜述

2008年,南皮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5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6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1元。

2017年10月,南皮縣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縣。

第一產業

農業以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為主,先後被國家列為商品糧、棉基地縣。棉花種植面積25萬畝,中小棉花收購加工企業180多家。林果業跨入省市先進行列,鴨梨、蘋果、金絲小棗等乾鮮果品蜚聲中外,年產超億斤。畜牧產品種類齊全 。2011年,南皮縣大牲畜年存欄20.5萬頭,羊存欄14.7萬隻,豬存欄12.7萬頭,家禽520萬隻,肉類、禽蛋產量逐年遞增。露地蔬菜和設施蔬菜種植面積5萬畝,總產量10萬噸。

第二產業

南皮縣擁有五金機電企業2700多家,固定資產40億元,從業人員7萬多人,2008年五金機電產業實現產值60多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0%左右。工業上先後引進德國、意大利、瑞士等國家的先進設備,形成了機械、輕紡、化工、電子五金等行業為支柱,建材、塑料、工藝美術、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為骨幹的門類較齊全的生產體系。棉紗、針織坯布及服裝、玻璃器皿、榨油機、五金電子元器件、氨基磺酸、冰片等多種產品銷往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玻璃製品企業現有23家,從業人員3000人,主要產品有照明燈泡、工藝花瓶、蠟台、酒具等系列產品萬餘種,出口美國、西歐、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第三產業

2010年,南皮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4億元,同比增長18.4%;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3028萬美元。

「十一五」期間,南皮縣共引進各類涉農扶持資金3.5億元,建設農業項目120多個。先後培育出省、市兩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家,輻射帶動農戶3萬多戶。

旅遊信息

南皮石金剛

南皮石金剛位於滄州南47千米的南皮縣城東北。 景點特色:兩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剛,東西相向而立,身披鎧甲,形如武將,怒目而視。東像雙手合十胸前,兩臂托鐧,西像兩手扶鐧杵地。

南皮烈士陵園

南皮烈士陵園位於南皮縣城東,建於1956年秋,座北向南。陵園分東西兩院。西院為烈士瑩墓,設有正廳,園正中矗立早期革命家張隱韜烈士的雕像,雕像北為烈士伺堂,堂內安放着烈士的牌位、遺物、遺像。東院為骨灰堂。

南皮釣魚台

南皮釣魚台位於南皮城西10千米。

商朝未年,紂王荒淫無道,要修建豪華的鹿台,工程浩大,勞民傷財。身為下大夫的姜太公呂尚直言諫阻,紂王大怒,下令緝拿太公。姜太公含憤逃離,隱居此地。這裡河水漏瀑,蘆葦叢生,飛鳥棲息,姜太公在此釣魚度日。後來被周文王招賢,輔佐武王滅商,封為齊侯。此地即被稱作釣魚台。

南皮明朝古槐

南皮明朝古槐位於南皮縣城光明西路古槐廣場。據考為明初植,距今600餘年。高5米,圍約1.7米,樹幹中空,南面半劈,枯乾鋸斷,於老乾又發新枝,仍生機盎然。

古皮城遺址

古皮城遺址在南皮縣城東北5千米處。春秋時期,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此,為給軍馬修制皮革盔甲,築建涼皮亭,遂稱古皮城。秦朝時設縣郡於此,漢、魏時為渤海郡府。因屢遭戰亂,城毀人散,東魏時移縣城至現址,原城即廢。原址呈方形,東西長465米,南北寬426米,面積19.8萬平方米。城北殘牆高3至5米,厚20米,東北角有高8.5米的「望海樓」遺址。四面有原城門殘口,寬27至38米。城內遍布各種花紋瓦片,並發現有鍋內托、銅箭游、唐三彩等。遺址南500米處有高大土丘數個,傳為假糧台,曹操攻袁譚所築。遺址西土丘為石崇宅,有綠珠樓遺址。再西為范丹居等。

五壘城

五壘城距南皮縣城東南22千米處,位於蘆莊子村西北角,城址呈東西向長方形台地,高出四周地面2—3米。地勢南低北高,中部北邊有高台一處,高出城北地面8米。可見文化層4米,地面有繩紋磚瓦殘片、泥質灰陶壺口沿等。 《輿地誌》載:「漢宣帝封河間獻王子雍為景城侯,五子分居城內,俗呼五壘城。今尚有梳妝樓、穿衣嶺等遺址。

石望柱

石望柱兩根,青石雕刻,由柱頂、身、礎三部分組成,礎下連長方形頑石。一中斷,一存下半。柱通高4.18米,頂高0.80米,身長2.85米;礎方形,邊長0.75米,高0.31米;石長0.91米,寬0.60米,厚0.20米,徑0.41米。柱頂與柱身為一石所雕。頂雕犼,蹲體仰首望天;柱身八角八面體,通體浮雕雲龍紋,流雲密布;根雕方形四面蓮瓣。零件柱身與上同,雕刻工整細緻。專家鑑定應為明代遺物。由葉三撥村徵集,現存文物保管所。

鳳凰公園

鳳凰公園位於南皮縣城北部,占地5.37公頃,2010年建成。公園西部為休閒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的紅色雕塑是一隻振翅欲飛的火鳳凰。東部是綠色長廊,種有銀杏、雲杉、櫻花、高杆女貞等喬灌木20多個品種400餘株,金邊黃楊、紅葉石楠等綠籬苗木4.2萬株,草皮3000多平米,與南側果園掩映成趣、相得益彰。

