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澳鄉南澳鄉位於宜蘭縣東南境,地處東經 121度、北緯 24度間。東以省道台九線與蘇澳鎮的東澳里、南強里、朝陽里為界,面臨太平洋;南以和平溪(大濁水溪)與花蓮縣秀林鄉為界;北與蘇澳鎮、冬山鄉相鄰;西臨南湖大山,與大同鄉接界。 「南澳」因位在蘇澳的南邊,長久以來,大家就這麼習慣的稱呼它。它是由東澳溪、大南澳溪、和平溪(大濁水溪)及大元山(海拔1,489公尺)、十六分山(海拔1,817公尺)、三星山(海拔 2,551公尺)、南湖北山(海拔 3,535公尺)、南湖大山(海拔3,740公尺)等溪流與高山的組合。[1] 南澳鄉早期是泰雅族之南澳社的居住地,其祖先都是從南湖大山遷移下來,所以取其社名稱此地為『南澳』。它是宜蘭縣內面積最大(740.65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 8 人),自然資源最豐富,最有開發潛力的鄉鎮。
部落人口
清代南澳地區,隸屬「後山」範圍之內,清廷為杜絕洋人覬覦之謀,特命提督羅大春開築北路,以便清正府勢力進入。同治13年(1874),清軍進駐南澳北岸,南澳泰雅族人出草抵抗。光緒16年(1890),劉銘傳派兵討伐,攻入塔壁罕(原東岳村舊部落)等社,焚燒部落,奪獲糧秣、械彈等,南澳泰雅族遭受空前浩劫。日治時期大正三年(1914),日人在討伐太魯閣群泰雅人之際,也進入南澳地區收銃器,完全控制了南澳群泰雅人。日昭和年間(1926-1938)日人進行大規模的移住計劃,先後成立東澳部落(現東岳村)鹿皮與柑子頭部落及現今南澳村、碧候村等,推行水田、旱田的定地耕及技術。國民黨退守台灣後於民國38年才正式劃此地為宜蘭縣南澳鄉沿用至今。住在南澳的人有漢人、噶瑪蘭人、平埔族人、日本人、洋人等族群。[2]
歷史
文獻上南澳地名,開始見於清嘉慶15年(1810年),當時因此地位居蘇澳之南,便稱為大南澳。大正元年(1912年),改稱南澳,昭和7年(1932年)成上一社,名曰南澳社,南澳這個地名就為大家所接受
清治時期隸屬「後山」範圍之內,長期間維持部落社會的型態。台灣開港之後即有少數之歐洲人發覺南澳為無政府地帶,因而企圖在此真空地區建立小殖民地,而有大南澳事件的發生{。
清治末期,清國政府厲行開山撫番政策,同治13年(1874年)清軍入侵南澳溪北岸,南澳泰雅族人出草反抗。光緒16年(1890年)劉銘傳派兵入侵,焚燒部落,清軍搶奪糧食等物資。
日治時期大正6年(1917年)宜蘭廳下新設南澳支廳,支廳位置在大南澳地區的浪速(Naniwa,今蘇澳鎮朝陽里)。大正9年(1920年)施行州郡街庄制,改為台北州蘇澳郡蕃地。戰後,台北縣南澳鄉正式成立,民國39年(1950年)又改隸於宜蘭縣之下。
南澳鄉的次分區
分為東澳地區(東岳)、南澳地區(南澳、碧侯、金岳、金洋、武塔)、澳花地區(澳花)。
東澳地區
- 位於南澳鄉北區,因日治時期的漢原分治政策,大致上以台9線蘇花公路為分界,西側的山區今劃為本鄉東岳村,東側的沿海地區今劃為蘇澳鎮東澳里。1913年由哥各朱社頭目哈泳.巴達(Xayun-pata)所創立,過去稱伊藥(lyo),因東澳山中盛產貴重藥草lyo (金線蓮)而得名,隨著金線蓮的減少,現今通常以多必優為名。
南澳地區
- 位於南澳鄉中區,是全鄉的中心與人口主要聚集地,鄉治所在地位於南澳村。因日治時期的漢原分治政策,大致上以台9線蘇花公路為分界,西側的山區今劃分為南澳、碧候、金岳、金洋、武塔等五村;東側的沿海地區今劃為蘇澳鎮朝陽、南強等兩里,這七個村里合稱為大南澳地區。主要居民為泰雅族南澳群。
澳花地區
- 位於南澳鄉南區,與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以和平溪(大濁水溪)為分界,本地區行政區劃為澳花村,主要居民由原來的莫瑤社(Moyau )、巴玻凱凱社(Babo-Kaikai)、巴波里奧社(Babo-Lelao庫巴玻)、利有亨社(Leyoxen)、太魯閣群(Taroko)遷入後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