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学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天文学会于1952年12月22日成立。是竺可桢先生倡议下,由戴文赛先生发起联合在京的中国天文学会会员20余人成立的。历届理事长为赵进义、叶述武、冯克嘉、李启斌、李宗伟、南仁东、何香涛。现系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赵永恒。现有会员400余名。学会理事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和科普委员会。
机构简介
北京天文学会于1952年12月22日成立。是竺可桢先生倡议下,由戴文赛先生发起联合在京的中国天文学会会员20余人成立的。历届理事长为赵进义、叶述武、冯克嘉、李启斌、李宗伟、南仁东、何香涛。现系第十三届理事会[1],理事长赵永恒。现有会员400余名。
学会理事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和科普委员会。
北京天文学会,由竺可桢、戴文赛等先生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登记管理机关是北京市民政局,党建工作机构是中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支撑单位是北京天文馆。学会现任第十六届理事长为邓元勇(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秘书长为陈冬妮(北京天文馆副馆长)。
学会宗旨
团结广大天文工作者积极投身天文事业,不断提高首都天文科学水平,促进天文事业的繁荣与普及。
业务范围
开展天文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技普及;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编辑专业刊物。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机构宗旨
团结广大天文工作者积极投身天文事业,不断提高首都天文科学水平,促进天文事业的繁荣与普及。
协会活动
近年来,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1979年至1996年间召开9次大型学术年会,共收到较高水平的论文近500篇。
1994年举行专题报告会《美国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进展》,1995年与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全国高等院校“天文选修课”研讨会》。
除此之外,我会会员还参加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地理学[2]、空间科学、气象学、减灾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
举办天文知识科普讲座是学会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自1978年起先后举办讲座150多次,约7万人次参加听讲。
1994年彗木碰撞,1995年泰国日全食,1996年百武彗星,1997年海尔-波普彗星,1997年3月9日我国黑龙江漠河日全食天象发生期间都组织大规模的观测活动。
为促进人才培养,学会连续9年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全国天文夏令营”等常规天文科普活动。今年来还努力开拓天文科普新局面走出国门加大力度开展了对外合作科普项目。组织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1998年在英国首相访华期间,在京举行《“中英天文科普及现状”研讨会》;1999年8月组团赴欧洲观测日全食并考察;2000年7月组团赴香港参加《京港天文交流活动》;2002年8月组团赴英国太空学校进行青少年天文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使北京地区天文爱好者扩大了眼界,广交了朋友。
参考文献
- ↑ 理事会及各岗位职责,豆丁网,2021-05-06
- ↑ 地理学的 5 个主题,搜狐,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