迎賓公園

迎賓公園位於南皮縣將軍路與迎賓中大街西南角,該公園是一處園林式街頭遊園,公園面積1.7公頃,2009年建成。園內種植雪松、白皮松、國槐、白蠟、高杆女貞、紫薇、櫻花、海棠、月季、冬青、紫葉小檗、小龍柏等20餘個品種,喬灌草合理搭配,層次分明,錯落有致,主要景觀有景石、古亭、木質長廊等,並配有十餘組健身器材 。

水上公園

水上公園位於南皮縣城西部,包含兩個保護多年的自然坑塘,設計方案以水景為主。截止到2014年初,公園已完成規劃設計和項目招標;2013年8月初開工,正在進行岸景建設,2014年年底前初步建成開放。

正大公園

正大公園位於南皮縣城中心位置,總占地5.5公頃,因其南側的正大路而得名,於2009年10月建成開放.園內共有花壇、雕塑、觀景涼亭、假山水系、休閒廣場等十四個設計單元,種有各類觀賞植物20多種9萬餘株。園內的休閒廣場是周邊居民早晚休閒健身的主要場所。

金剛公園

金剛公園位於南皮縣東環大街與金剛路交叉口東南角,該公園是一處園林式街頭遊園,2011年正式開放。園內種植白蠟、法桐、國槐、紫荊等喬灌木10多個品種,種植小葉黃楊、紅葉小檗等綠籬1.5萬餘株組成多個花池牆。主要景觀有仿古式木亭,仿古式長廊一座,「龍」型主題雕塑一座,突出體現了「一個景觀,一個場地,一個樂趣」的設計目標。

張宗禹墓

境內南大港農場孔莊子村南有一土墓,傳為清捻軍首領張宗禹之墓。張宗禹晚年雄心猶在,但壯志難酬,心憂成疾去世。死後葬孔莊子村南墳地,頭沖西南。張宗禹有一子。現後裔均在故里。

尹吉甫墓

尹吉甫墓位於縣城西5千米黃家窪村西南處。與牛骨堂古墓東西相望。現封土高1.9米,東西長5米,南北寬2.5米,呈矩形。尹吉甫為西周名臣,佐宣王中興有功。宋代曾有西周晚期青銅器「兮伯吉父」盤出土,有銘文133字,記錄尹吉甫征北方孤皿狁和徵收南淮夷貢賦情況。乾隆三十六年(1772)曾立碑。1982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漢墓

位於蘆莊子村北約500米處。本地人稱「雙台子」的北沿。墓室用青磚砌成,高約3米,長寬各4米。青磚鋪地,內屍一具,頭北,仰面平臥,為獨室墓。1984年出土文物有:銅鼎2尊,銅鏡1面,銅鐘1個,青銅鎏金鑲玉枕器3件,玉璧3塊,玉棒2根,尚有大量陶器多件。經考證為西漢墓,墓主應為侯王。

東漢墓

位於蘆莊子村北100米處。1986年雨水沖坍墓頂顯露,為五室一廊多室墓,用繩紋子母磚砌成,磚長0.33米,寬0.19米,磚面有刻制古銖圖案,分黑自紅三色,墓室完好。均呈正方形,邊長2.5米,高約2米,頂呈穹形,北墓室南北東三面各有通道,南道與南墓室相通,余者未考。墓道口沿砌磚,以朱紅鋪地,繪白色菱形圖案,封土1米左右。墓室完好。因多次被盜,無殉葬品。發堀中,見陶片、陶樓、陶狗、陶豆、耳環等。經省鑑定,系東漢墓。

泊家村古墓

位於泊家村東南,青磚砌牆,門寬3米,墓穴直徑3米,長5米,座北向南。墓內有墓誌一方,陶器4件。墓誌載:「墓主北朝人,庚寅年立」。應為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距今已1500餘年。1984年,泊家村李希嶺挖土時發現,距地面1米左右。

張之洞墓

張之洞墓位於雙廟村北約500米處。墓層被盜。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中,南皮中學「造反派總部"組織重新挖掘。原封土4.5米,墓前有碑。墓室砌磚套,木棺、棺木厚0.13米,黑色。張之洞遺體完好,合葬者三女棺,「造反派」開棺傾屍、暴於野外數十日。一代有影響的歷史人物,葬於地下50餘年,亦未倖免於難。出土器物:朝珠1掛,花鏡1副,懷表1塊,玉翎管1隻,珠數枚,此物當時縣財政局收去。

地方特產

苜蓿

南皮特產苜蓿種植面積12萬畝,有「全國苜蓿第一縣」之稱。河北省南皮縣是國家農業部苜蓿產業化示範項目實驗基地,是華北地區著名的優質苜蓿生產基地。現有苜蓿面積5萬畝,主要苜蓿品種為FD4、熬漢、晉南、中牧一號等,預計到2005年全縣苜蓿種植面積可達10萬畝以上。縣畜牧局草業中心每年可向社會提供滄州紫花苜蓿種子20萬公斤,苜蓿產品(包括苜蓿粉、捆、段、塊、顆粒)3.2萬噸。產品因營養豐富、蛋白會計師高、適口性好,俏銷國內各大中城市的飼料廠、奶牛場賽馬場、兔場、魚廠及動物園。在2011年召開的北方農產品交易會上,縣畜牧局草業中心生產的二次壓縮苜蓿草被評為河北省名優農產品。

玻璃器皿

南皮玻璃器皿主要為手工製作,產品有冰花、座點、汽泡、蒙沙、酸洗等系列上千品種,全部出口到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精湛的製作工藝和嚴格的質量要求,造就了南皮玻璃製品一流的品質和品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