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猿人头骨原始人类头骨之比较研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中国猿人头骨原始人类头骨之比较研究》,古人类学研究专著。魏敦瑞著。发表于《中国古生物志》新丁种第十号总123册,1943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印行。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298页,3大部分:第1部分记述了北京猿人全部头骨材料的发现位置、编号、化石的保存状态及个体鉴定和修复;第2部分述北京猿人头骨的结构特征,包括详细的脑颅和面颅的形态描述、头骨的复原及外貌特征、头骨的测量和绘图、头骨的组建结构、骨骼的变异,性别和年龄估计,头骨破碎原因,头骨总体结构特征的分析等;第3部分是北京猿人同其他人种类型和猿类头骨的比较。书后附详细文献和名词索引,并配有绘制精美的图版93个共282幅插图。本书研究了编号为Ⅰ—ⅩⅣ计23块保存大小不等的猿人头盖骨和头骨断片,编号Ⅰ—Ⅵ的6块单块面骨。经十分细致的解剖和测量特征的比较,认为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之间在体质形态上的相似性明显大于其间的差异,都代表了当时已知的最原始的人类,应该都处在人类进化的同一发展阶段。而它们之间的差异可能只有地域或人种的变异。还认为从爪哇猿人,北京猿人到现代人种之间,还没有发现在演化上的特化或侧支分化的任何证据,因此在它们之间存在连续进化的线路。还指出在许多特征上,北京猿人是现代蒙古人种更接近的直接祖先。书中列举的这些特征是北京猿人具有中矢状脊和矢状脊旁压凹、英卡骨的出现及某些类似蒙古人种特点的鼻脊、上颌颊骨区和颧骨、存在上、下颌圆枕和铲形门齿等,这些特征相对地在现代蒙古人种头骨上有更高的出现率。但也没有排除北京猿人与其他人种间可能的起源关系。
本书对确定当时还意见分歧但又十分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如爪哇猿人和尼安德特人化石的系统分类地位,具有重大的科学贡献。尤其北京猿人的全部化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下落不明,魏敦瑞对猿人化石的详细记录和精细科学描述对后来的研究尤显珍贵。
作者介绍
魏敦瑞(F.Weidenreich 1873—1948),德裔美籍解剖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1899年在德国施特拉斯堡大学获医学学位,以后在该校、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任解剖、人类学教授和客座教授(1903—1934)。1935—1941年,在华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教授,并接替病故的步达生担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去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提出过人类起源于巨猿的理论。著作还有《北京中国猿人下颌骨》、《北京中国猿人牙齿》、《北京中国猿人肢骨》、《从爪哇和华南发现的早期巨人》、《猿类、巨人和人》、《东亚土地上发现的现代人类最早的代表》、《人类学论文集》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2],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